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习惯上被合称为波罗的海三国。

这三个国家都是袖珍小国。立陶宛6.52万平方公里,拉脱维亚6.37万平方公里,爱沙尼亚4.51万平方公里,三国总面积加起来才17.40万平方公里,没有一个河北省大;人口呢,加在一起也比不上石家庄。

于地理位置而言,在波罗的海沿岸的这三个国家战略位置相当差。

东边是俄罗斯,噬土如命;西边是德国,出产法西斯的地方;南边是波兰,最喜欢横跳折腾;北边是瑞典,海盗船长一抓一大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夹在这四个好战的大国中间,三个小国的命运只剩下“抱团取暖”一条路了。

更可怜的是,好多时候,抱团也取不了暖。

在俄乌战争中,三个国家抱团支持乌克兰,冲在制裁俄罗斯的第一线。

爱沙尼亚与俄罗斯互相驱逐大使,两国的外交关系已经降为临时代办级。同时,爱沙尼亚宣布将他们计划总价值1.13亿欧元,超过了GDP1%的所有155毫米榴弹炮全部提供给乌克兰以抵抗俄罗斯的侵略。

为了支持爱沙尼亚,拉脱维亚也宣布驱逐俄罗斯大使,同时召回该国驻俄罗斯大使。两国的外交关系也将因此降为临时代办级。该国也已向乌克兰提供了价值约3亿欧元的军事援助。

而立陶宛,早在2022年6月就宣布召回该国驻俄罗斯大使,两国外交关系已经跌至谷底躺平好一阵子了。该国还利用特殊的地理位置,在2022年6月至7月切断俄罗斯本土与飞地加里宁格勒之间的唯一铁路线,停止俄罗斯向加里宁格勒的过境货物运输,引发了一轮全面战争的危机。

在抵制俄罗斯、支持乌克兰的态度上,三国坚决且一致,背后有什么历史缘由呢?

远的不说,只说近代部分吧。

二战前期,苏联与德国签署《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将波兰一分为二,波兰的一部分归了苏联。

这样,从地理位置上,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就成了苏联的国中之国。

大苏联对三个国家采取“温水煮青蛙”的办法。先说,我们可能要和德国打仗来保护你们,所以要在你们国家建立军事基地,你们是愿意呢还是愿意呢?

有啥说的,那就愿意呗。

苏联满意了一阵子,等基地建好了,苏联又说话了:你们三个国家的政府良心大大的坏了,我们要扶持共产主义政府上台,你们是愿意呢还是愿意呢?

还是没啥说的,继续愿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等苏联扶持的共产主义政府一上台,马上进行了全民公投。公投的结果毫无悬念,以超过90%的赞成票通过了三个国家加入苏联的决意。(这个90%啥的和当年苏联控制外蒙古全民公投以99%的通过率独立一样,就是走过场而已)

当时的苏联领导人是斯大林,奉行的是大俄罗斯主义,对于非俄罗斯族裔,向来有一套办法。

先是把三小国的土地和工厂全部收归国有,然后一声令下,数十万三国人民拎着简单的行李便被迁徙到了中亚和西伯利亚等苦寒之地。与此同时,大批的俄罗斯人则占据了他们原本的家园。

等到二战爆发,苏德交战,三国人民欢欣鼓舞。铁了心地帮着德国打苏联,希望借助德国人的力量从苏联解脱出来。

没想到,最后苏联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三小国只能再一次屈辱地被归入苏联,成了苏联的加盟共和国。

为了报复波罗的海三国在二战中的“资敌”行为,苏联对波罗的海三国进行了大规模的“清算”:先后将爱沙尼亚7500个家庭共计22000人、拉脱维亚13000个家庭共计39000人,立陶宛8500个家庭共计25500人迁移到遥远的雅库斯克、伊尔库茨州等地,同时继续向波罗的海大量迁入俄罗斯人。

本地土著与外来户之间向来难以和睦相处,这种矛盾一直持续到现在。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后,苏联开始放松对卫星国和加盟国的控制,波罗的海三国也率先开始自立门户运动。

在1989年8月23日,波罗的海三国200多万人手拉手组成一条长达600公里的“人链”,是为“波罗的海之路”运动,表达了驱逐苏联、谋求独立的强烈意愿。

等到苏联解体,三国顺势先后独立,并且快速地倒向西方阵营。

现在,波罗的海三国都是欧盟和北约成员。经济上,跟着欧盟吃肉;军事上,追随北约求安。

想一想历史上的屈辱和压迫,想一想那些背井离乡的先祖,波罗的海三国人民能不恨俄罗斯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