陈辞修是爱国的人,他坚决反对美国制造‘两个中国’,可惜他身体不好……他临终时留有遗嘱。台湾当局要修改发表,他夫人反对,说要动就不发表,要发表必须原文。

这是周恩来对陈诚的评价。从这里我们能获取一个消息,那就是陈诚去世后留下了遗嘱,但是他的这份遗书在台湾引起了巨大的争议,以至于国民党宣传部门没人敢发表陈诚遗嘱原件,最后国民党宣传部门要求修改陈诚的遗嘱,不然就不发。

因为这份争议,陈诚家属和国民党当局还闹了一些不愉快。最后结局就是国民党有关当局坚持要修改,而陈诚的家人则是坚持按原件发表,要么就不发。

闹到最后,他们把决定权交给了蒋介石。蒋介石在经过一番考虑后,最终一锤定音:按原件发表。

陈诚留下了什么遗嘱?为什么会引发巨大的争议,以至于国民党有关当局都不敢发表?蒋介石最后为什么又同意按照原件发表?这还要从陈诚去世说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诚的身后事

1963年,不忘祖国统一大业的周恩来给陈诚写了一封亲笔信,在信中转达了毛主席对于台湾的政策,同时也希望陈诚能够从祖国统一的民族大义出发,推动两岸和平统一。

没有人知道陈诚在收到信后有什么举动,这封信就好像石沉大海一般,没有引发任何波澜,也让周总理的希冀落空。但是在1965年陈诚病逝前留遗言的时候,人们这才知道陈诚并不是没有反应,只不过陈诚把想法深埋于心,一直到临终前才说出口。

1965年3月3日,昏迷许久的陈诚回光返照苏醒过来。饱受肝癌折磨的陈诚知道自己时日不多,所以非常迫切的想要把内心想法说出来,于是他和围在病床边的众人说道:“你们都先出去吧,我想和履安(陈诚长子)说几句话。”

看到陈诚屏蔽左右仅留长子,大家就很识相的离开,而长子也知道这是什么意思,赶紧来到父亲身边听吩咐。当时陈诚已经无力动笔了,他不能亲自书写绝命书,只能借长子之手写下最后的遗嘱:

1、希望同志们一心一德,在总裁(蒋介石)领导之下,完成国民革命大业;

2、不要消极,地不分东南西北,人不分男女老幼,全国军民共此患难;

3、党存俱存,务求内部团结,前途大有可为。

在留下遗言后,据说还留下了一张小纸条,上面只有四个字“陈死火葬”。这就是陈诚的遗嘱和遗愿,但是他的遗愿让家人大惊失色,甚至一度不敢公开纸条内容,只是对外公布了陈诚的遗嘱。

这份遗嘱引起了国民党要员对陈诚的猜疑,因为陈诚通篇遗嘱没有一字提到“反攻大陆”、“反共”。尽管国民党要员也知道“反共复国”几乎是不可能的梦想,但是“反共复国”是蒋介石一直坚持的政治主张,有着“小委员长”之称的陈诚不应该犯这种错误,最起码要嘴巴上声援蒋介石。

蒋介石的干女婿、国民党“副总裁”、国民党元老,这一系列身份都能证明陈诚与蒋介石的关系,就连蒋介石也亲口说“中正不可一日无辞修”。但是在去世后却留下这份遗嘱,这是不是意味着陈诚泄气了?对“反共复国”的梦不抱有希望了?

如果这份遗嘱发表出去,那么肯定会引起巨大的争议,同时动摇国民党抵抗的意志,毕竟就连国民党二号人物都放弃了,那其他人还坚持什么劲?所以,陈诚的这份遗嘱没人敢发表,国民党宣传部门更是要求陈诚家属修改遗嘱,不然不予发表。

陈诚去世后,他们就找到了陈诚夫人谭祥,要求在陈诚的遗嘱上加上“反共复国”,以便国民党宣传部门发表。但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谭祥十分抗拒修改陈诚遗嘱,并且说道:“要动(遗嘱)就不发表,要发表就必须原文!”

说实话,陈诚为蒋介石鞍前马后几十年,这期间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从不忤逆蒋介石,也没有像其他人一样脱离国民党或在解放时起义投诚,就冲这份忠诚,也应该给陈诚留三分体面,但是国民党要员们丝毫不顾及陈诚的看法,只为达成宣传“反攻大陆”的政治目的,妄图修改陈诚遗嘱。最后一直闹到蒋介石那里,陈家人让蒋介石裁决此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蒋介石在听到陈诚的遗嘱后也是震惊的,大概是他也没想到陈诚会留下这样的遗嘱,但是死者为大,陈诚追随他几十年的岁月里没少受委屈,临了也不好意思再让他受委屈,于是沉默片刻:“就按原件发表吧。”

这一句话让陈诚的遗嘱按原件发表出去,虽然引起了一些舆论争议,但是蒋介石还是保留了陈诚最后的体面。周恩来在得知陈诚遗嘱后,评价:“陈辞修是爱国的人,他坚决反对美国制造‘两个中国’,可惜他身体不好。”

这一番话是对陈诚的肯定,也是对陈诚的遗憾。如果陈辞修的身体再好一些,那会不会推动祖国和平统一?但是很可惜,陈辞修带着“但悲不见九州同”的遗憾离开了,而在之后和平统一事业也遥遥无期,两岸相隔不相闻的悲剧让无数人潸然泪下,抱憾终身。

虽然蒋介石同意按原件发表遗嘱,但是对于陈诚“火化”的遗愿,蒋介石想都没想就否了。因为当时台湾并不推行火化,蒋介石一度以“中华正统”自居,认为应该传承古代的丧葬习俗,拒绝西方的火葬制度。

而当时中国共产党在大陆推行火化,就连毛泽东、周恩来带头在《火化倡议书》上签字了。陈诚拒绝土葬想要火化的想法,被视为谄媚共产党的行为,是迎合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理念。所以蒋介石不但不让火化陈诚,还要搞一出盛大的土葬仪式。

陈诚是3月份去世的,但是一直到八月底才下葬,这期间一直在准备土葬事宜。当时国民党给陈诚打造了一口上好的棺材,据说是千年香杉制成的,可保尸体百年不腐。而且请“大师”曾子南为陈诚找了一个“雄狮出林穴”的风水宝地,蒋纬国看了以后赞不绝口,认为这个风水宝地能让陈诚安息,保佑陈家后人出大才,好为党国效力。

好家伙,违背陈诚本人遗愿土葬人家,还想着让人家死后保佑陈家继续辅佐蒋氏,这个脑回路是真绝。也幸亏“死去元知万事空”,要是陈诚死后有灵,保不准会对蒋氏打的算盘破口大骂。

尽管蒋介石以最高规格的葬礼下葬陈诚,但是这种违背本人遗愿的下葬方式,还是得不到大众的认可。面对盛大的葬礼,人们更关心陈诚的遗嘱。而且也因为这份遗嘱,周总理肯定了“爱国的陈辞修”。

爱国的陈辞修

陈诚的一生其实并不复杂,他这一辈子就两件事:第一件事追随蒋介石,为国民党鞍前马后几十年;第二件事就是无论在大陆还是在台湾,都坚持反对祖国分裂。

因为蒋介石提拔人的时候有三条潜规则:第一就是优先重用黄埔系出来的军人、因为蒋介石是校长,可以用师生情来笼络人心;第二就是重用同乡,可以打感情牌;第三就是重用那些忠诚的人,只要足够忠诚,就算能力差点也能受到重用。

陈诚和蒋介石一样,都是浙江人,算是满足第二点。至于第一点,尽管陈诚是保定军校毕业的,但是陈诚曾在黄埔军校担任官佐,所以也和黄埔系有关系,在后续陈诚还是黄埔系中仅次蒋介石的存在。至于忠诚这点,陈诚可是蒋介石的干女婿,那忠诚毋庸置疑。

从1924年第一次相遇,陈诚就开始追随蒋介石,之后兵戈铁马数十年,为蒋氏付出巨多。但是也因为追随蒋氏,陈诚逐渐与人民背道相驰,站在了国民党反动派的那一边。在追随蒋介石的时候,陈诚有抗日之功,也有反共之错,但是陈诚一直就坚持一个中国,无论在台湾还是大陆。

1935年7月,陈诚就认为日本狼子野心,必然不会只满足现有的侵略成就,将来一定会大举侵略中国。但是当时国民党主流思想就是争取国际援助,以及争取美英苏等国的介入,把和平寄望在国联调停上。为了避免这种思想,陈诚就上书蒋介石:应于玉碎之决心与准备中求瓦全,不应于瓦全心理中得玉碎之结果。

在之后,陈诚多次强调中日必有一战,并且提出类似“以空间换时间”的战略计划,强调中日战争必将是一场持久战。到抗日全面爆发后,陈诚的战略计划逐渐应用到战场上,淞沪会战就是陈诚战略计划的一种体现。

整个抗日战争,陈诚都没有放弃驱逐日寇的想法,他先后参与淞沪会战、武汉会战等重点战役,担任远征军司令长官,制定滇缅作战计划,是当之无愧的抗日名将。尽管陈诚因为其军事能力饱受诟病,在解放战争时期更是因为在东北的昏操作被骂无能,但是这都不能掩盖陈诚抗日之贡献,在维护国家主权完整一方面,陈诚是有贡献的。

在国民党败退后,美国方面不断指责蒋介石的无能,并且开始扶持新人来主政台湾。映入眼帘的就是陈诚,并且于1954年助他当选“中华民国副总统”。但是陈诚并没有引狼入室,拒绝成为美国在台湾的代言人。

陈诚的一生有谄媚上级(老蒋)、排斥异己(陈明仁)、指挥无能(解放时在东北)、背弃人民(剿共)等一系列负面行为,但是他没有分裂过祖国,也没有破坏祖国和平统一事业的进展,在临终时为了不影响两岸关系,更是没提一句“反共复国”的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是非常识时务的,在国民党居中持重数十年都没有被打倒,足以证明其对政治风向的判断能力。他知道蒋介石的主张是“反共复国”,但是他没有顺从蒋介石,或许他想在人生的最后一刻做回真正的自己,做回那个在校场喊出保家卫国口号的少年郎。

与现在的台湾那些政客相比,陈辞修可好太多了,当年是美国主动找上门扶持陈诚,但是现在那群政客不惜做出违背祖宗的决定,求着去拍美国的马屁,真是令人作呕。当然,历史是不会遗忘这些的,周总理对陈诚的评价注定会写进历史中,历史也会铭记陈辞修是爱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