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厉害!

马边连续两天上央视!

3月2日、3月3日

央视《新闻联播》关注

来自马边的全国人大代表乔进双梅

快来看看都说了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火了!乐山这里连续两天上央视《新闻联播》

用自己热爱的彝族刺绣手艺,累计带动超过800 名彝族绣娘实现增收……对全国人大代表乔进双梅而言,如何通过传承发展非遗技艺,倡导文明新风、助力乡村振兴,是她一直关注的方向。

创业取得好成绩

日前,由文化和旅游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共同组织开展的“非遗工坊典型案例”推选工作名单公布,马边花间刺绣非遗工坊的“彝族刺绣:让绣娘们的日子越过越美”成功入选。

2015年,乔进双梅和几位志同道合的姐妹共同创办了马边花间刺绣专业合作社。她们从20平米左右的小屋开始创业,到2017年在马边全县分6个片区设立工作站,再到如今拥有一个200平方米的展示展销中心、一个年产值达1300万元的彝族刺绣工厂,实现了带领彝族绣娘“背着娃娃,绣着花,养活自己,养活家”的梦想,也助推了彝族手工刺绣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彝族刺绣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从小受父母及周围人的影响,爱上了彝族刺绣。”乔进双梅表示,她在一次偶然中发现,西昌的彝绣产业发展很迅速,马边很多彝族服饰店家都去西昌进货,纯手工刺绣的新娘服可以卖到3000元左右。

看到彝族刺绣发展前景广阔,乔进双梅走上创业之路。产品标准不统一、色彩搭配单调、款式设计老旧、滞销……多年来,创业过程中接踵而至的问题,没有“劝退”乔进双梅,她跑遍马边的乡镇,全覆盖开展技能培训,累计培训绣娘超30000人次,构建了“1社6站20班”网格化服务体系,在统一彝族刺绣标准的同时,更努力提升彝绣产品的品质。

马边花间刺绣专业合作社创新采取零基础就业、零投入入股、零风险增收的“三零”利益联结机制,让利于绣娘,给予更多人投身彝族刺绣的信心。“在脱贫攻坚期间,我们最多的时候同时带领132名贫困户发展彝绣产业,人均年纯收入增加8000余元,”乔进双梅介绍说,彝绣带动贫困户居家灵活就业增收的成就被国家肯定,她也因此获得了“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目前,合作社已带动800余名彝乡农村闲散妇女居家灵活就业,人均年纯收入增加1万余元,12名比较优秀的绣娘通过网络直播和实体经营,月收入可达1-3万元。

传承非遗提建议

脱贫不是终点,幸福生活仍需奋斗。“据我了解,乐山民族地区拥有省级非遗项目16个、市级非遗项目45个,通过培育特色产业、创建品牌、推出旅游线路等形式,能创造就业岗位1000余个,实现年均旅游收入近3亿元。”乔进双梅认为,乡村非遗发展很有“奔头”,带动就业增收、促进乡村振兴后劲十足。

2018年,乔进双梅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后,多次提出将非遗保护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的建议,希望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专业化培训,让彝族刺绣在传承保护的同时,也成为当地人发展增收的一技之长。

“2021年全国两会时,我建议加大非遗文化的产业政策支持力度,得到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并采纳了部分建议。”把个人思考转化成人大代表议案,乔进双梅欣喜发现,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彝族刺绣和更多的乡村非遗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心、支持。

今年2月,乔进双梅带着马边花间刺绣专业合作社的绣娘,专程到云南西双版纳开展调研,学习当地的发展模式,开拓绣娘们的眼界。在乔进双梅看来,保护和传承好非遗,既是文化自信的重要表现,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

“希望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能够越来越强。”乔进双梅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遍面临的问题仍然是传承人断层,她希望国家能在更大程度上给予政策倾斜,通过非遗进校园等方式,为培养非遗传承人打下基础;鼓励文创企业和高等院校到民族地区、传统工艺项目所在地、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设立工作站,帮助企业提高产品品质,合作开发“非遗”元素衍生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记者了解到,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期,乔进双梅还以彝绣服务体系为载体,带领彝族绣娘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和移风易俗治理。“我们的脱贫攻坚不容易,守住脱贫成果、实现乡村振兴,更是为了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乔进双梅表示,今年,她将再次提出并不断完善“关于推进移风易俗”方面的建议,让好的习惯传承下去,从拒绝铺张浪费和高价彩礼两方面入手,有力防止返贫。

审 核:张璐瑶

签 发:程 洋

官方网站:www.henglvwang.cn

内容来源:乐山日报

版权声明:文中图片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涉及版权争议,请留言或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