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叶红梅)2月21日,北京市第621次骨灰撒海活动在天津渤海湾举行,60份骨灰撒入大海,标志着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后北京市骨灰撒海活动正式恢复。

受疫情影响,2020年以来,北京市骨灰撒海活动一直没有全面开展,为满足广大群众需求,北京市民政局结合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加快办理手续,提前1个月启动2023年度骨灰撒海活动。按照计划,本年度骨灰撒海活动将持续开展至10月底。

据介绍,骨灰撒海是由政府主导、财政保障、群众全程免费的公益性殡葬服务。相较于传统的骨灰安葬方式,骨灰撒海注重精神传承,倡导回归自然,不占用土地,不污染环境,有利于节约资源,减轻群众负担,是彻底的公益生态安葬形式,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同。1994年至今,北京市共组织骨灰撒海活动621次,播撒骨灰2.6万份,随行家属8.2万人次。

近年来,北京市不断完善“零百千万”等殡葬惠民政策,着力提高基本殡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实现了丧葬补助全覆盖、公益生态安葬全免费。选择骨灰撒海的京籍逝者可以免费享受全程安葬服务、免费随行6名以内家属,同时可减免遗体接运、遗体冷藏、遗体整容、遗体告别、遗体火化、骨灰寄存等6项殡仪服务费用。

此外,为纪念骨灰撒海逝者,北京市长青生命纪念园建有生态葬纪念碑和骨灰撒海纪念墙,供逝者家属及市民群众追思凭吊。今年清明节期间,北京市民政局将在该园组织生态葬公祭活动。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