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62岁的老人叫杜新民,家里排行老四,由于他和妻子独自照顾父母56年,母亲临终前立口头遗嘱把位于北京西二环安平巷(10万/平起)房产留给他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9年,父母相继去世不到一年时间,几个兄弟就找上门来,要平分父母留下的这套房产。

二哥直接说“母亲的遗嘱不算数”,五弟更是放话说“就是闹到公堂,这房子也必须均分”

杜新民母亲留下遗嘱内容是什么?为什么其他兄弟都不认?最后的结果如何?

01

杜新民父母在他和妻子的精心照顾下,父亲89岁去世,母亲更是91岁高龄去世,母亲临终前清醒时,当着杜新民大姐和杜新民夫妇三人的面立下口头遗嘱:

“我名下位于北京二环内安平巷51平房产,归四儿子杜新民夫妇独有。”

可就因为如此,为后来兄弟之间的争端埋下了伏笔,姐弟几人为此闹的不可开交直至对簿公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杜新民年轻时全家福

杜新民从小就是在北京胡同里长大的,本来家里姐弟6人,大哥早年生病去世,就剩下了姐弟5人。

小时候,杜新民最大的感受就是“挤”,带上父母一家7口人挤在51平的房子里。

这套房子是父母在1954年花费300元“巨款”购买,房子虽小,但位置极佳位于西二环安平巷,如今这个地方寸土寸金。

父母为了家里能住下一家7口,在原有51平的基础上,向外扩建了近200平,等于说房屋总面积达到了近250平。

杜新民从小跟大姐关系最好,从小到大对大姐唯马首是瞻,不但听大姐的话,还非常信任她。

杜家大姐是家里学习成绩最好的,毕业之后进了一家好单位,所以在家里威望很高,不仅父母相信她,下面的几个兄弟对她也基本言听计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杜新民家房子

杜家姐弟长大后,在父母的帮扶下,在外面都有了各自的家,杜新民二哥、三哥相继结婚离家,家里只剩下了杜新民和五弟杜新意。

眼看杜新民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大姐主动找到了她跟他做了如下沟通。

“四弟,你看现在父母也上了年纪,身边缺不了人,老二、老三婚后都在外面安家,父母身边总得留个儿子伺候养老吧?”

听了这段话杜新民明白了大姐的意思,可二哥、三哥在父母的帮扶下都在外买了新房子,为何自己就要陪父母住在老房子。

当时杜新民的心里略有不甘,大姐接着又说了下面一番话:“你跟父母一起住帮父母养老,我们姐弟几个也不会亏待你,将来父母留下这套房子可以考虑留给你”。

杜新民最终听了大姐的意见,决定婚后留在父母身边尽孝。

当时他更多是为了孝敬自己父母和听大姐的话,在那时房子根本不值多少钱,也正因如此继承父母房产的事情在兄弟之间一直没有说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杜新民父母

不过,杜新民认为其他几个兄弟都心知肚明,尤其是大姐向他承诺过,他觉得一切都没问题。

02

杜新民和妻子张青结婚之后,两人陪父母住在了老房子,一起担负起了伺候父母的责任。

由于他和妻子对父母照顾得非常精心,周围的邻居们都知道,他是出了名的大孝子,父母在所有人面对这个儿子都是赞不绝口。

而其他兄弟对父母只是逢年过节简单带点礼品,临走时象征性的留下一点生活费就匆匆离开,基本没有伺候过父母一天。

对此杜新民也没有太多计较,心想毕竟是亲兄弟,没必要事事都计较得那么清楚。

就这样,杜新民夫妇把父亲伺候到89岁去世,母亲到91岁时自感时日不多,就把杜新民大姐叫回家里。

当着杜新民夫妇和杜新民大姐的面,母亲立了口头遗嘱,重要内容就是要把她名下的这套房子单独让杜新民继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杜新民妻子

母亲之所以只叫回杜新民大姐立遗嘱,主要还是出于对她的信任,杜家大小事基本都是大姐负责传达下去,几个兄弟也都听大姐的照办。

母亲去世之后,姐弟几人没人提起父母这套房子的事情,杜新民夫妇认为大姐应该已经把母亲的遗嘱传递下去了,所以兄弟几个没人会跟他争这套房产。

可是,这不过都是杜新民夫妇一厢情愿的想法罢了,其他几个兄弟虽然没说明,但一直都在惦记着父母留下的这套房子,毕竟房子虽是老破小,但价值不菲。

如果按250平实际占地面积算,这套房子至少2500万起步,即使按照房本实际面积51平计算,这套房子的价值也在600万以上。

2009年,母亲去世一年之后,杜新民联系几个兄弟,希望他们配合办理下房产过户,把这套房子从母亲名下过户到他的名下。

众兄弟都表面答应,并约定见面细谈,几个兄弟见面之后,家里最有权威的大姐没有到场,当时杜新民心里就犯了嘀咕,没有大姐住持恐怕很难让众兄弟顺利签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杜新民其他姐弟

果然,杜新民的担忧成了现实,大家刚坐下二哥杜仲民就先发话表示“房子过户到你的名下可以,但众姐弟都要有相应的份额”

听完二哥的话,杜新民整个人都是懵的,房子归他独有这是母亲立下的遗嘱,本以为大姐已经传递下去,现在其他兄弟却开始胡搅蛮缠了。

那么,杜新民的大姐究竟有没有把母亲的遗嘱传递下去?

03

听完二哥的话,杜新民赶紧告诉众兄弟,母亲清醒时立有遗嘱,这套房子是归他独有,当时大姐也在场可以作证,不然他岂不是白白照顾父母50多年。

二哥杜新民则称“我们都不在场,口头遗嘱的真假未知,所以不能作数”,一旁的五弟更是插话道“没有证人证明遗嘱的真实性,房子必须均分”。

杜新民听完二话没说,赶紧给大姐打电话,他觉得只要大姐帮他作证,几个兄弟应该就不会再有异议,他迫切需要大姐出面主持公道。

一次、两次.......第十二次,杜新民足足给大姐打了12个电话,一直无人接听,二哥又说话了“大姐根本没听说过这份遗嘱”。

委屈、不甘又无可奈何的情绪瞬间涌上心头,杜新民险些站立不稳,坐下来缓了一阵之后,他坚持称母亲说过把房子留给他独有,就这样几兄弟第一次协商不欢而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兄弟们散去,杜新民回想这50多年照顾父母的辛酸往事,伤心的整日痛哭再加上情绪过于苦闷,导致他半月之后双目失明,即便如此,众兄弟们依旧不愿妥协让步。

老二杜仲民承认,四弟是照顾父母几十年,一直在床前尽孝不假,但别的姐弟也都没闲着,经常回去给父母留下点钱财,这也是尽孝。

老二跟别的兄弟们都觉得,老四虽然出力了,但别的姐弟出钱了,同样都是给父母尽孝,这叫“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杜新民却觉得别的兄弟在偷换概念,父母本就有退休金不缺钱,姐弟们每次回家只是象征性的留几百块。

几十年下来每个人总共也没出多少钱,姐弟们给父母那点钱,跟他为父母付出了大半辈子力根本没有可比性。

可众兄弟并不这样认为,他们坚持称母亲没有留下明确遗嘱,这套房子就该姐弟五人均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二杜仲民更是直接传达大姐的意思,大姐没有听到过母亲的口头遗嘱中提到过房产,父母留下的这套房产必须姐弟5人均分。

得知大姐的态度之后,杜新民最后的希望也彻底破灭,现在他和妻子是有理说不清,再没有旁人可以帮他作证,迫于无奈杜新民求助了媒体记者希望能帮他讨回个公道。

这场兄弟之间的房产纠纷最后的结果会是如何?

04

记者来到杜新民家里后发现,这套房屋已经非常破旧,但位置极佳,房子后面就是金融街,目前挂牌价每平10万起,这可能是引起众兄弟争夺的主要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记者又走访了周边邻居简单的了解情况,邻居们一致支持杜新民夫妇,觉得他姐弟们的要求有点过分。

“老四夫妇是我们这片出了名的孝子孝媳,不然老头老太太不可能活到90岁高龄。”

“家里子女多都有不成文的规矩,谁守着父母尽孝谁继承房产,这都是大家心知肚明的事情。”

“其他姐弟不近人情,给父母那点钱,跟床前尽孝的付出根本不能比,有退休金谁差子女那点钱?”

都说旁观者清,周围邻居的态度其实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不过这毕竟是杜新民家事,最终还要他们姐弟5人协商解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记者觉得杜新民大姐的态度非常重要,就电话联系了杜新民大姐希望正面了解一下她的态度。

让记者意外的是,杜新民大姐在电话采访中愤怒指责四弟杜新民太自私,为了一己私利,让她成了众矢之的。

杜新民大姐表示:“母亲在口头遗嘱中根本没有说明房产归四弟独有,只是表示母亲留下的存款归四弟独有,是四弟曲解了母亲的意思。”

杜新民大姐抱怨,四弟坚持房子独有,还逼她出面作证,现在她不仅夹在几个兄弟之间左右为难,还被外界误解。

现在她不愿再见到四弟夫妻两人,觉得他们为了一己私利不惜伤害别人。

杜新民母亲最后的口头遗嘱究竟是什么现在已经无法求证,但如果杜新民夫妇不能拿出新的有效证据,按照规定这套房产就要姐弟几人均分。

记者又联系了杜新民二哥杜仲民,老二愿意替众兄弟出面跟四弟协商,老二表示:“念记兄弟情分,愿意让四弟独占这套房的40%产权,剩下的60%则五姐弟均分”。

在调解员的劝说下,杜新民也做出了让步,同意二哥提出的方案,最终双方达成协议,房子让杜新民继承,但他只享有40%收益权,其余权益由五兄妹均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虽说姐弟之间的账算明白了纠纷没了,亲情也随之而去,昔日亲密的姐弟关系也很难再回到过去。

都说“亲兄弟,明算账”,可有时候账算明白了,兄弟之间的亲情也就没了,人到晚年一定要把涉及财产部分提前安排明白,避免让儿女之间因此产生间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