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扬个性是优点,你可以大声地向全世界宣告:
我!是!与!众!不!同!的!
我!是!独!一!无!二!的!
当你建立起强大的自信,才有可能对抗不友好的外部世界。
今天,波叔要介绍的人物,就像是昨天介绍的粉发女孩与前天介绍的女性主义开创者波伏娃的结合体——
上野千鹤子教授,75岁,日本女性学开创者,亚洲影响力最大的女性主义学者。
这几天,上野奶奶频频登上热搜。
原因是B站有位网红,以「北大毕业十年宿舍对话」为主题,发布了一系列视频。视频设定为与另外两位好闺蜜,坐在床上,以闺蜜姐妹趴的设定对话畅谈。最新一期的节目里,三位名校毕业的小姐姐,给自己贴上了「女性主义者」的标签,请来上野奶奶作为嘉宾参与对话。
然后这期节目塌了。
被嘲讽,被骂。
B站上的原始视频已经删除,但在微信视频号、抖音、B站上都还有转发的版本,搜一下就能看到,波叔就不贴了。
延续昨天的主题,波叔反对网暴,不赞成对U主小姐姐的嘲讽和谩骂。不就是一期节目吗?
在上野奶奶强大气场的反衬下,小姐姐们的表现比较小白,可这难道不是预料之中的事情吗?
一个小细节。
小姐姐们开场的提出问题,也是被诟病最多的一个问题,小姐姐问上野奶奶在20岁就决定不婚不育,「缘起是被男性伤害过吗?还是原生家庭的影响?」
面对这个质量不太高还带点冒犯味道的提问,我们看看上野奶奶是怎样应对的——
她淡然端起杯子,喝了一口水,冒犯性的尴尬就被轻描淡写地带过。然后她轻松反问:
我能先问你们一个问题吗?大家都是单身吗?
三位小姐姐马上从提问者秒变学生,如实作答,一位结婚6年孩子2岁,一位结婚8年孩子5岁,一位已结婚但不打算要小孩。
上野奶奶微笑着总结:原来大家都是已婚者啊……
然后总结发言:
一轮操作下来,化解了尴尬,委婉批评了提问者的不足,真诚地回答问题,春风化雨,完成了一次质量很高的对话。
全长约半小时的对话中,上野讲到了「恋爱脑」、「亲子关系」、「女性主义有什么用」等等,金句迭出。波叔强烈推荐大家去看看这段视频,不用把目光聚焦在小姐姐们的稚嫩上,多从上野奶奶的发言中吸收营养。
上野奶奶的书《始于极限:女性主义往复书简》是豆瓣2022年图书榜第一,总榜第98,近3万给出了9.2分的平均分。
事实上,在中国很多人接触到「女性主义」的概念,就是源于上野奶奶的《厌女:日本的女性厌恶》在8年前推出的中文版。
而在日本,上野奶奶名气很大,争议更大。
有人赞赏她为女性、为弱势群体争取权益,有人批评她消解了传统的家庭价值,要为日本少子化的现状承担主要责任。似乎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上野奶奶都是一枚强女主。
可是,正如她在对话中提到的一样,她的人生始于一个传统家庭里的小可爱,跟我们绝大多数人一样。
1948年7月12日,上野千鹤子生于日本富山县。
她的父亲是一名医生,母亲是家庭主妇,家里很富有,兄弟姐妹5人,还跟奶奶一起生活,妥妥的一个大家庭。
父亲很疼爱他,但小千鹤子感觉到这种疼爱更像是对小猫小狗的宠物式疼爱,建立在强大的父权基础上,而不是基于人与人之间的平等。
而父亲对哥哥弟弟极为严厉,学习稍有懈怠就会遭受粗暴对待。
所以,在小千鹤子心中,从小就好奇地观察男女受到的待遇差别:
对你很凶,可能是真的关心你,对你充满期望。事实上,她的哥哥弟弟受到良好教育,子承父业,也都成为高收入的医学专家。
对你很宠,可能是对你的未来不抱希望,只是从对宠物的怜爱中获取情感回报。
这是很典型的日本式家长,也是很典型的东亚式家长。
父母虽然是自由恋爱结婚。婚后,父亲是家里的顶梁柱,在外工作,标准大男子主义直男;母亲是家庭主妇,在内忍耐丈夫,忍耐婆婆。
所以,小千鹤子从小就意识到,他们的婚姻不幸福。
这也是她在不到20岁就下定决心不婚不嫁的主要原因——不让自己陷入不幸福婚姻的束缚中,在自由中寻找真爱。
在压抑的家庭环境中,上野和母亲产生了很大的矛盾,她在和北大女生对谈时说:我和母亲三观不合,如果不是母女的关系,估计连朋友都做不了。在《始于极限》这本书里,她也写:女儿到了青春期,会成为母亲最激烈的批判者。
母亲跟那个时代的家庭主妇一样,经常对孩子们说:我不离婚是因为你们。
小千鹤子却感觉,母亲就算离婚再找一个丈夫,也不会幸福。
到了18岁要读大学了。她想去东京,而父亲希望她留在关西,因为「东京不是一个女孩子该去闯荡的地方」。
最终,上野还是屈服在父亲的权威下,就读于京都大学。
一直到这个读大学之前,上野千鹤子的人生就跟大多数东亚家庭的女孩子一样:权威的父亲、不快乐的母亲、重男轻女的家庭,难以自主选择的人生道路。
上野读大学时,遇到1967年全球的左派革命浪潮,日本街头也是战斗不断。大学生们在街头与警察对抗——对抗的主角是男生,女生只能为斗士们煮饭洗衣服,还给斗士们提供性服务。
上野在京都大学读完博士,发现了另一个问题——找不到工作。
上世纪70年代,日本女性的标准人生路就是早嫁人早生孩子早当家庭主妇,退出事业,回归家庭。公司都没有留什么岗位给女性。
所以在经济起飞的日本,教师、秘书是为数不多的向女性开放的工作。名校毕业的上野在找工作方面屡屡碰壁,直到30岁,第23次求职,才被平安女子学院聘为一名教师。
从家庭到学校,再到社会,上野对女性的待遇越来越感到不平,她不想像绝大多数日本女性一样走同样的路。
上野选择了更进取的行动。她去欧美游历,在美国、德国、墨西哥、哥伦比亚的大学都做过客座研究员。
回到日本后,她终于去了东京,而且在东京大学求得了教职,一边教书一边攻读博士。
1982年,上野出版了《「主妇论争」的全纪录》,做出了她的第一个重要研究。
简单来说,就是丈夫们在外工作,妻子们在家劳作,这似乎是天然的分工。但丈夫们会说「因为我在外辛苦工作,你才有好日子过」。但为什么不是「因为我在家劳作,你才能放心地在外工作」呢?
上野提出,正确评估女性在家庭中劳动的价值,将女性在家庭中的无偿劳动「可视化」。
接下来,上野花了10年的时间,完成了《父权体制与资本主义》这部巨著,一举奠定了她的学术地位。
之后,上野将事业从恋爱家庭拓展到国家和社会层面上。
90年代,很多韩国慰安妇提起对日本政府的战争控告。
这令上野思考:作为一名日本女性,该如何回应邻国女性对日本的控诉,基于女性的共情是否意味着对于日本的背叛?
她将自己的思考凝结在《民族主义与性别》《为了活下去的思想》等书中。
上野直面日本女性作为“加害者”的历史,呼吁了一种超越国界的女性主义。
她告诉读者:“逃出去(逃出近代民族国家观念的桎梏),活下来(拒绝杀戮,尊重弱者,活下去)。”
这个观点,在当时既与日本这个国家为敌,也站在东亚父系社会文化的对立面。
所以,在日本,开始有人称她为「可怕的女人」。
1986年,旅日华人歌手陈美龄带着3个月大的儿子参加电视台节目录制时,利用工作空挡给孩子喂奶,引起轩然大波。
多名媒体批评:当妈的怎么能把婴儿带到工作场所呢?这样会扰乱大家的工作秩序,真是不负责任的妈妈!女人在婚后应该隐退,而非外出张扬……
上野向《朝日新闻》投稿,直指:陈美龄的问题不是她一个人的问题,而是很多家庭都会遇到的问题。叫嚣着要遵守规则的人,都是在这种规则下的既得利益者。(受到不公平待遇的)女人不去打破规则,就无法实现自己的诉求。
在上野等学者的呼吁下,日本政府不久后制定了《育儿休业法》,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女性权益。
后来,上野开始为老龄化日本社会的养老问题奔走,她支援老年共享公寓。
单身的老人如何度过晚年?上野不光是理论研究,也在尽自己的一份力。
她去给低保老人送食物,带医疗队去为老人提供服务。
自己也是70多岁的人了,依然活力十足。一年有100多个通告:上节目、做演讲,还把自己的头发染成鲜亮的红色,张扬着个性。
2019年,上野奶奶在东京大学新生入学典礼上演讲,轰动整个日本社会。
她毫不留情地说出日本社会性别歧视的弊端——
她坦诚日本社会的各种性别歧视——
她描述,东京大学的男生总是很自信、等待社会的喝彩;女生却不敢说自己就读于东京大学,怕吓退对方,不好嫁不好聘——东大至今都还有社团不接受本校强大的女生、只接纳外校女生。
她最后一番话在日本的互联网上反复传播,翻译流传到中国之后,也是被广为传播——
你们中的很多人都是抱着「努力就会有回报」的想法一路拼到东大,但今后等待你们的却会是一个「努力也未必有公平回报」的社会。
你现在之所以认为「努力就会有回报」,除了你自己努力之外,是因为你有优越的环境,有人鼓励你,在背后推着你,在前面提点你。而这个世界上有千千万万想努力找不到方向、或者在努力的道路上身心俱疲的人。
请不要把所有的努力都用来追逐个人的胜利,优越的环境塑造出来的能力优势,不是为了凌驾于那些没有享受过同等资源的人们之上,而应该帮助他们。
男女同权的精神要义,不是让女人变得像男人,也不是让弱者变成强者,而是弱者能以弱者的姿态得到尊重。
在上野奶奶的身上,我们见到一位真正的女性主义者,一位真正追求平等的学者。
努力进取,强大自身;承认脆弱,帮助弱者,这是她眼中真正的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