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位淘汰,顾名思义就是将团队中绩效考核排名最后的人淘汰掉。在市场经济下,末位淘汰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而被不少公司所采纳。但是近年来,在不少地区的教育改革中也推出了教师“末位淘汰”制度,而且有越来越多的地区跟进这一制度。

其实,教师“末位淘汰”制度一出台就引发了巨大的争议,赞成与反对的人吵得不可开交。那么教师“末位淘汰”制度究竟有何利弊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教师“末位淘汰”制度出台的初衷是好的,如果能够按照政策制定者的初衷正确实施,会带来以下三大好处。

1.教师“末位淘汰”制度加大了一线教师之间的竞争,从而激发一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

2.教师“末位淘汰”制度实际上就是优胜劣汰,良币驱逐劣币,加快淘汰那些“混日子”的教师,实现教师队伍的新老交替,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3.据统计,我国新生儿的出生数量已经连续多年下降,也就意味着多年后一线教师的数量有可能是过剩的。而教师“末位淘汰”制度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得一线教师的数量逐年减少,从而正好顺应了新生儿减少的趋势,最终给地方财政省出一笔开支,缓解当地的财政紧张情况。

教师“末位淘汰”制度有这么多好处,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反对呢?甚至有人表示,教师“末位淘汰”制度的实施,也许会断了中国教育的根,必须要谨慎。

其实,反对的人并不是反对制度本身,而是担心制度的执行。

第一、考核的标准是什么?

如果只看成绩,那么势必会让一线教师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学生的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让教育变得更加“内卷”。如果是综合考查,那么教书与育人又该怎么分配?而且,一线教师对综合考查大多持怀疑态度,很多一线教师都认为综合考查人为因素影响太大,很难体现公平。

如果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那么不仅不能提升教育质量,反而会将教育引入歧路,与政策的初衷背道而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谁来考核?

谁来考核将会影响到结果的公平性,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大公无私。

如果是学校领导直接考核,那么势必会有一些一线教师平时去巴结讨好领导,而那些只会兢兢业业教书而不会钻营的教师就会吃亏不少,甚至可能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

如果是教育部门来考核,那么教育部门一般会通过书面材料来考核一线教师平时的工作情况,而这对于那些平时一门心思工作,没有时间写材料或者不善于写材料的教师来说又何尝公平呢?

第三、被淘汰的教师怎么安排?

教师“末位淘汰”制度实施后,最有可能被淘汰的是哪些教师?大家比较一致的看法就是老教师,毕竟“县管校聘”实施后影响最大的就是老教师。而对于大多数一线教师,特别是教龄二三十年的老教师来说,他们将自己最好的年华奉献给了教育事业,他们除了教书什么都不会。如果这些老教师最终被淘汰了,那么他们该怎么办?如果淘汰过后就不管了,那么这对老教师太过残忍,以后还有谁愿意投身教育事业?如果优秀人才都不愿意投身教育,这不就是断了中国教育的根吗?

该制度最邪恶的是,只要有排名就一定有末位,那么也就一定有人被淘汰。试问,这样如何让一线教师能够安心工作?

我国的教育确实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改革,但是改革不能只盯着一线教师。教师“末位淘汰”制度要实施,如果不解决前面提到的事关公平与稳定的三个问题,那么最终必将事与愿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