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新的尝试。本号的更新频率众所周知。一方面,没什么可说的强行凑出一篇东西属于耽误大家时间;另一方面,也得承认有些朋友的催更信息也确实让我意外。这次尝试维护一个有固定更新频率的节目,快速流动,简断截说。如果某部分观点大家喜欢讨论,也可以再展开。

(一)某著名乒乓球公众号被频繁催更

咳,上来先大言不惭一下。

这段时间更新不频繁,其实也没什么特别说的上台面的原因。无外乎生活那些事,吃穿用度柴米油盐。勉强说的话,因为大行业最近频繁上新闻,之前是因为 (没)工作,后来是因为 (机器)聊天。这个后边细说。

这几个月只写了几个约稿。但我万万没想到,各位已经抬爱到去网易后场村体工队下边去催更了……

光我看到的,阿鲁纳更新的有一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不是我写的乒乓球内容,去下边让后场村体工队找我约稿催更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这位朋友,在网易贴吧表示猛料还是要看乒乓11分

——这位朋友如果你看到了,想看什么请留言,我也想看看我有啥猛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直通比赛和疫情

这次直通比赛,结果多少另人意外。之前网易的编辑问我,觉得直通赛什么结果。我盲猜说大概率还是中生代直通,年轻的和马龙都不太敢看好。最后结果是马龙夺冠,而且比分差距比预期大。

关于直通,我想提另外几点:

国家队号称重视混双,但是所有的混双似乎都是临时搭配的。双打历来是配合大于绝对的个人能力。现在世乒赛在即,混双还在直通前现配,多少有点局促。传统上说,再纯使用王炸组合之前,中国的混双都是长期配合。技术构成,两人默契后边都有长期的打磨。王涛刘伟是个最好的例子。

这次直通比赛退赛很多,很难揣测是新冠疫情还是其他什么情况。对于中国乒乓球来说,疫情对乒乓球的影响也算是明面化。和很多其他事情一样,明面化就意味着后续会慢慢回到正常。但是疫情的影响,可能会非常深远而且不太容易直接察觉。

(三)有关于中国队的下一个梯队

张超在直播里谈到过,广东队的07,08,09年这批次没什么特别出色的苗子。广东已经是在乒乓球大省,投入和选拔的规模都很可观。

如果情况属实,那么疫情可能也是个很重要的因素:这些年各地防控,省队训练的日程所受影响不同。总体而言,全国比赛交流收到影响是肯定的。这种情况下,国家队上升渠道受限,加上这些年大家整体更加厌恶风险,或许更多孩子选择上大学。这些都会造成后续这两批年轻选手上升。大家都知道现在年轻选手在男队要突破国家队中间层很困难,所以现在90年代中后期这批选手也有不得不打很久的可能。

另一方面,在目前这个阶段,看球的心态多少也要调整。如果支持的选手成绩有突破,那就很好了。至于如何和前辈,和同辈后辈比较,年月不同,不用想太多了。这是一个所有人都通过手机和所有人比较的年代,球迷和选手都是活在当下最重要。无论今天如何,明天还是要重新开始。

(四)未来教练

另一个对年轻选手谈不上利好的消息是教练员的问题。

这几年,许昕,方博,闫安们都选择了自己开球馆,而不是像之前的前辈张超等留在省队。这种选择本身无可厚非。无论是做培训机构,还是作为前国字号去打野球,收入和生活上都比在体制内做教练宽松和自由。考虑到乒乓球目前的体制,大部分的选材还是走传统的省队路线,而这些前国字号从事培训,也在缩减这些年轻球员能接触到的潜在高水平教练的基数。这种情况已经开始有些年份了,而方博许昕们的网红属性让这个趋势的体现的更加清晰一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许昕的新球馆xuperman

长期看这或许意味着中国队选材的模式要做出改变。从目前的种种迹象看来,我不是很乐观。

(五)有关中国队的新教练班子

继续顺着说说中国队的新教练团队。

总体而言,我不怀疑这个班子能完成任务。几点观察可能反射出一些有意思的情况。

这次上来的大部分教练,都是在刘国梁执教期间要么在国家队现役,要么在国家队执教。而但凡有之前蔡振华时期现役或者执教经历的,几乎都没有选择留在国家队(陈杞,刘国正,甚至包括秦志戬)。想得到的例外大概是肖战。

这里边比较有意思的人选是徐辉。他之前在国外打球不少年,后来回到辽宁队,这次上来国家队主管王曼昱。他当年在省队以手感好著称。打法上是类似马琳的直板一面半打法——反手有推挡有横打,反手能抽。这次上来带王曼昱,看看会不会有类似之前马琳带陈梦的效果,技战术思路上有一些新的碰撞。

(六)《中国乒乓》的宣发

这里可以顺着说一下电影《中国乒乓》。这片子宣发可以说是一波三折。开始和流浪地球满江红档期撞车,撤档之后重新上来,角色还改过好几次名字。而且更有意思的是,作为讲述中国乒乓球队的电影,2月22日刘国梁发微博帮助宣传之前,没有任何现役国手和教练员帮助宣传——一个都没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时间和角色名字都得改,也是有点凄凉

商业片一般规律是首周票房最高能占全部票房的七成,而首周票房几乎和宣发有着直接关系,和片子实际质量的关联反倒没那么大。所以这片子宣发影响最大的一个推手一直到2月下旬才点头,只能说票房不成是注定的了。

另外说,很多朋友都是因为我们当年那篇官场小说推送才关注乒乓11分的。最近很火的《狂飙》其实可以说是官场小说。按照这个思路顺下来,当年很多不太确定的事儿,现在已经算很清楚了。

顺便说,中国乒乓的讲的是蔡振华的故事。

(七)无关紧要的比赛

马龙在世锦赛名额比赛中输给吉村真晴。这种输了都不太影响最终结果的比赛,向来没有任何重要性可言。我个人的看法还是,乒乓球的赛制可以向棋牌,电子竞技靠拢一下。现在的比赛五局三胜的轮次太多了,导致比赛的波动性很大。相比之下,双败淘汰赛制或许是个很好的补充。胜败者组赛制自带戏剧性,选手心里压力相对小一些,赛程也更紧密,也更适合连续的长时间直播。

(八)刘国正对年轻选手的评价

刘国正去了清华大学任教,接受了斯蒂卡的采访,点评了一些自己执教过的选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事其实有些微妙:传统上说,中国队教练离开岗位之后不太对现役选手做这么直接的评价。刘国正评价周启豪说的很坦白:有灵气,但是心理和技术不在一个水平线上。对王楚钦则有很高期望,强调的主要是厚实和面对困难的摆脱。大家可以对比一下上一波离队教练对选手的评价,性质上远没有这么直接。如果要我揣测的话,大概刘国正知道自己不太可能回国家队执教了。

(九)疫情和经济对乒乓球项目的整体影响

整体而言,在经济紧缩的时代,体育项目也会被波及。按照目前的情况,如果下一次乒超严重缩水甚至完全不提,我不会很意外。乒超历来是纯粹打水漂的生意,在现如今的情况下一个球员扔出大小七位数的情况会比以往更说不出过去。相应的,民间的比赛频度应该也会下降。当年某些国手每周都有几万出场费的野球打的情况估计也不太容易出现了。推而广之的说,WTT的规模能不能继续维持,都是个很大因素。

(十)器材届的最新科技与狠活

斯蒂卡在赛博6之后推出了赛博6纯木,六角形之外,还多了一个调整重心的功能——可以用不同重量的尾标配重来做出调整。这方面的情况我还确实问过阿鲁纳,简单说的确很多选手会因为场馆做出调整,球速在不同场馆也真的不一样,而不仅仅是感官不同。

相比赛博6,这个配重更多是一种试水。真的有这个需求的球友,在这个价位选择一块五层纯木的可能性不大。我猜测如果试水反馈不错,这个特性可能会回到之前的赛博6上。

蝴蝶最近推出了新款Glayzer系列套胶,有Glayzer和Glayzer 09C两款。从参数上看,这个系列主打的是弧线更好,速度旋转上则未必比得上之前的顶配dignics和tenergy系列,海绵硬度也稍低。蝴蝶这段时间的产品线又开始相对丰富一些,但是成名选手签蝴蝶之后需要转运的传统也在樊振东身上继续,希望东哥早日重回巅峰。

最后,我一直觉得蝴蝶套胶的封面设计似乎看着眼熟,知道我最近发现了著名老牌电子乐队new order的唱片设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蝴蝶N88设计有了

(十一)

按照小作文的传统,结尾要呼应开头。

开头提到了聊天,结尾也要呼应一下。我最近调戏了一下ChatGPT,它在乒乓球上有一些有趣的回答,但是整体上问题还是很多——这属于意料之内,毕竟乒乓球在互联网上语料很少,所以大规模语言模型的准确性都会受限制。不过这也变相告诉我们,只要少更新就不会被AI取代(不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问谁是历史最佳乒乓球球员,chatgpt认为是老瓦。又问为什么不是马龙,马上又说也很厉害 (和稀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于直板打法的缺点,说的都是反手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连反手拧是反手还是正手都整不明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但开始讲中文就更加离谱。另,推侧扑是推挡侧身扑正手,一个训练套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性问题就更是……当场现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暂时还不在AI的视野里

如果大家有什么其他感兴趣用来调戏open AI的问题,欢迎留言。都可以安排。

版权声明

乒乓11分所有文章均为原创,

版权归乒乓11分所有。

如希望转载,请事前联系我们:

tt11points@gmail.com

转载请先打招呼并加logo,不然我们会顺着网线过去掐死你~

实时与我们沟通,欢迎关注我们的新浪微博:@乒乓11分

除了不定期推送独家原创文章,我们还不定期奉送独家比赛信息和八卦信息哦:

  • 在公众号下回复关键字“八卦”可获得一条独家八卦信息!(多发送几次关键字“八卦”有时候会有多条八卦可看呢!)

八卦和比赛信息从不群发,从不预告,随时可能有新内容,旧内容不会滚动推送,只有发送关键字的朋友才会看到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