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中国疾控在官网发布了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最新情况,XBB.1.5本土病例数再度出现增加情况。

据中国疾控披露的2022年12月以来本土病例病毒变异株监测情况,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2月23日,全国共报送18618例本土病例新冠病毒基因组有效序列,全部为奥密克戎变异株,共存在36个进化分支。主要流行株为BA.5.2.48(60.5%)和BF.7.14(28.9%)(表4-1)。共发现本土重点关注变异株22例,其中,1例XBB.1,5例XBB.1.5。

此前2月1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2月16日,发现本土重点关注变异株15例,其中,1例XBB.1,1例XBB.1.5。相比较,目前增加了4例XBB.1.5本土病例

XBB.1.5具有传染性较强特征,在2月2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常昭瑞曾介绍称,今年1月8日实施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以来,已经发现了7例由输入病例引起的本土关联XBB.1.5病例,为核心密接人员。经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相关密接人员健康检测及专家研判,没有再发现续发病例。

常昭瑞亦表示,目前数据显示,个体感染XBB.1.5后出现的症状与其他奥密克戎毒株症状相似,没有发现其致病力增加。

2月26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已上市的新冠小分子药物,作用的靶点高度保守,仍可以有效应对XBB变异株。

截至目前,我国共上市了5款新冠小分子药物,其中进口2两款,即辉瑞的Paxlovid以及默沙东的莫诺拉韦胶囊,国产三款,分别是真实生物的阿兹夫定片、先声药业的先诺欣以及君实生物的民得维。

“XBB变异株在美国已发展成为优势株,占比达到80%多。XBB变异株可以产生突破感染问题,一旦进入国内以后,可能会逐渐成为优势毒株而造成传播。现阶段我们已建立的奥密克戎免疫屏障,对于XBB变异株仍有防御作用,但是随着时间推移,人体抗体水平会衰减,免疫屏障会减弱,因此,XBB变异株仍有可能会演变成非常重要的毒株,导致更多人群感染,仍需要关注这种潜在风险,也需要密切监测XBB变异株在中国本土病例中感染现状,做好预测,并提前做应对。”王贵强表示,国内刚刚经历了大规模疫情,已建立起比较广泛的群体免疫屏障,再有疫情出现的话,不排除存在突破性感染现象,但预计重症比例会减少。目前仍要强调这次感染后,老年人和高风险人群还是有必要接种新冠疫苗,通过疫苗接种,可以最大限度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

在上述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常昭瑞亦表示,我国刚刚经历了疫情大流行,人群体内留存的中和抗体会在短期内提供免疫保护作用,专家研判分析认为,近期引发新一轮规模流行的可能性较小。目前,我国在新冠病毒变异株检测中,如发现首次报告的(包括输入和本土)、重点关注的国际流行毒株,都会进行感染个案调查、核心密接调查,并开展风险研判,一旦发现传播力、致病力或毒力增强的新型变异株,及时按照相关方案采取措施。常昭瑞说。

对于下一波疫情高峰何时到来,王贵强认为,从客观上讲,仍不太好预测。“一般来讲,感染新冠病毒感染以后,建立的群体免疫在3~6个月以后才开始衰减,也就是6个月以后其衰减幅度比较大了,那么可能会有一些新的疫情,因此大家倾向认为今年6月份可能会出现新的疫情,另外,如果不接种疫苗的话,不排除今年年底可能会出现更多的人感染新冠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