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文明办最近发了一个通知,以后不会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摊贩列为一个文明城市测评考核的内容!这句话直白点来说大概就是,以后摆摊人不用再躲躲藏藏了,允许在街头摆摊,每天和城管斗智斗勇的日子将一去不复返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几天刚刷到两个视频,一个是在三亚一个小朋友在店门口写着作业,结果写作业的桌子直接城管们抬走了,另外一个是在沛县,当地的城管把门头的春联给人撕了,他们的理由都是这些行为属于占道经营,影响市容了。

毫无疑问,在这两条视频让许多人留言,绝大部分的留言都是觉得城管的行为令人无法理解,小孩子写作业的桌子怎么就属于经营性质了,贴春联的传统习俗怎么就突然影响到城市美观了?

就在大家表达不满之际,中央文明办的明确通知下来了。有了通知的“保驾护航”,以后大家就能大大方方的出来摆摊了,这种“匪夷所思”的画面应该是不会出现了。

摊贩们和城管斗智斗勇的日子将一去不复返了,城管们会不会失去工作呢?

有这种担忧的人,一看就不是这个系统的。城管是负责一个负责执行行政处罚及强制措施的部门,它的工作内容很广泛,不仅仅只是大家日常看到的追逐摊贩、收取一些费用之类的工作。而且,一个城市要落实中央文明办的要求,很大程度上还得依靠城管们从中协调和管理,不扩招就已经不错了,根本不用担心失业的问题。

既然城管以后不和商贩“猫捉老鼠”了,而且街头摆摊做好了,真的挺赚钱的。大家应该都听过很多关于摆摊赚钱的故事吧,比如北京一上班族和卖煎饼的大姐因一个鸡蛋发生矛盾,大姐说自己一个月摆摊收入3万惊呆了上班族,又比如杭州一家三口靠着摆摊在杭州买了几套房子,杭州的房价可不便宜。

靠着摆摊过上富足生活的人不少,也是这些成功的案例本身就很多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眼下,更是有文件为大家出门摆摊创造了良好的大环境,天时地利都有了,只差行动起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别着急,鉴于曾经的地摊经济在2020年短暂地“繁荣”但很快又消失了,我觉得大家在行动之前,不妨先对照下看看自己是否属于天选“地摊人”:

第一,是否有足够的精力。

摆地摊绝不是我们看到的每天推个小车,站在那里等着消费者掏钱买你的东西那么简单,摆摊人要做的事情很多,比如出摊之前准备商品/原材料采购,如何鉴定商品/原材料品质、如何与商家讨价还价拿到心仪的东西、如何将这些东西运回来,这些还只是提前做的准备,都已经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了。更别说超长时间的出摊以及收摊后的收尾工作了。

如果之前是有着固定上班时间的上班族,可能就很难接受这种长时间的消耗,光靠精神激励法是无法消除掉短期内强压工作给身体带来的疲倦感,如果无法接受时间上的不定期拉长,最好别轻易涉足。

第二,是否具有承压能力。

很多人想要出摊,说白了就是觉得上班时的压力太大,动不动还要接受领导的批评和教育,他们想当然的以为出去摆个摊位,自己就是老板,想干就干不相干就休息。

有这种想法的人是不适合摆摊的,实际上摆摊的压力比上班还要大。一方面,摆摊人每天要面对形形色色的消费者,有些不讲理的消费者什么话都能脱口而出,你还不能和他们对着干,微笑是必备,另一方面出摊每天的营收不确定,这种不确定性对人的摧残比上班拿固定工资大多了。

第三,是否有经济做保障。

任何行业里,赚钱的总是小部分,一部分解决温饱略有结余,剩下的大部分则是亏损的。如果是上班拿固定工资的,只要公司正常运转就不存在亏损问题,且遭遇公司发不出工资的时候,那也可以换一家公司继续上班。

有些人铁了心自己摆摊做老板,各项风险就得自己担着,比如投资项目不合适最后本金都亏了,比如遭遇恶劣天气出摊收不抵支,比如长期透支身体引发的医疗支出......摆摊人家底丰厚倒还可以,摆摊就当体验生活了,摆摊是一个家庭的全部收入来源,那这风险可就大了。

所以,如果你属于上述三类情况之一,想要踏入这个全新的行业,我个人建议还是要慎重一点,如今不比从前了,普通人的稳定比什么都重要,在稳定的基础上适当的调整和挑战是可以,但一定要把退路想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