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已经70多岁的陈家瑛应该会庆幸自己在17岁那年做的决定,没有去美国读书,而是在老爸朋友的介绍下,进入TVB当助理编导。

经过十年的辛苦打拼,陈家瑛已经从助理升到了娱乐节目的制作总监,还和TVB的高层林赐祥结了婚,儿女双全。

第一个艺人:像弟弟一样的“陈百强”

因为要照顾刚出生的孩子,陈家瑛调离了《欢乐今宵》这档晚间节目,去跟周梁淑怡制作演唱会。

1983年陈家瑛帮陈百强在红馆开演唱会,期间两人经常沟通,之后,陈百强便经常找陈家瑛聊天,除了工作之外也会诉说一些心事。Danny后来说,“我没有经纪人,不如你做我的经纪人。”就这样,她便成了陈百强的经纪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家瑛接手后,对陈百强十分照顾,一直把他当成自己的弟弟来看待,甚至是有求必应。陈百强在美国开演唱会,突然思乡情切,吃不惯西餐,只想吃家乡的炒牛河,陈家瑛便到处去找中餐店买来给陈百强,也正是这样的用心让陈百强把陈家瑛当成了无话不谈的亲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开展经纪人事业以来,陈家瑛一直都很顺利。她自认是运气好,心里一直感恩:“我觉得老天在事业方面很眷顾我,不用我去找人,都是他们会来找我。

可惜世事难料,她的丈夫在32岁的时候查出了肺癌晚期。而麻绳专挑细处断,厄难专找苦命人。丈夫被医生下了死亡通知单后,一直是陈家瑛精神支柱的爸爸也查出了肝癌,先于丈夫离开了她。随后,丈夫也在生病的第四年不治辞世。

悲痛欲绝的陈家瑛将同样经历丧夫之痛的母亲和两个孩子送到了加拿大,自己留在香港工作。

而恰逢这时,陈百强的精神状况也十分不好,工作少,陈家瑛为了赚钱不得不去亚洲电视上班。当时陈百强就对她说:“阿妈你不要做了,先拿100万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陈家瑛每天早上九点钟就要上班开会,陈百强经常在半夜三点给她打电话,讲到五点都还没完,讲着讲着还会放一段音乐给她听,会讲到自己写歌没灵感各种很稀碎的心情。但陈家瑛自己也坦言,当时由于白天要上班赚钱,没有那么多时间去觉察Danny心情的变化。

92年,陈百强因为抑郁症吃药昏迷入院,陈家瑛为陈百强去到泰国寺庙为他拜佛祈福,刚到,黄柏高便催促她快回香港。原来陈百强靠着氧气维持生命等陈家瑛回来,他死不断气就是为等陈家瑛回来见最后一次生面,如今再想起这些过往,陈家瑛仍会红了眼眶。

第二个艺人:无条件支持的“王菲”

92年陈家瑛与好友邱黎宽共同创办了经纪公司,签的第一个艺人就是王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的王菲刚从内地转到香港发展,发了三张专辑,效果都不是很理想。于是她的恩师戴思聪便引荐她给陈家瑛。当时的王菲看着十分瘦弱,但她用一句话就打动了陈家瑛,“你能做我的经纪人吗?我不想被雪藏!”

陈家瑛认为王菲的嗓音非常独特,在现在的公司会被埋没,就决定收下她,并帮她去跟前公司解约。

“我当王菲的经纪人也是很随意的,她本身是一个很随意的人,她不会像陈百强那样有很大压力,她表面看起来冷冷的,但其实是很活泼的,她很喜欢跟一堆人在一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经纪人,陈家瑛从不干涉艺人的私人感情生活,因为她自己也认为爱情是没有逻辑的东西,每个人的看法都大不相同,她会帮忙把关,但绝不会干涉。因此后来王菲和窦唯结婚又离婚,陈家瑛都默默地在她身后支持她,王菲与窦唯离婚后就带着窦靖童住进了陈家瑛的家里,窦靖童一直管陈家瑛叫“婆婆”。他们的感情早已变成了亲人。

第三个艺人:陈奕迅

王菲和李亚鹏结婚后准备回归家庭,这时陈家瑛恰好收到了陈奕迅的邀请,便顺理成章地当了陈奕迅的经纪人。正如她自己说的,她很害羞,不是主动型的,她带的艺人都是主动来找她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陈家瑛眼里,陈奕迅就像她的儿子一样,平时的交谈比跟他自己的妈妈都多。陈家瑛为了能够捧红陈奕迅,找来王菲的御用制作人,帮忙打造了一首红遍大江南北的《浮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2年春节联欢晚会,陈奕迅和王菲共同演唱了《因为爱情》,而王菲唯一一次作为嘉宾出场的也是陈奕迅演唱会。从此,陈奕迅在内地市场站稳了脚跟。

在陈家瑛的运作下,陈奕迅开办了50多场演唱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此拼命的陈家瑛,这些年也受过不少病痛的折磨,但都顽强地挺了过来,“癌症有过三个,都是三级。现在我的耳朵都聋了,戴着助听器,不戴都听不到。有一点七老八十的样子。”她自嘲道。说这话的她也才50多岁。

香港文化人邓小宇曾这样描述她:“她是那种差不多可以和任何人都能够开心地打成一片的女人,她的charm(魅力),她的delightfulness(让人快乐),她的嘻嘻哈哈,不着意地很轻易地就能够将人融化,令人放开戒心,包括心肠最冷最硬的人在内。我不可想象,有什么人会不喜欢和她合作,为她搏命。”

丈夫和父亲的突然离世,自身三次患癌,每一件事都好像是无法承受的生命之重,但在陈家瑛这儿却没有过不了的坎儿,提起也只是云淡风轻,绝不会借机大吐苦水。

她一心扑在工作上,用心去对待自己的艺人,从不用金钱利益去衡量他们的价值,而是想着如何找对资源让他们成为最特别的自己。这或许就是她能如此成功的“不二法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