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月12日,四川省卫健委印发《四川省生育登记服务管理办法》。

1月30日,@四川观察 发文称,《办法》将于2月15日起施行。主要修订内容是:生育登记取消数量限制;取消对登记对象是否结婚的限制条件;简化生育登记的要求;增加信息共享的要求。“生育登记取消结婚限制”这一内容迅速引发舆论热议,针对“不婚生子”可能产生的涉伦理、法律等问题展开讨论。

同日,四川省卫健委回应称,《办法》中所说的“生育登记”并非大众所认为的“上户口”,办理生育登记,是为了保证妇幼服务更好地开展,保障相关部门对当地人口的有效监测。《办法》并非鼓励不结婚生孩子,而是为了保证“未婚先孕”人群的权益,让其进行生育登记后就享有一些妇幼保健的服务。

▲“四川生育登记取消结婚限制” 来自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媒体评论

新京报

使生育登记回归人口监测及生育服务本位,也是这项公共服务回归本质的应有之义。

澎湃新闻

从本质上来说,是尊重妇女的生育意愿,免除她们关于生育的后顾之忧,也是营造生育友好型社会的题中之义。

网民评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3年1月30日0时至1月31日15时,全网共监测到有关“四川简化生育登记要求”事件的舆情信息13969条,其中,来自新浪微博平台的舆情数量最多,信息总数达5727条。

▲该事件舆情传播趋势图。来源:清朗舆情监测系统

根据清朗舆情监测系统数据分析显示,1月30日,四川省卫健委此前印发的《四川省生育登记服务管理办法》经当地媒体报道后,引发舆论热议,话题#四川简化生育登记要求#登上微博热搜;随后四川卫健委回应舆论质疑,称生育登记取消结婚限制是为了保证“未婚先孕”人群的权益,相关话题登上微博热搜,舆情热度持续攀升,于31日形成本次舆情最高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全网信息情感分布图。来源:清朗舆情监测系统

清朗舆情监测系统爬取了1月30日0点至1月31日15点全网情感倾向数据。数据分析显示,全网信息量中,中性信息占比68.25%,负面信息占比20.33%,正面信息11.42%。

▲媒体传播渠道分布图。来源:清朗互联网舆情监测系统

从传播渠道看,微博成为该事故舆情的主要传播渠道,信息量占比达40.1%,这主要与网民较多在微博讨论有关。

▲热词图谱。来源:清朗互联网舆情监测系统

结婚生子,顾名思义就是先结婚再生孩,这是人们固有的婚育观念。生育登记取消结婚限制,也就意味着婚姻不再是生育的必要条件。在此之前,已有广东、安徽等多个省份出台了类似措施或公开征求意见,均是为落实2021年中央提出的“完善生育登记制度”要求。

随着社会发展进步,生育政策需要更完善、更包。不再将“是否已婚”作为生育登记的前提条件,正是体现了人人机会平等、福利普惠的含义,对生育自主性给予了更多支持,体现出生育友好的价值取向。

为此次政策叫好的群体认为,放开“未婚生育”是大势所趋。地方出台详细方案不仅保障了此类群体利益,降低了社会对非婚子的歧视目光,让单身且有生育需求的女性可以掌握主动权,同时也能有效促进人口数量增长。

当然,群众长久以来遵循的原则被打破,可能出现的负面后果自然会引来大家的忧虑。部分舆论认为未婚生育有悖几千来的伦理道德和风俗观念,婚姻中的第三者合理合法生育,给家庭和社会增添更多矛盾。婚姻制度备将受挑战,可能导致结婚意愿进一步降低。更重要的是,不利于打击代孕等违法产业。

此外,生育问题与女性紧密联系。有舆论认为,以往已婚未育女性因为可能随时怀孕休产假而遭遇到的求职歧视和职业困境,可能慢慢会覆盖全部适孕女性群体。从此角度出发,放开“未婚先孕”会加剧女性在职场中受到的不公平待遇。

抛开道德层面的争议,取消生育中的一些限制,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将选择权交给了每个人自己。生育状态可自由选择,但想真正实现人口数量持续增长,更多的还得靠全社会对生育、教育等成本的压缩,才是刺激生育意愿上升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