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赵国惨败,四十五万降卒被坑杀,只有二百余人被放回去报信。

赵括自出锐卒搏战,秦人射杀之。赵师大败,卒四十万人皆降。武安君曰:“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乃挟诈而尽坑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赵人大震。

赵国自然是笼罩在一片“家家戴孝、户户哭丧”的凄风惨雨中,可秦国的日子也不好过。

据史料记载,秦军在长平之战中伤亡过半。

秦虽胜于长平,士卒死者过半,国内空。

后世有学者预估,秦军的伤亡总数在25万到30万之间。

因此,当长平之战结束后,秦国并没有选择乘胜追击,而是撤军休养生息,避免被楚国偷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本来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但在史书的戏剧化描述下,就变成了丞相范雎害怕白起立功太多超过自己,于是从旁唆使,劝秦昭王下令撤军。

韩、魏使苏代厚币说应侯曰:“武安君即围邯郸乎?”曰:“然。”苏代曰:“赵亡则秦王王矣;武安君为三公,君能为之下乎?虽欲无为之下,固不得已矣。...........”应侯言于秦王曰:“秦兵劳,请许韩、赵之割地以和,且休士卒。”王听之,割韩垣雍、赵六城以和,正月,皆罢兵。

这种烂俗的套路,我在史书中看过太多次了。

前方将领本来能够一鼓作气杀穿敌阵,继而杀穿敌城,彻底灭掉敌国,建立不世功勋。

但后方的奸臣始终在捣乱,不停要求皇帝撤军,于是前方将领长叹一声,心不甘情不愿地撤军了。

范雎的确是个聪明人,但秦昭王也不是傻子,怎么可能看不清形势呢?

如果秦军真能一鼓作气灭掉赵国,秦昭王是肯定不会手软的,而聪明的范雎也不会犯这种低级失误,否则只会令秦昭王厌恶他。

只有两种可能:

一是白起认为应该一鼓作气灭掉赵国,但秦昭王犹豫不决,范雎看破局势,认为此时不宜冒进,秦昭王下定决心,秦军撤退。

二是秦昭王本就打算鸣金收兵,但白起不愿意,于是范雎站出来当恶人,“建议”撤军,秦昭王从善如流,秦军撤退。

无论是那种可能,都和范雎是否嫉妒白起扯不上边,这可是关乎国家兴亡的大事,岂容儿戏?

谁的选择正确呢?我认为范雎正确。

秦军撤退之后,赵孝成王本打算割让六座城给秦国,希望双方短期内不要再起战事。

但上卿虞信表示反对,他认为赵国完全不需要示弱,秦国要是敢过来,咱们就再打一仗。

赵王将使赵郝约事于秦,割六县。虞卿谓赵王曰:“秦之攻王也,倦而归乎?王以其力尚能进,爱王而弗攻乎?”王曰:“秦不遗馀力矣,必以倦而归也。”

死了四十五万人的赵国,为什么还有如此底气呢?显然是他们清楚,秦国的损失同样不小,双方如果再在赵国腹地打一仗,胜负难料。

由此可见,当时的赵国高层也认为,秦国不敢再次发动灭赵战争。

由此可见,白起继续出兵的行为,应该只是武人对于当前战局的判断,但当时的秦国,还没强大到忽视其他国家的程度。

如果秦国冲入赵国腹地,开始惨烈的灭国战争,其他五国真会无动于衷吗?恐怕谁也不敢保证。

当赵国和秦国并世称雄的时候,其他五国当然乐意坐山观虎斗。

可如果赵国被打得快要灭国了,他们还能乐呵呵在旁边看着吗?恐怕不太可能。

毕竟,唇亡齿寒的道理,就连小学生都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搞清楚长平之战结束后的局势,我们还能顺势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秦赵两国的战斗力差距不算大,赵国惨败,秦国惨胜。

因此,秦国虽然获得了长平之战的胜利,但这个胜利属于意外之喜。

换言之,秦国输掉长平之战也很正常,双方打成平手,各自撤军也在情理之中。

对此还有两个佐证:

一、赵国在长平惨败之后,燕国的剧辛建议燕王喜出兵攻打赵国,结果被赵国打得落花流水,剧辛阵亡。

燕使剧辛将击赵,赵使庞煖击之,取燕军二万,杀剧辛。

要知道,剧辛可不是不懂军事的人,当初协助乐毅,攻破齐国七十座城池的,就是剧辛。

二、长平之战结束一年以后,秦昭王命王陵率军围攻赵国,最终的结果却是损兵折将。

正月,王陵攻邯郸,少利,益发卒佐陵;陵亡五校。

通过这两件事也能看出,赵国虽然在长平惨败,但尚有一战之力。

长平之战后,天下不过是从“两超多强”格局重回“一超多强”格局。此时的秦国,并没有统一天下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