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陆铭建议,保障流动人口子女可在父母工作和居住所在地接受高中教育。

陆铭建议,逐步扩大12年教育的普及率。在人口流入较多的地区,加大力度建设高中阶段的学校,让更多流动人口子女能够在父母所在地接受高中教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应该说,陆铭委员提出这个建议的初衷还是好的。众所周知,子女入学在大多数城市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学区房一直供不应求!随迁子女选学校的时候,要等本地户口的孩子选完了,才轮到随迁子女,想平等难哦。

每每一到开学季,特别是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每个城市都会根据实际情况,提前发布告示通知,划分片区,要提供房产证、在职证明等等一系列的资料,一些好学校那更是挤的头破血流!

如果是一线大城市,那就更了不得了,买了房子还不一定能读配套的学校,毕竟僧多粥少嘛!还得要摇号排队,所以学区房才会大行其道,当然有钱的家庭倒无所谓,可有钱的毕竟是少数,大部分的家庭只能勒紧裤腰带,咬牙去买或者去租,只为了孩子有个美好的未来!可怜天下父母心呐!

从长远看,这个建议根本就不现实,如果随迁子女都可以就地入学,那教育资源发达地区会挤爆。为了孩子以后考个好大学,很多教育资源落后地区的父母,为了孩子能上发达地区的学校,都可以带着孩子去北上广打工三年。

这样一来,大城市里的人越来越多,资源越来越短缺,小县城农村就越来越少人,越来越荒芜,乡村振兴、县域经济发展不就成为了一句空话?还有各地教材试卷包括高考分数线,都不一样,在父母打工城市上学,然后回老家高考,这样的做法不切合实际也没有意义。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要做到公办学校普遍向随迁子女开放,就必须推进教育资源均衡,当所有公办学校办学质量差不多时,才能保证每一个孩子在家门口都能读得上书,上得了好学校,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口流失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从根本上推进教育资源均衡,就必须打破大城市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垄断,合理分配全国教育资源,不要过度集中到大城市之中。把优质资源均衡分布到其他城市和农村,并根据各地人口进行教育资源合理分配。

同时,积极培育优质教师队伍,鼓励优质教师到中小城市工作,并提供优厚的福利待遇。只有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得到解决,把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才能够解决孩子读书、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