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小米这两家手机巨头因为专利纠纷,打起了官司。

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重大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受理公告》披露的消息来看, 2023年1月17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了华为提出的小米侵犯其四项专利的案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管小米回应称“双方就专利许可在积极谈判“,但#华为诉小米专利侵权已被受理#的话题还是登上了热搜,并引发网友热议。

大多数网友认为华为起诉小米专利侵权的行为“合情合理合法,毕竟申请专利就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华为诉讼侵犯自己专利的谁都可以,不然搞研发、国家保护创新不就形同虚设嘛“,“研发不易,该交的专利使用费就得交”,甚至有网友认为此举是为了鼓励企业创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重视知识产权是好事

这并非华为首次在专利上进行维权。

去年10月,华为新增一则开庭公告,案由为侵害发明专利权纠纷,被告为亚马逊公司、亚马逊服务公司、亚马逊信息服务(北京)有限公司、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仁宝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等。

实际上,在全球范围内专利维权都很常见,OPPO与诺基亚全球专利大战,三星与苹果长达6年的专利之争,最终以三星向苹果支付5.39亿美元结束,还有苹果与高通之间那场耗资数亿美元的专利之争……

专利侵权诉讼,核心肯定不是为了专利费。去年4月份,任正非签发《专利许可业务汇报》会议纪要中提到,以前华为知识产权是为了自我防卫,现在有了一定的话语权后,要构建合理的价格基准,专利收费不能为了收费而收费,当然,也不能要太低,要太低会遏制整个社会的创新。

一句话总结任正非的意思就是,收专利费更多是为了鼓励企业创新。

北京市观韬(济南)律师事务所执行合伙人郭婧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其认为,华为对小米专利侵权一事的诉讼,不单纯是两家企业之间侵权上输赢的较量,更重要是,促进企业自主创新意识,让企业实现技术创新投入和合理收益回报平衡,从而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专利背后是高强度研发投入

国际权威专利分析技术供应商LexisNexis(律商联讯)发布“2023年度全球创新百强”报告显示,百强榜中48家公司来自美国,33家公司来自亚洲。其中,信息技术领域,亚洲共有4家企业入选百强,全部来自中国,分别是蚂蚁集团、华为、腾讯和大唐电信。

某种程度上来说,专利是衡量一个企业在科技创新投入的一个标准,虽说投入不一定就有创新,但不投入一定不会创新。因此,越来越多的公司将科研投入作为一项重要的指标。

根据《2022欧盟工业研发投资记分牌》显示,全球研发投入最多的5名企业中,华为以19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370亿元)的研发金额位列第四,领先苹果、三星等一众知名企业。

而在全球研发投入前50的企业中,阿里巴巴、腾讯和中国建筑也位列其中。值得注意的是,阿里的排名从十年前的700名跃升至第17名;腾讯也从第277名荣升至第18名。

成果也显而易见。 华为2021年年报显示,截至2021年底,华为在全球共持有有效授权专利4.5万余族(超过11万件),90%以上专利为发明专利,在美国专利商标局2021年度专利授权量位居第五。

而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对外发布了“中国民营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TOP10(2021)”榜单显示,华为、腾讯、OPPO、vivo、格力、小米、联想、比亚迪、百度、方太等10家企业为去年发明专利授权量最多的民营企业,其中华为以7630件排名第一,腾讯以4537件排名第二。

不过,在中美科技博弈的大背景下,尤其是在美国咄咄逼人的压力下,中国企业在创新上可能还要做的更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