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历史,说起来可能很少有人知道。

在二战的最后阶段,美国成功研发出原子弹,并投掷在了日本的广岛和长崎,直接将这两座城市夷为平地。

日本迫于原子弹的威胁,迫不得已选择了无条件投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但在当时,倘若日本还不投降,想要再撑一下,恐怕等待它的将是接近于灭国的危机。

因为美国的第三枚原子弹已经在路上,而这枚原子弹的威力则比前两枚的威力要更大,投放地点也将是日本当时的一处重要工业区域——小仓……

美国轰炸机携带原子弹抵达日本

值得庆幸的是,日本选择了投降,美国为其准备的第三枚原子弹也失去了用武之地。但后来一次意外的发生,却再度让世人目睹了它的恐怖。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第三枚原子弹

美国计划投往日本的第三枚原子弹,其核心叫做“鲁弗斯核心”,还有一种说法则称它为“恶魔核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枚原子弹的核心叫做“鲁弗斯核心”

“鲁弗斯核心”所用的材料为钚-239

跟被投往日本的第二枚原子弹“胖子”的核心材料一致。

“胖子”

虽然这第三枚原子弹没能在日本引爆,但通过对比“胖子”和“小男孩(投往日本的第一枚原子弹)”的爆炸威力,我们也能窥见它的威力究竟有多大。

根据数据显示,“胖子”和“小男孩”的设计质量是差不多的,都在4.5吨左右,但是二者爆炸产生的能量却相差甚远。

“胖子”爆炸产生的能量相当于20000吨TNT当量,但“小男孩”爆炸产生的能量,却仅相当于15000吨TNT当量,二者足足相差了5000吨TNT当量的能量。

“胖子”

而值得一提的是,美国第三枚以“鲁弗斯核心”为核心的原子弹,其设计当量为23000吨TNT

倘若它被引爆,威力绝对要比“胖子”和“小男孩”更加强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男孩”在广岛爆炸

夸张了不敢说,届时就算整个小仓不被夷为平地,小仓的死亡人数也必然会超过广岛和长崎。

“鲁弗斯核心”

日本在1945年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后,“鲁弗斯核心”就失去了用武之地。

不过当时美国并没有将其封存,更没有把它销毁,而是被转移到了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

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

根据“胖子”和“小男孩”的爆炸数据来看,其内部核原料的利用率并不理想,“胖子”仅为20%左右,“小男孩”更是仅为可怜的2%。

基于此,科学家就想着通过对“鲁弗斯核心”的进一步研究,来彻底弄清楚原子弹爆炸的临界状态,借此进一步提高核原料的利用率,将原子弹的威力开发到极致的状态。

原子弹爆炸

“鲁弗斯核心”被运到实验室后,相关科学家很快就开始了“临界实验”。

时间来到1945年8月21日,科学家哈利·达格利安在做好一切准备后,开始了实验。

哈利·达格利安

由于实验室的相关实验设备相对简陋,他便只好通过简单堆砌起来的碳化钨砌块,充当中子反射器。

另外还配置了多个辐射计数器,一旦“鲁弗斯核心”达到临界状态,辐射量就会大大增加,届时辐射计数器就会发出警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哈利·达格利安的“临界实验”

实验进行过程中,随着哈利将碳化钨砌块一层层叠高,辐射计数器的指针开始有了反应。

等叠到第五层的时候,指针猛的摆动了一下,“鲁弗斯核心”正在无限逼近临界状态。

就在这时,意外却发生了。

或许是过分紧张导致了失误,哈利手中的一块碳化钨砌块失手滑落,砸在了“鲁弗斯核心”上。

就在碳化钨砌块砸下的瞬间,“鲁弗斯核心”达到了超临界状态,顿时整个实验室内都是阴郁的蓝色光芒。

“鲁弗斯核心”释放出大量辐射

哈利见状,当即徒手将滑落的碳化钨砌块拿起丢了出去,也就在这转瞬之间,哈利遭受到了足以致死的辐射。

最终,被紧急送进医院的哈利,在经过了26天的治疗无果后,离开了人世。

徒手掰开原子弹的科学家

次年,相关科学家准备再次进行“鲁弗斯核心”的临界实验。

时间来到1946年5月21日,科学家路易斯·亚历山大·斯洛廷正式跟同事们一起开始了这项实验。

斯洛廷

针对这次实验,实验设备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实验人员的人身安全,也有了更大的保障。

实验采用铍制球形外壳,代替了此前用来反射中子的碳化钨砌块。

在试验过程中,只需要将“鲁弗斯核心”装置在铍罩内,然后通过削减垫片的方式让铍罩慢慢罩住它,以无限接近并达到临界状态。

新的实验装置

然而在正式开始实验的时候,意外却再次发生。

科学家斯洛廷针对这次实验的信心很足,并且他认为削减垫片的方法相对愚蠢,而且不够精细,于是他直接撤掉垫片,采用手持平口螺丝刀代替垫片,并亲手把持螺丝刀控制铍罩的开阖。

斯洛廷的实验

最初的实验非常顺利,螺丝刀在斯洛廷手里非常“听话”,而眼看“鲁弗斯核心”就要到达临界状态的时候,意外却发生了。

或许是出于紧张,斯洛廷手里的螺丝刀突然滑落,伴随着螺丝刀的滑落,铍罩重重落下将“鲁弗斯核心”完全罩了起来,“鲁弗斯核心”也瞬间达到超临界状态。

眼看铍罩缝隙里透出了一道蓝色光芒,并且还有一股热浪迎面而来,斯洛廷吓坏了,如果不出手阻止,恐怕“鲁弗斯核心”会像原子弹一样在实验室爆炸。

“鲁弗斯核心”达到超临界状态

思绪之间,斯洛廷一把抓住铍罩并徒手将其掰开,“鲁弗斯核心”这才从超临界状态恢复正常。

然而,斯洛廷却因为徒手掰开这枚“原子弹”,而被提前宣告了死亡,成了一个真正的活死人。

事后,斯洛廷像此前的哈利一样,被迅速送入了医院。

但斯洛廷的情况显然要比哈利还要糟糕,他的手部异常肿胀,指甲都变成了黑色。

斯洛廷严重受伤

根据医生的检查发现,他所受到的辐射剂量足有哈利的4倍。

此时的他,虽然外表看上去像个受了伤的正常人,但他体内的DNA片段却基本都被辐射线“轰断”,肌肉也像溶解了一样

最终,仅仅过了9天,斯洛廷便在痛苦中去世。

为了避免“鲁弗斯核心”继续为祸人间,同时也当为科学做最后的贡献,最终美国相关部门选择直接将其“销毁”。

1946年7月1日,“鲁弗斯核心”被装置在一枚大号的核弹内,由飞行员带到比基尼环礁附近,在空中被引爆。

“鲁弗斯核心”被引爆

伴随着一朵硕大蘑菇云的升起,“鲁弗斯核心”彻底毁灭。

在此之后,为了避免科学家再出现类似哈利、斯洛廷的悲剧,包括美国在内,全世界选择禁止直接接触危险材料进行实验,转而全部由机械手臂代替。

类似事故,从此也就再也没有发生过……

说起来,哈利、斯洛廷的悲剧,也算是给后人提了一个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