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96岁老人持双枪70多年,工作人员去收缴遭拒绝:这是粟裕送的

1996年,山东省莱芜区,一位已经过了古稀之年的老人家中,迎来了一群浩浩荡荡的政府工作人员。

由于受到群众举报,得知这位老人家中藏有枪支,他们必须跑一趟,对老人的枪支进行依法收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等老人缓缓拿出两把军用驳壳枪时,他们刚要没收,令人意外的是却遭到了拒绝。

老人不仅拿出了持证证明,还告诉他们其中一把是粟裕大将军送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1996年颁布的《枪支管理法》当中明文规定,严禁任何个人非法持有枪支,违者严惩不贷。

而山东的这位老人直到现在还将两把手枪放在身边,长达七十年之久。

那么,这位老人究竟是谁?他的身上为什么会有持枪证明?这两把枪究竟从何而来?

小小少年,手刃日寇

老人名叫滕西远,1925年出生在山东省莱芜县北山阳村的一个穷苦人家,自滕西远出生起,就没吃上过一顿饱饭,日子过得异常艰难。

为了养活他们兄弟五人,父母整日起早贪黑干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然而不幸的是,没过多久滕西远的父母就积劳成疾,由于没钱看病,早早地便离开了他们。

所以说小时候的滕西远基本是在两个哥哥的照顾下长大的。

滕西远(图片来源于网络)

为了混口饭吃,滕西远的大哥主动去当了兵,回来的时候经常给他们带些吃的,另外就是给他们讲些部队里打鬼子的事。

没过多久,二哥也去参加了革命。由于战事紧张,两个哥哥不能时常回来看望他们,照顾两个弟弟的担子就落在了滕西远的身上。

为了不让弟弟们饿肚子,滕西远一边躲避日军的扫荡,一边沿路乞讨、四处要饭。可尽管如此,滕西远的五弟还是活活饿死在滕西远的背上,这也成了滕西远心中永远无法抹去的痛。

图片来源于网络

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日本长期以来的侵华野心暴露无遗,明目张胆地攻占中国领土,莱芜也被他们染指,在逃亡的过程中,滕西远亲眼看着中国老百姓被日本人残忍的杀害,到处尸横遍地。

面对日本人的暴行,滕西远心中无比愤恨,他暗暗发誓要像两个哥哥一样杀敌卫国,将日本人彻底赶出去。

于是在1938年,也就是滕西远13岁的时候,成为了抗日武装组织莱东县大队的一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战士们刚刚见到他的时候,觉得他又黑又小,都喜欢叫他“滕黑子”。

不过个头小也有个头小的好处,滕西远就经常利用自己瘦弱的身躯,扮成乞丐的样子去探听情报。不仅如此,在滕西远15岁的时候,直接手刃了一名日本鬼子,在全军上下都出了名。

那是在1940年的时候,莱东县大队抗日据点被日军围追堵截,好几个战友相继被捕,而作为种子选手的滕西远,自然也被盯上了。

滕西远(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过由于他熟悉地形,加上他本身十分瘦小,和另外两名战友直接甩开了敌人的追捕。

此时的他们落在了一户偏僻人家的墙头上,尽管如此,日本鬼子还是挨家挨户找了过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

胆大心细的滕西远意外发现了一个落单的日本鬼子,和战友们互相对视了一眼,滕西远直接翻过墙头向小日本扑了过去,另外两人则从两旁突然冲出,直接按住了他。

眼见小日本还想呼救,滕西远直接拔出随身携带的匕首,手起刀落一把抹了他的脖子。

另外两人对他刮目相看,那把泛着寒光的匕首也一直和随后的两把驳壳枪放在一起,妥善保存至今。

图片来源于网络

抗日据点被摧毁,滕西远三人只能背井离乡去寻找其他抗日队伍,没多久他们就来到了八路军第四支队廖容标的队伍当中。

1940年夏,日本人开始疯狂扫荡鲁中抗日根据地,

他们依仗人数和武器的后天优势,加之重重炮火的掩护,在杨家横一带与廖容标的队伍展开激烈交战。

此时的滕西远突然看到了对方的旗手,擒贼先擒王的道理他也听哥哥们讲过,当下毫不犹豫瞄准,“砰”的一声,敌人的旗手应声倒下。

只见小日本的冲锋有一瞬间的错乱,不过没多久他们就又冲了上来。

滕西远的子弹瞬间打了个精光,尽管如此他还是没有丝毫恐惧,眼见敌人到了眼前,滕西远拿起钢刀一把刺了过去,瞬间与敌人缠斗在一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眼见敌人的刺刀捅伤了滕西远的胳肢窝,滕西远一发狠,直接将刺刀拔了出来,朝着敌人的脖子就是用力捅去,日本兵瞬间毙命。

此次战役中,年仅15岁的滕西远就杀了六个日本兵,由于其作战勇猛,战后上级授予他一等功的荣誉,廖容标司令员更是直接奖励他一把匣子枪,也就是本文开头提到的驳壳枪。自此之后,这把匣子枪便跟着滕西远一起并肩作战、浴血拼杀。

廖容标(图片来源于网络)

智斗敌人,巧用“空城计”

抗战胜利后,企图独占胜利果实的国民党毫不掩饰自己的私心,公然撕毁双十协定,内战接踵而来。

此时,二十一岁的滕西远被编入华东野战军粟裕将军的麾下,作为一名身经百战的“老战士”,顺利成为了连长。

一次,滕西远与战友在山坡上巡逻,远远地便看见人影晃动,走得稍近些才看清,是敌军准备夜袭我军的先锋队伍,这支队伍大约有200人。

而此时滕西远这边只有他和战友两个人,身边只有一把手枪和一支步枪外加三枚手榴弹。

如果此时跟敌人硬拼,无异于以卵击石。

图片来源于网络

突然滕西远急中生智,想到了哥哥们小时候给他讲的诸葛亮智斗司马懿的故事,摆的就是“空城计”。

眼看敌人已经到达山涧,滕西远立刻朝下面扔了一颗手榴弹,由于天色已晚,敌人根本看不清山上的状况,猛地听到剧烈的爆炸声,顿时乱作一团。

滕西远高声喊道:“你们已经被包围了,缴枪不杀。”接着朝天上开了一枪。

此时的敌人早已被滕西远的举动吓破了胆,他们怎么也想不到两个人竟然敢来围攻他们二百多人的队伍。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可是过了一会儿没等到两侧的解放军战士,他们便壮着胆子向上爬,没想到呼喊声瞬间此起彼伏。

原来,在听到枪声的时候我军战士就已经察觉不对,便立刻整军朝这边赶了过来。

也多亏了他们的及时赶到,正好给敌人来了个瓮中捉鳖,全歼国民党军队。

事后,再次荣获一等功的滕西远被粟裕将军当着全军战士的面夸赞为“孤胆英雄”,又将一把匣子枪作为奖励挂在了滕西远的身上,一旁战士自是十分羡慕。

粟裕(图片来源于网络)

匣子枪在当时解放军内部十分稀少,滕西远一人就有两把,自是宝贝的不得了,时不时地都要拿出来擦拭。

至此“双枪”战士滕西远跟随大部队一路南下,参加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大大小小数十次战斗,本以为新中国成立后,可以过上安稳日子的他,由于美国赤裸裸的挑衅,再次奔赴了朝鲜战场。

爆破英雄,深藏功名

1950年,美国利欲熏心,企图干涉朝鲜内政,直接将战火烧到了战争大后方的最前沿——丹东地区。

伟大领袖毛主席从大局出发,作出抗美援朝的英明决定,由彭德怀元帅率领志愿军战士赴朝作战。滕西远作为志愿军的一员,雄赳赳气昂昂地唱着军歌,坐上了开往异国他乡的火车。

刚进入朝鲜的时候,满目疮痍,桥梁被炸断、村庄被炸毁,在冰天雪地的环境里,战士们只能徒步前行。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时候为了完成任务,还要保证不被敌机发现,战士们只好选择昼伏夜行,但是依然有不少战士相继倒下,他们并没有遭遇敌人的埋伏,而是败给了跟不上的后勤补给以及恶劣的天气。

部分志愿军战士甚至几天都吃不上一口热乎乎的饭,但滕西远却一路坚持了下来。

所以根本没有什么天降神兵,都是我们敬爱的志愿军战士一步步用小米加步枪打出来的。

1953年5月,接上级命令,滕西远所在的连队要立刻赶往马坪里支援作战。在前进途中却被一辆坦克挡住了去路。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条道路十分狭窄,如果绕道前行根本没办法在规定时间到达作战地区,关键时刻,滕西远主动请缨,趁夜色拿着炸药包悄悄靠近了敌军坦克周围。

这一去就是九死一生,滕西远曾在出发前就叮嘱战友:“如果我没了,帮我告诉家里一声。”

幸好滕西远是被上天眷顾的,他不仅成功炸毁了坦克,利用洼地藏身躲过了一劫,还成了连队里的爆破英雄。

图片来源于网络

虽然被炸药包的余波炸伤,不过对于滕西远而言,完成任务才是最重要的。

等彭德怀得知滕西远的壮举后,毫不吝啬地夸赞道:“这个滕黑子不仅能当指挥员,战斗力也不弱。”

在滕西远整整十五年的军旅生涯中,总共荣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两次、三等功三次。

他先后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朝鲜战争,其中五次负伤,额头上被炮弹造成的伤痕,像永不褪色的勋章一样耀眼夺目。

图片来源于网络

1953年抗美援朝胜利后,滕西远解甲归田回到了老家莱芜。

即使脱下军装,平凡岗位上的他也从不懈怠,他曾先后在园林、公交公司等部门工作,用心办事一直是他的做事准则。

直到1982年的一天,滕西远抚摸着手中这两把匣子枪,一股由衷的不舍之情油然而生,他深知个人持有枪支会给群众造成多大的恐慌,看着陪他走过了大大小小数十次战役的两位“老兄弟”,他想留个念想,于是他便找到了部队,希望能合法持有枪支。

解放军6202部队经过审查,得知滕西远曾是战场上下来的英雄,又有数枚军功章担保,当下就给他开具了一张持枪证明。

图片来源于网络

1996年,《枪支管理法》颁布后,政府工作人员在不知道详细经过的情况下,来到了滕西远的家中,这便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看着老人熟练地“把玩”手中的两把枪支,就知道老人平时一定十分珍爱这“两位”在战场上多次陪他出生入死的“好兄弟”。

老人告诉工作人员,这两把枪其实已经经过特殊处理,根本开不了枪,现在留在老人手里的只是两把“哑枪”,算是老人的一个念想,纪念那些曾经在战场上的峥嵘岁月。

滕西远(图片来源于网络)

工作人员小心翼翼的将两把枪递还到老人手里,由衷的对老人产生出敬佩之情,他们现在只想多谢那位为他们提供老人藏枪线索的人,如果不是他,或许他们永远不知道,莱芜区内竟然藏着这样一位功勋卓著的大英雄。

看政府人员和滕老爷子聊得欢,滕老英雄的老伴儿坐不住了,在一旁笑呵呵地“埋怨”道:“这老头子天天在家闲不住,之前读书看报,现在倒折腾起要写书。”

图片来源于网络

腾老英雄小时候并没有上过学堂,认得字本就不多,二十八岁之前一直在战场上出生入死,直到从战场上下来后,才真正开始努力学习,不得不说“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在滕老爷子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现在滕老英雄已经96岁的高龄了,身体依旧十分硬朗,正准备撰写《淮海战役》一书,他想让子孙后代真正的感受到战争最本质的样子,提醒他们珍惜现在生活的同时更不要忘本。

滕西远(图片来源于网络)

为了庆祝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滕老英雄曾经将两把匣子枪无偿提供给莱芜纪念馆展览过一段时间。

现在两把枪依然静静地“躺”在老人家里,只有滕老英雄才是最适合他们的“归宿”。

祝滕老英雄健康长寿,向老英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