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朋友您有没有读书观?我是抱着“书中自有黄金屋”“捡进篮子都是菜”的观念去读书,多多益善!

我对书籍有一种情结,自始至终不愿意处理书,以至于书柜里吃土的书越来越多,少说也有三四百本书了。

这些天,我开始集中时间与精力,处理这些老朋友。

01从大体分类来看

有不少是内部专业书籍,占据了1/5分量之重。还有很多书籍,也是工作相关联的内容,加起来权重可能达到我阅读量的1/4。

如今,已经与过去一刀两断,这些书因为是内部资料,又没法流入社会,只能去地下室存放了。

或许,有一天会彻底销毁掉,也可能哪天回单位了,作为一种资料捐赠回去。好在都是脱密资料,否则放手里,还是烫手山芋呢。

当然,如果以前的行业同事有需求,我肯定是乐于赠送,省去了“妥善处理”的麻烦。

02从工作历程梳理

有近百本是新闻写作、公文材料、编辑排版、摄影技巧类书籍,如今可能再也不会接触新闻工作了,除了个别经典教材,其他的恐怕都要处理掉了。

这些书见证了我的成长,都是自学成才的时候,下了血本买回的指导教材,以及新闻战线老前辈的经验之谈。

我的高速成长期,也就是在新闻干事的岗位上,受了很多委屈,吃了很多苦,也取得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辉煌成绩。

可是,一切都是过往,也该放下了,所以个别教材保留,其余全部处理掉,又清空了1/5左右。

03从珍爱程度来审视

也有几十本关于写作、读书方法、思维启迪、跑步技巧等书籍,恐怕最后也不会丢弃的就是这些宝贝了。

这些书自始至终都放在明显位置,与我秉持的“读书跑路、写思践悟”自媒体定位高度契合。

从阅读体验来看,我曾经列出过读书清单,其中有些书籍很不错,值得再次阅读。

因为这些“好书”类别比较杂乱,所以散放于书柜各处,结合这回清理,计划“概略归类”后,放在楼上书房的柜子里,等待“二刷”甚至是“N刷”。

不怕有的人一年读几十本甚至几百本书,就怕有人一本书读几十遍!

好书就是经典,值得反复回味咀嚼,每一次都有新的体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4从处置方式反观

我考虑过送人、闲鱼售卖、简书贝市场99贝流通,但都还算不上最优解。

有的是赔本赚吆喝,送人也未必领情,吃力不讨好。有的是平台限制数量5本,不能再多上架了,否则不会过审,有点恶心。有的是流通的时间成本太高,如果不“到付”的话,资金投入也划不来,两头都抓不住。

最后,我选择了“这也不收、那也不要”的“多抓鱼app”,筛选出30多本收录清单中的书。虽然预估价在150元到200元之间,也只好忍痛割爱了,能给他人带来阅读价值,或许就是最好的去处了。

哪怕平台转手就可以两倍价格卖出,我也并不是太在意,除了刚才提及的知识流通价值以外,还有好处是可以集中处理一批书,也不用为来回多次邮寄操碎了心,更是省去了售后的各种麻烦。

另外,多抓鱼的挑剔,也是市场需求的反馈,从某种程度上也是对读者负责,能给书找个好去处,足以让我从情怀上释然了。

读书跑路,写思践悟,感恩关注@丁卯读写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