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晚间,细看了李希贵校长关于家校共育的讲座。有几个很有意思的故事:

比如说,叫孩子起床,很多家长喊了几声或者几次,嫌孩子不起来,就开始上火。实际上呢,研究发现,孩子还处于深度睡眠状态,貌似赖床,其实是正常现象。应该慢慢唤醒,前后大约5分钟是合适的。(也许习惯后,孩子会定期在某个时间醒来。)

比如,一些家长嫌孩子只吃肉,不吃菜或者少吃菜。李校长说,缘于一些菜的味道比较重,比如芹菜和芫荽,他也是到了初中才喜欢吃。应该先给孩子吃菜花等刺激气味轻的菜,而且吃饭的时候,先上少量青菜,孩子吃一些后才上荤菜。

再比如,孩子到了青春期,可能会对一些异性有好感,包括偷偷聊微信等。大多数是很正常,很单纯的,只要正常引导,不会对学习和人生造成严重影响。如果管得太严,方式太硬,反而可能引发冲突或者意想不到的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外,根据讲座的内容,吾观青岛 想到了几个假设:

  1. 1. 假如父母、孩子相互打分,你觉得,孩子会给你打几分?

讲座播放的视频案例中,幼儿园、小学的孩子,父母给他们打的基本是六七分,而孩子们给家长打分都是10分满分,有的甚至给出1万分,说出了各种爱妈妈的话。让人潸然泪下。

假如这个活动再推进一步,到了青春期,孩子是否还会给父母满分呢?相互打分,各自的优缺点,又会是什么呢?

你觉得,孩子还会那样盛赞父母么?矛盾的突出点,以及跟不上的地方,又在哪里,应该如何改进呢?


  1. 2. 假如孩子和父母,可以双向选岗一样,相互选择,可以辞职不干,另外换人的。您觉得,孩子还会选你家吗,你还会选择孩子吗?

也许我们抱怨孩子不够努力,不够优秀,可是假如站在孩子的角度,咱们作为家长,和同类的家长相比,我们是否也足够优秀,是否在精力和资源上做到全力付出,为家庭和孩子尽力了呢?

  1. 3. 讲座中得调研显示,对于青春期的孩子,缺位、给出更多指责的,其实是父亲。因为孩子处于成长期,家长处于中年期,工作忙,压力大,陪伴少,偶尔回家看到孩子不能让自己满意,不由得开始批评。

换个角度想象,很多初中的孩子,早晨六点多钟起床,晚上11点左右睡觉。并没有多少空余的个人时间,周末基本也要被补习班、各种课,安排得剩下半天左右。

假如现在把我们放回初中、高中,压力又大,考试也多,再加上来自父母的指责,以及无法得到放松的身心,我们真的能做到和他们一样好吗?

我们的工作,我们的压力,我们的时长和强度,的确比孩子更大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历史没有假设。教育可以假设。

在时代的巨轮、巨变之下,很多事情是家庭、学校改变不了的。置身其中,我们能做的,是尽量去平视孩子,理解孩子,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家庭的爱,给他们一个可以依靠、停泊的港湾。

社会、外界很多的压力,需要一家人更加平和地一起去面对。

特别喜欢昨天的演讲,也推荐给大家都去看看,以下是讲座课件的截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