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昌 Choice

读完需要

6

分钟

速读仅需 2 分钟

2022 年已经过去(好一阵了),感谢创作者们,又遇到了不少有意思的内容。虽然迟了一个月,还是做一波盘点。

1

带我理解世界的四个播客

这几年,播客在国内受欢迎的程度明显提升。因为制作成本低,越来越多的人尝试创作单主播的播客、访谈型的播客(包括我);但是在调查报道类播客方面,国内跟国外还是有不小的差距,之前推荐过的《跳进兔子洞》已经完结了第一季,算是国内很好的尝试了。

我喜欢的调查报道类播客围绕某个社会现象展开,通过走访当事人和专家、搜集信息和数据等方式来解读这个现象。最常听的、最有意思的是以下四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1

Planet Money

NPR 旗下的播客,以经济类话题为主,但选题上非常贴近生活。比如:

Meow Money Meow Problems:2002 年 Barbara Thoorpe 将 20 万美金留给了自己家乡的猫,这一期追踪这笔钱的下落 Hollywood’s Black List:莱奥纳多·迪卡普里奥的制作公司的经理该怎么从超过 5 万的剧本中选出真正高质量的那些?他的做法如何影响了好莱坞的权力结构?

我要是能做一个这样的播客,此生无憾了。

1.2

Freakonomics Radio

主播是《魔鬼经济学》一书的合著者 Stephen Dubner(记者而非经济学家的那位)。这个播客的选题就更贴近行为经济学的范围,在经济学和心理学的交叉点上。比如:

Should public transit be free? 公共交通应该是免费的吗? Is the U.S. really less corrupt than China? 美国真的比中国更廉洁吗?

1.3

Hidden Brain

更偏心理学的播客,了解人们行为背后那些看不见的驱动因素。这个播客更偏访谈类一些。比如:

When you need it to be true:人们为什么会一厢情愿的相信,即使事实并非如此? Persuasion 系列:邀请《影响力》一书的作者 Robert Cialdini 聊聊影响力

1.4

99% invisible

一个主要关注设计、建筑类话题的播客。比如:

Orange Alternative:20 世纪 80 年代 Orange Alternative 这个波兰团体如何利用可爱的图像来传播反独裁信息,最终在促进苏联解体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The Chinatown Punk Wars:1970 年代,朋克与唐人街的碰撞带来的竞争、伤害、种族主义和被毁坏的厕所,还有核心人物朋克教母 62 岁的中国移民 Madame Wong

2

让人放松又有趣的 Up 主

B 站这个宝藏还没有被我很好地用起来,大部分时候我是拿 B 站来娱乐。推荐两个有趣的 up 主。

2.1

我叫孙火旺

瞅了一眼,粉丝量 200 多万,但播放量有 2.6 亿。孙火旺不修边幅,他的视频风格也很粗犷,很多视频就是他自己叨逼叨。他擅长利用反讽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假装自己是相信某个荒谬观点的群众,通过将这种观点延展开、说透来让人看到这种观点的荒谬。

最经典的是他的舔狗系列,

我最巅峰的时候同时舔七个 年轻时做舔狗,老了才有故事讲给儿孙 我和女神结婚了,但她不知道

摘几段文字,给大家感受一下。推荐去看原视频。

我做舔狗,我最起码我有十几年的舔人经验,她最多她只有四年的被人舔的经验,那说白了,其实一直是我在带她玩的。

我觉得,每个舔狗都要有一个这样的梦想,它来支撑自己坚持下去,万一实现了呢?而且看起来我在舔她,但我随时可以舔别人,主动权一直在我手上。如果她还想继续被我舔,就不会对我爱搭不理,一旦哪天我没舔她,她就会患得患失。我是可以左右她的情绪的,所以我这些付出是有价值的。

我最巅峰的时候,同时舔了 7 个!那个时候年轻嘛,浮躁,再加上长得像胡歌,就觉得一下子舔 7 个,很过瘾,很酷,但是也很累。因为每一个女的跟她男朋友意外怀孕之后都让我陪她去打胎,还都让我掏钱。时间一久啊经济上承受不住,所以我就痛定思痛,我给自己定下一个天花板,再一再二不再三,要是那个女的连续三次让我陪她去打胎,还都让我掏钱的话,我就不舔了。现在想想的话,她们应该很恨我吧,这么绝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2

摸鱼事务所

粉丝量 146 万,播放量 2.1 亿。“我们除了上班对啥都感兴趣”,伴随着这个开场,up 主就开始边唠叨,边开箱各种莫名其妙的东西,偶尔忽然大笑,偶尔讲几句听起来颇有哲理的话。如果你对上班不感兴趣的时候,可以看看,挺解压的。

3

我最喜欢的两个视频

再推荐两个去年最喜欢的视频。

3.1

Pretend it’s a city

来自奈飞的纪录片《Pretend it’s a city》,访谈、拍摄了作家、评论家、偶尔做演员的弗兰·勒博维茨 Fran Lebowitz。她跟艺术家 Andy Warhol、导演马丁·斯科塞斯、New York Dolls 等属于一个圈子,以对美国生活的讽刺评论闻名。

这个纪录片就围绕她对纽约生活的评论展开:“纽约的千万人中,唯一一个看着自己在往哪走的人就是我。我要起草一份宣言,标题是‘假装这是座城市’”。

有一次我在派对上遇到一位心理医生,我对他说,“我想不出还有比心理医生更无聊的工作了“。他说,”你根本不知道,读了 14 年书,最后整天坐在那里听别人抱怨噪音,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既恶搞了心理医生,也嘲讽了纽约人民抱怨噪音的姿态。

3.2

这个视频让你明白,任天堂到底有多牛?

up 主“智能路障”的视频《这个视频让你明白,任天堂到底有多牛?》。从 1889 年任天堂成立生产纸牌的时候开始,这个 1 小时 42 分钟视频回顾了任天堂走上游戏机的行业,经历跌宕起伏,最终凭借 Nintendo Switch 重新回到巅峰的过程。

从这段历史中能看到技术、创意、商业三个元素如何推动了游戏行业的演进,不过最能打动我的是那些被前仆后继的硬件和游戏开发者们所创造出的绝妙体验:超级马里奥、塞尔达、俄罗斯方块、精灵宝可梦、魂斗罗、坦克大战…

任天堂的前任社长岩田聪在 GDC 2005 年的论坛上被问到如何看待和其他公司的竞争时回答道

我从来不觉得任天堂在和其他公司竞争;任天堂应该做的不是同其他公司竞争,而是关心玩家的感受;任天堂的敌人是“不关心玩家”的思想。

大受震撼,这大概就是为什么这个行业的创造者们能够不断开发出好玩的游戏吧。

去年去迪士尼玩了一次,彻底痴迷于加勒比海盗这个项目:屏幕的虚拟世界与物理世界融合在一起,带来真实又震撼的体验——随着海盗船沉入海底又浮出水面,经历巨大海怪的袭击和枪炮齐鸣的海战。

感谢这些伟大的创造者们,不管是文章、播客、游戏、视频,还是线下的体验。很多时候我们忙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目光聚焦在那些负面的、不足的方面;有时候不妨成为创造者,去创造新的、美好的、打动人心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