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夜空下一片白茫茫”。

这是《雪国》的第一句话。

读完整篇小说,回过头来再看这句话,才发现,原来“那长长的隧道”就像进入梦境的过程,“雪国”就是一个用雪掩盖着现实的梦幻世界,“夜空下一片白茫茫”,就是这个梦的底色——那么美,却又是那么虚无的存在。

一句话就为整个故事的唯美色调和“生命皆是虚无”的悲剧色彩埋下了伏笔

用一句话就讲完了整个故事,堪称经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雪国》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第一部中篇小说,也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是他的作品中被海外翻译最多的作品,于196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这部历时十四年才最终整理完稿出版的作品,因出现在战争期间,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后来经过时间的检验,才逐渐在文坛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一、两个女子爱上一个渣男的故事

故事写的是一位浪荡公子在雪国和两名当地女子之间发生的情感纠葛。

岛村是一个有着妻室儿女的中年男子,坐食祖产,无需为生计操心,在事业上无所事事。他从东京前往雪国的温泉旅馆,邂逅了当地一位名叫驹子的艺妓,并被她的清丽和单纯所吸引。

小说中是这样形容岛村第一次见到驹子的感觉的,他觉得她的“每个脚趾弯处都是干净的”。

后来岛村又两度到雪国和驹子相会。

在第二次去雪国的火车上,又对一位萍水相逢的少女叶子产生爱慕和暗恋的情愫。三人之间构成了一种微妙的情感关系。

但岛村并不是故事的主人公,甚至小说中对岛村的刻画更像是一个背景似的人物,用他的玩世不恭和虚无主义衬托主人公驹子的悲惨命运。

小说中叶子出现的次数也并不多。

从故事的角度来看,是岛村在和驹子保持情人关系的同时又暗恋和移情与叶子。但又不能许诺任何一个人现实和未来。岛村自己都觉得驹子对她的爱是“徒劳”。

叶子让他对驹子好一点的现实愿望,叶子请求岛村带她去东京谋生的愿望,岛村都不能满足。

谈情说爱可以,但要在现实中给予实际的有名有实的爱情,甚至物质上的照拂,都是不可能的,用现在的话来说,岂不是妥妥的渣男一枚?

但从人物刻画的角度来看,叶子的存在更像是驹子的另一面。驹子的矛盾,通过驹子和叶子两个角色表现出来。

一方面驹子对岛村付出无条件的纯粹的爱,另一边,叶子对岛村说希望他好好对驹子,何尝不是驹子内心深处另一面真实的现实的渴望?

随着叶子的死,代表着驹子的纯真和希望也随之破灭,那样的美好在现实中终将无处安放,唯有死才是美好的永存。驹子和岛村从梦幻中醒来,结束了这样终究无法拥有未来的泡沫似的爱情。

一切美好都如一场幻影,现实终究是残酷无情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在残酷现实和美好追求之间挣扎的底层女性

表面上看,驹子爱上渣男,导致她爱的徒劳的悲剧结尾。

但,爱上渣男其实也是驹子的命运。

一个生活在战争年代的社会底层的女子,经历了屈辱的童年,却依然保持对美好的真挚的爱的向往,对未来的期望,努力保持的自己的“干净”。

她在那样的环境里,自学弹琴到了让岛村刮目的水平;每天应酬完生计回去再晚依然保持读书、写日记的习惯;她去过东京,在别人家蜗居的一隅也尽量保持干净与整洁……她在底层应付生计的同时,依然努力保持纯洁,保持希望,保持上进

这在岛村看来,既是可贵的美好的品质,也是一种生命的徒劳。

驹子毕竟摆脱不了底层命运。她从小受尽屈辱,又为了给师傅的儿子行男治病走上艺伎这条路。她和行男虽有婚约,但她并不爱他。内心追求更加真挚的爱情,向往美好的生活。于是不可自拔地爱上了来自东京的岛村,与其说她爱岛村这个人,不如说爱上的是对东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代表着虚无的岛村预示着她的爱和希望终将是徒劳的。挣扎在底层的女子,努力为了生存是一种美,怀揣更高的追求和希望也是一种美,一徒劳的悲壮的美。

似乎是现实的残酷注定了她们的悲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物哀文化的代表,被时间验证的文学经典

川端康成的小说的思想内容引起的评论褒贬不一,然而他“高超的技巧”却是公认的。

小说用细腻唯美的笔触把雪景、女子、星空的美展露无遗,但又善用隐喻突出了这种美又是虚无的徒劳的。

比如在车上初见到叶子,他从车窗玻璃上观察叶子,“镜面映像的虚像与镜后的实物在晃动。好像电影里的叠影一样出场,人物和背景没有任何联系,而且人物是一种透明的幻象,景物则是在雾霭中的朦胧暗流,两者消融在一起,描绘出一个超脱人世的象征世界”。

“在遥远的山巅上空,还淡淡的残留着晚霞的余晖,透过车窗看见的景物轮廓退到远方,却没有消逝,但已经黯然失色。”

“景色却在姑娘的轮廓周围不断的移动,使人觉得姑娘的脸也像是透明的。定睛一看却又扑朔迷离。”

“这使岛村看的入了神,他渐渐的忘却了镜子的存在,只觉得姑娘好像漂浮在流逝的暮景之中。”

“他的眼睛同灯光重叠的那一刹那,就像在夕阳的余晖里飞舞的夜光虫妖艳而美丽。”

“他大概是被镜中暮景那种虚幻的力量吸引住了。”

你看这些描写景物和人物的语言,随处拈来,几乎处处都在暗示人物的命运。

整篇小说中对景物的描写甚至比对故事的讲述篇幅还要多,无处不在的对虚幻的美的刻画以及对人物命运的隐喻,让整个故事的背景展现出一种令人窒息空灵唯美的氛围,好像就是一个梦境,在这个梦境的描绘中将日本的“物哀文化”表现到极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用赏析的心态来阅读,要自如进退

川端康成的文字的唯美毋庸置疑,通过其对美的刻画体会时代背景下文学的价值,本身也充满韵味,阅读过程耐人寻味。

但,其代表的“物哀文化”是特定时代背景下的文化现象。对于这样的文学经典,可欣赏其美,但不可沉溺其情。

尤其对于敏感心理特质的人,阅读这样的作品,需用一种赏析文学的心态去欣赏和理解,感受这份独特的美,同时也要学会抽离,不可沉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是爱读书的岚言知己,关注我吧,陪你成为更好的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