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举办的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人社部相关领导表示,近年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稳步推进,覆盖范围持续扩大,基金收入持续增加,制度运行总体平稳,有较强的保发放能力。

去年年底,个人养老金制度在36个先行城市和地区启动实施。各有关方面共同努力,群众积极参加,实施3个月以来,参加人数已经达到2817万人。有关监管部门按照安全规范、侧重长期保值增值等要求,批准了137只公募基金、19个商业养老保险、18只理财产品、465个储蓄存款等个人养老金投资产品。
个人养老金优惠政策主要体现在三个环节,在缴费阶段缴费金额享受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投资收益不征税,领取时按3%较低税率征税。“目前,每年缴费上限是12000元,以后会适时调整缴费上限。”
根据规定,纳入个人养老金的产品共四类,包括储蓄存款、银行理财、商业养老保险和公募基金。目前,四类个人养老金产品相关名单均已出炉。
3月5日查询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发现,个人养老金理财和保险产品名单近日双双扩容,两类个人养老金产品数量分别增加到18只和19只;基金类产品和储蓄存款产品数量最多,分别为137只和465只。综合计算,个人养老金账户四类可投资产品总共有639只。

639只产品该怎么选?不少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的用户表示,目前这么多产品,一时不知如何下手。记者咨询了多位业内人士,四类个人养老金产品各具优势。储蓄产品即买即起息、本金收益有保证;养老保险产品保障更全面、缴费方式更灵活;理财产品容易获得超额收益,且产品风险适中;养老目标基金能够平衡不同生命周期的投资选择,长期来看年化收益更高。
问题是现在每年最高12000元的缴存上限,对应每个月最高1000元的抵税额度实在太低,EET模式虽然对高收入群体有激励作用,但额度太低了,激励有限,高收入群体也就没什么感觉了,没有太大动力参与。
对低收入人群来说,由于个税起征点现在已经提升到5000元了,再加上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和五险一金的税前扣除,实际个税负担已经很低甚至为零,个人养老金的抵税效应不显著。

2021年我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0.68万元,若按最低个税税率3%估算,12000元对应360元税优额度,仅占到年平均工资的0.34%。
因此对低收入人群而言,额外缴纳个人养老金的参与意愿也不高。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精彩的评论,我会置顶鼓励,让更多的人看见你的精彩评论!关注作者,转发点评点赞收藏有价值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