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绿窗花影

乍暖还寒,百花仍寂然。

唯独梅花的盛景空前。疏影横斜,暗香浮动。持续了十来天,花事才渐渐阑珊。

前段时间,如同赴约一般,我每天走路去看梅花。趁着春光正好,梅花正香,愿在树下多多徘徊,消磨花香浸染的好时光。

停下行色匆匆的脚步,在花前驻足,闻一闻花香,听一听鸟语。仿佛找回了悠闲的岁月。

阳光温煦,风吹过,落花簌簌,阵阵清香拂面,令人陶醉。然而韶华易逝,那一坡的梅花,过几天就会消失殆尽,任谁也挽留不了。

度尽沧桑,终于豁然。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

“空山人去远,回首落梅花”。如果心境淡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那么花开花谢,都美。缘来缘去,都好。

花开花落,只道是寻常事。伤春怀景也枉然。活在世间,要慢慢习惯清冷的滋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欣赏一首南唐后主李煜写的《清平乐·别来春半》。

柔媚的情怀里注入了如烟似雾的离愁,挥之不散。

眼前景,心底事,在春天里风起云涌。无限的惆怅,又无限的美。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给予了李后主高度的评价。说他“用一生的心血去创作,俨然如释迦牟尼或基督那样,背负人类罪恶的意味”。可见其境界的非凡。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流水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就凭这两句,就可压倒温庭筠,与韦庄的所有作品。李煜词中贯穿着一股如虹的气势,不时地震撼人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先来了解一下这首《清平乐·别来春半》的创作背景。

公元971年的秋天,李煜派他的弟弟李从善前往宋朝进贡,结果事与愿违,其弟被扣留在汴京。李煜请求宋太祖,希望李从善回国,却迟迟未获得允许。

时隔三年,李煜思念成疾,黯然神伤。常为此事而痛哭。这首词写于公元972年春天。春色恼人,梅花纷落,离愁别恨如芳草无边,乱了心绪。

此词翻译成白话文,如下:

别后的时光匆匆,转眼春天过去了一半,映入眼帘的景色惹人柔肠寸断。

伫立在梅树底下,只见落花纷纷,飘落台阶,梅花如白雪,漫天飞舞。我将它轻轻拂去,不知不觉又落满了一身。

鸿雁来了,却没有将书信捎来。路途漫漫,迢迢遥遥。关山阻隔,有家难回。离别的愁恨宛如春天的萋萋芳草,渐行渐远渐蔓延。

李煜与生俱来就是一个文人。他擅长书法和绘画,熟悉音律,诗与文写得都好,均有一定的造诣,尤其在写词方面,成就最高。

在政治上彻底失败的李煜,却在词坛留下了许多不朽的篇章,被称为“千古词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