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商务部对外公布了2022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报告。截止到2021年底,我国先后成立共计有经济技术开发区217家(酒泉和石嘴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因连续两年评比位列全国经济开长倒数后五名而被退出开发区评定),其在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和有效利用外资方面表现卓越。而最新评选出的2022全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排名30强,相较于2021年30强名单出现了较大变化,具体表现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浙江、辽宁经开区排名大幅上升

江苏省以经济发展均衡为最大亮点,其下辖13个地级市全部入围全国GDP百强榜,同时在全国百强县、百强区的入围数量方面均长期位列全国第一位。然而在国家级经开区综合排名表现上江苏省近年来不仅连年倒退且有被身后浙江省超越的潜在风险。

2020年江苏省共有8个经开区入围全国30强,到了2021年降至6个,而到了2022年虽然数量没有发生改变,但其中包括江宁、南京在内的经开区排名均出现了下滑。

而另一边浙江省过去三年的表现可谓可圈可点,2020年浙江省仅有2家经开区入围全国30强,2021年增加至4家,而2022年又新上榜1家增至5家,不仅入围数量连年增加,入围经开区的全国排名也均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上升8个位次,萧山和宁波杭州湾经济技术开发区更是首次入围全国经开区综合排名30强。

而过去2022年辽宁省经开区的表现也值得肯定。

2022年辽宁省共有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入围全国经开区综合排名30强,入围数量仅次于江苏、浙江和上海,且综合排名升幅明显。

其中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由2021年的全国第18位上升至第15位,上升3个位次;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更是由2021年的第27位上升至第16位,上升9个位次,成为经开区30强中排名上升幅度最高的经开区。

据悉,2022年在疫情影响下沈阳市经开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达2010亿元,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30亿元,增长8%;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98个,投资总额达到1024.2亿元,投资额占全市第一;其中包括宝马全新动力电池、亿纬锂能新能源动力电池等百亿项目落地;实际利用外资43723万美元,同比增长157%。

在过去一年多省经开区激烈竞争之下,包括长沙、成都、杭州等多达6个经开区跌出全国30强榜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沙成都等6地经开区跌出30强

2022年全国经开区综合排名竞争更加激烈,共有6家经开区跌出30强名单,分别是: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2021年排名第14位)、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第17位)、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23位)、杭州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第24位)、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第28位)和北辰经济技术开发区(第30位)。

令人意外的是2021年还排名全国经开区30强中第14位和第17位的长沙经开区和成都经开区2022年竟然跌出了前30强;另外随着长春经开区的下跌,东北三省仅有辽宁省还有两家经开区入围全国30强(哈尔滨经开区在2021年跌出)。

其他单项排名中苏州工业园区、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别位列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经开区排名首位;

实际使用外资前10名开发区分别为:广州经开区、广州南沙经开区、天津经开区、苏州工业园区、上海金桥经开区、杭州经开区、萧山经开区、大连经开区、青岛经开区和合肥经开区;

进出口总额前10名开发区分别为:苏州工业园区、昆山经开区、松江经开区、天津经开区、广州经开区、青岛经开区、广州南沙经开区、苏州浒墅关经开区、宁波经开区和烟台经开区。

截止到2021年底,我国217家国家级经开区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8万亿元,占到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11%;国家级经开区共实现进出口总额8.9万亿元,占全国进出口总额比重为22.8%;国家级经开区拥有国家级孵化器和众创空间573家,省级及以上研发机构1.04万家,高新技术企业5.03万家,较上年末均有明显提升。

2020年《关于推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提升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意见》印发,《意见》强调预算投资和财政专项转移支付继续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和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倾斜。截至2021年末,东部地区国家级经开区与中西部地区国家级经开区开展合作共建、国家级经开区对口援疆援藏援助边(跨)境合作区数量比上年增加91个。未来我国还将继续探索东部与中西部经开区的合作共建项目,实现我国经开区均衡、全面、科学、可持续性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