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

回顾一年‍‍‍‍‍‍‍

回顾五年‍‍‍‍

建议今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回顾一年

过去一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

极为重要的一年

过去一年,我国经济发展遇到疫情

等国内外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

针对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剧,

加大纾困支持力度。

针对有效需求不足的突出矛盾,

多措并举扩投资促消费稳外贸。

针对就业压力凸显,

强化稳岗扩就业政策支持。

针对全球通胀高企带来的影响

以粮食和能源为重点做好保供稳价。

针对部分群众生活困难增多,

强化基本民生保障。

经过艰苦努力,

当前消费需求、市场流通、工业生产、企业预期等明显向好

经济增长正在企稳向上,

我国经济有巨大潜力和发展动力

二、回顾五年

过去五年极不寻常、极不平凡

——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脱贫攻坚任务胜利完成。

——科技创新成果丰硕。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改革开放持续深化。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成功举办了简约、安全、精彩的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

全国人民坚忍不拔,

共同抵御疫情重大挑战

五年来创新宏观调控,

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五年来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五年来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化改革,

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五年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五年来扩大国内有效需求,

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

五年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五年来坚定扩大对外开放,

深化互利共赢的国际经贸合作

五年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五年来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五年来推进政府依法履职和治理创新,

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五年来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

民族、宗教、侨务、国防、港澳台、外交工作五年成就

直面问题挑战,尽心竭力改进政府工作,不负人民重托

三、建议今年

1总体要求

2预期目标

3工作重点

1总体要求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

做好政府工作,要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

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大力提振市场信心,

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

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

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持续改善民生,

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2预期目标

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

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左右,

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

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进出口促稳提质,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

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

生态环境质量稳定改善。

3工作重点

今年工作重点

(一)着力扩大国内需求

(二)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三)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

(四)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

(五)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

(六)稳定粮食生产和推进乡村振兴

(七)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八)保障基本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

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

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进出口促稳提质,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生态环境质量稳定改善。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赤字率拟按3%安排。完善税费优惠政策,对现行减税降费、退税缓税等措施,该延续的延续,该优化的优化。做好基层“三保”工作。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发挥好政府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组织作用,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社会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线。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保障好基本民生。

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已进入“乙类乙管”常态化防控阶段,要更加科学、精准、高效做好防控工作,围绕保健康、防重症,重点做好老年人、儿童、患基础性疾病群体的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推进疫苗迭代升级和新药研制,切实保障群众就医用药需求,守护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今年工作重点

(一)着力扩大国内需求。

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大宗消费,推动生活服务消费恢复。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要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8万亿元,加快实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促进区域优势互补、各展其长,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二)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重要能源、矿产资源国内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加快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着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加快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完善现代物流体系。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经济发展。

(三)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坚持分类改革方向,处理好国企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关系,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四)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

扩大市场准入,加大现代服务业领域开放力度。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积极推动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等高标准经贸协议,主动对照相关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继续发挥进出口对经济的支撑作用。做好外资企业服务工作,推动外资标志性项目落地建设。

(五)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金融监管,压实各方责任,防止形成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防止无序扩张,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发展。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优化债务期限结构,降低利息负担,遏制增量、化解存量。

(六)稳定粮食生产和推进乡村振兴。

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抓好油料生产,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完善农资保供稳价应对机制。加强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等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

(七)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加强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技术研发,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政策,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八)保障基本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

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进高等教育创新。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加强养老服务保障,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保障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合法权益。做好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优待抚恤工作。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产业。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和防灾减灾救灾。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关键数据

一、经济增长目标确定为“5%左右”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进出口促稳提质,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等。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目标是5.5%,后来因为疫情肆虐,最终完成了3%。2022年的其他目标,比如物价、就业、赤字率等都完成了。

今年是结束疫情、经济复苏的一年。坊间普遍估计,年度经济增长会在6%以上,但政府确定目标的时候需要谨慎,要充分考虑不确定性,所以提出“5%左右”的增长目标是适当的。这个增速,也跟此前四大经济强省——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的目标吻合。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余永定认为,考虑到中国实行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仍有较大空间,且2022年基数较低,如果不出现“黑天鹅”事件,今年中国经济增速超5%“没有问题”。

二、赤字率略有提升,为3%。

2022年提出的赤字率目标为2.8%,实际完成2.8%。今年赤字率有所提高,达到了3%,显示出财政政策继续发力。

但跟2021年提出的3.2%的赤字率相比,幅度有所下降。这也显示出,国家不想大水漫灌,不希望在2023年出现显著的通胀。

三、新增地方专项债3.8万亿,比2022年略降。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3年计划新增地方专项债3.8万亿,比2022年计划的3.65万亿略有增长。

但事实上,2022年实际新增了40384亿元的地方专项债。如果跟2022年实际新增相比,2023年有所下降。

地方债分为三种:一是普通地方债,主要用来建设公益项目,计入政府赤字;二是专项地方债,投资有效益的项目,不计入赤字;三是隐性地方债,主要是城投债。

2022年新增4.76万亿地方债(前两种相加),不计入赤字的专项债占比85%。今年的发债,还是以这种不计入赤字的专项债为主。但实际发债可能低于去年。

从赤字率低于2021年、新增专项债低于2022年,再加上此前央行透露的“当前利率比较合适”来看,2023年的复苏将是比较温和,不会大水漫灌、很难显著持续的V型反弹。

四、新增就业增加100万人。

2023年的就业目标是: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2022年的目标是: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控制在5.5%以内。

跟2022年目标相比,2023年新增就业多了100万人,但实际可能增加得更多,因为2022年就业受到疫情冲击非常大。从最近2个月大城市轨道交通运输量可以看出,疫情中返乡的人士,在春节后又涌入大城市找工作了。

2023年是70多年来退休人数最多的1年,1963年出生的男性和1968出生的女性,将主要在今年退休,腾出更多就业岗位。而这两个年份的新生儿数量,是1949年以来的第一高和第二高。

整体就业形势,2023年一定会好于2022年。

高频词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5日开幕。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就业、消费、减税降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些高频词,透露了哪些信息?

——就业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业”毫无疑问是高频词之一。

过去一年,城镇新增就业1206万人;财税、金融、投资等政策更加注重稳就业;就业形势总体保持稳定;过去五年,城镇新增就业年均1270多万人;提出今年“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左右”的预期目标……

作为社会稳定的压舱石、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就业稳则大局稳。将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千方百计加大保障力度,彰显中国稳就业的决心和力度有增无减。

——消费

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消费”二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同样被频频提及。

五年来,汽车保有量突破3亿辆,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从15.8%提高到27.2%……政府工作报告中透露的数据背后,是中国面对需求不足甚至出现收缩打出“组合拳”、推动消费尽快恢复的成果。

今年,中国依然把“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作为重点工作,强调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大宗消费,推动生活服务消费恢复。

——减税降费

“全年增值税留抵退税超过2.4万亿元(人民币,下同),新增减税降费超过1万亿元,缓税缓费7500多亿元。”

2022年,中国的减税降费提速,财税政策能出尽出,实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打出“免减缓降补”政策组合拳。

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完善税费优惠政策,对现行减税降费、退税缓税等措施,该延续的延续,该优化的优化”,体现出以真金白银助企纾困发展的决心。

——住房

今年,“住房”一词依然是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高频词。

政府工作报告里,多次提到了房地产或者跟楼市相关的内容,比如:

1、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防止无序扩张,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发展。

2、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

3、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稳定大宗消费,推动生活服务消费恢复。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要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买房是居民最大宗的消费,是实现“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的关键;城市更新是重要的、拉动经济的投资,2023年也会加快。这里面暗含着,货币棚改、货币拆迁也会加量、发力。

至于“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仍将贯穿全年。相信在“两会”之后,会有新的支持楼市的政策。

整体而言,2023年目标比较稳健,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跟去年调子保持了一致,但力度或许略弱于去年。目前国家比较重视人民币币值,重视通胀,不希望通过大水漫灌来刺激经济,因为这对于中低收入阶层不利,也不利于经济长期健康发展。

——教育

普通民众关心的“教育”一词也被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及。

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每年都保持在4%以上;持续加强农村义务教育薄弱环节建设,基本消除城镇大班额,推动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负担;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目标实现;职业教育适应性增强……过去五年,中国努力促进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

“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进高等教育创新”则被写入了今年的工作重点。

——生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五年来,中国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86.5%、上升4个百分点;基本消除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推进重要河湖、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森林覆盖率、湿地保护率分别达到24%、50%以上……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系列数字背后,是民众越来越多享受到蓝天白云、绿水青山。

今年,中国将“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作为工作重点之一,更体现出助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决心。

日程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新闻中心

http://www.npc.gov.cn/rdxwzx/xwzx2023/2023xwzx.shtml

会期8天半

5日(周日)上午开幕

13日(周一)上午闭幕

议程9项

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等6个报告

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正草案)》的议案

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

选举和决定任命国家机构组成人员

具体日程

2023年3月5日至13日)

(2023年3月4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主席团第一次会议决定)

3月5日(星期日)

上午9时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开幕会)

1.听取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

2.审查国务院关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

3.审查国务院关于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

4.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正草案的说明

5.表决大会关于设立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的决定草案

6.表决大会关于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委员人选的表决办法草案

7.表决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委员人选名单草案

8.表决第十四届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委员人选名单草案

下午3时  代表团全体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3月6日(星期一)

上午9时  代表小组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下午3时  代表小组会议审查计划报告和草案、预算报告和草案

3月7日(星期二)

上午9时  代表小组会议审议立法法修正草案

下午3时代表大会第二次全体会议

1.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的报告

2.听取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的报告

3.听取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的报告

4.听取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肖捷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

3月8日(星期三)

上午9时  代表小组会议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下午3时  代表小组会议审议关于修改立法法的决定草案、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和决定任命的办法草案,推选监票人

3月9日(星期四)

上午9时  代表小组会议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下午3时  代表团全体会议审议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草案,酝酿协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人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人选,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的人选,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的人选

3月10日 (星期五)

上午9时代表大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1.表决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草案

2.表决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和决定任命的办法草案

3.表决总监票人、监票人名单草案

4.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5.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6.选举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

7.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下午3时代表团全体会议酝酿国务院总理的人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委员的人选;酝酿协商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人选,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的人选

3月11日 (星期六)

上午9时代表大会第四次全体会议

1.决定国务院总理的人选

2.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委员的人选

3.选举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

4.选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5.选举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6.选举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下午3时  代表团全体会议酝酿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监察和司法委员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外事委员会、华侨委员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农业与农村委员会、社会建设委员会等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委员的人选

3月12日 (星期日)

上午9时代表大会第五次全体会议

1.决定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

2.分别表决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监察和司法委员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外事委员会、华侨委员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农业与农村委员会、社会建设委员会等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委员人选名单草案

下午3时  代表小组会议审议关于政府工作报告、年度计划、年度预算、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六个决议草案

3月13日 (星期一)

上午9时代表大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闭幕会)

1.表决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

2.表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草案

3.表决关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草案

4.表决关于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的决议草案

5.表决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

6.表决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

7.表决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

8.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讲话

9.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讲话

闭  幕

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

新闻中心

http://www.cppcc.gov.cn/zxww/14j1cdhxwzx/home/index.shtml

会期7天半

4日(周六)下午开幕

11日(周六)下午闭幕

主要议程

听取和审议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

和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

列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听取并讨论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其他有关报告

审议通过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修正案、

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政治决议等决议和报告

选举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

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和常务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