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失联

华兴资本一纸公告,搅得大半个金融界人心惶惶。

有传言称华兴资本创始人、董事长包凡于近日失联。而华兴资本发布在港交所的公告证实了传言的真实性:

“公司暂时无法与包凡(公司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首席执行官和控股股东)取得联系。董事会并不知悉任何资料显示包先生失去联络一事与或可能与集团的业务和/或运作有关。”

尽管公告中强调“集团目前业务及运作维持正常”,但不妨碍市场的情绪波动。今日港股开市,华兴资本股价跳水15%,然后一路跌破33%,十多亿港币市值蒸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失联意味着什么?

随着金融市场日渐繁荣,入局者、出局者如恒河沙数。林子大了,这些年来资本大佬失联并不是一件罕有的事情。

2021年末,信中利资本集团创始人汪潮涌失联。这位被称为“中国创投教父”的私募大佬,当时掌控着过百亿的资金。

信中利是国内最早一批从事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的投资机构之一,投资名单里包括了百度、搜狐等老牌互联网企业,也有蔚来这样的新能源后起之秀。

后有消息指出,他失联的37天,是在配合公安机关调查。他获释回归、正常履职后,这家老牌机构风光不再,甚至被银保监会列入了“保险资金领域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人不良记录名单”。

去年9月中旬,知名基金经理蔡嵩松被传失联,引发轩然大波。休假中的蔡嵩松不得不半夜发布朋友圈回应,表示自己“正常休假中。”

更近一点,今年1月,深圳前海巨漳资本的实际控制人林淑青和古景腾一度失联,后被证实因意外事件两人不幸一死一重伤。这也导致这家资产管理规模超过百亿的私募巨头所有的投资业务陷入停滞。

新华保险原董事长万峰也在今年1月中被爆出失联消息。坊间普遍流传的说法是,涉及万峰在新华保险期间做的一些不动产项目。

地产大佬、新城发展的副董事长曲德君则在本月10日被确认失联,有人表示曲德君的“失联”是对服务机构在履职意上的失联,而非社会性失联。多家媒体报道称,曲“正在配合当局调查”。

今日有人接触到华兴资本内部人士,得到的答案是“别问,问就是不知道。”

这显然是一个被下达了封口令的回答。

另有熟悉包凡和华兴资本的相关人士给出了更确切的答案:

“主要与华兴资本控股集团前总裁丛林在船舶租赁业务上的违规操作有关,包凡个人因配合调查被带走。”

华兴资本对圈外人来说,名气不甚了了,但要是提到美团、滴滴都有它的背影,就能了解到它的雄厚实力。

还有它的首席经济学家 李宗光 ,更是如雷贯耳,久仰大名。

据公开信息显示,滴滴IPO时由高盛、 摩根士丹利 、摩根大通、华兴资本担任承销商。

前三者是外资企业,只有华兴资本是内资企业,而且是唯独的一家,大家应该能品出味来了吧。

看着是滴滴自己的事情,其实是资本在幕后大力推动。

后来发生什么,大家都知道了。

如此胆大包天,忤逆不道,离不开董事长包凡天生的这种对抗精神。

”从上学起就是同学中的“老大”,好管闲事,好帮人主持公道。

他很爱拳击,主要是因为爱打架,怕打输所以学的。

他还爱F1赛车,誓与人一较高下,除了工作,大部分的休闲娱乐都耗在了赛车场。“

包凡包凡,包你不凡。

总裁被查,董事长失联,看似很意外,一切又都在情理之中。

所谓逆水行舟,逆风飞行,何其难之,何其痛之。

某马曾经说过,我的钱既是自己的,也是G家的,G家有需要,就随时献上。

看看人家的觉悟

谁是包凡

华兴资本的体量,在许多规模数千亿的巨头面前排不上号。但这不妨碍包凡这些年在江湖中创下偌大名声。

包凡,华兴资本创始人。

上海男人,光头,喜欢F1和拳击。

已经在金融圈摸爬滚打了二十多年的他,成功运作超过200个融资、IPO和并购项目。在公司内部他被成为“老大”,在同行眼里,他是一位诞生于中国的 投资银行家 。

滴滴和快的、58同城和 赶集网 、美团网和大众点评网,中国互联网并购大案中均有包凡和华兴资本的身影。他一手促成了京东和腾讯的合作,并深度参与了 聚美优品 、唯品会的上市。

还曾领导中国联通以56亿美元(约合386亿人民币)在海外上市。

包凡是中国最早接触到私募股权投资的那波人。

包凡合作过的客户可以说是占据了国内互联网企业的半壁江山: 2006年的当当网,2007年的巨人网络,2008年的暴风影音,2009年的开心网,2010年的神州租车、爱奇艺,2011年的京东商城、聚美优品、大众点评、赶集,2012年的优酷土豆,2013年的百度、阿里巴巴、酷盘、奇虎360,2014年的腾讯、京东以及陌陌……

2015年,包凡在互联网TMT领域的影响力更是达到了顶峰。当年国内互联网行业有四大并购案,华兴资本参与了三个,分别为滴滴快的、美团点评以及58赶集。包凡也因此入选美国财经杂志《彭博市场》全球50大最具影响力人物。

凭借着多起融资、并购案,包凡也在业内有了“宇宙第一FA”、“资本红娘”、“中国并购之王”等称号。

2018年9月27日,华兴资本控股正式在港交所上市。据《晚点LatePost》统计,截至2018年上市前,按交易额计算,华兴资本主导了内地TMT市场12%的并购交易,以及20%的股权融资。

这些年来,虽然华兴和包凡都低调了很多,但依然活跃在一级市场上,投资了理想、蔚来、得物、Babycare、泡泡玛特等多个明星企业。

1970年出生的包凡有着非同一般的身世背景。

他的祖父曾是上海滩的银行家,他日后对资本市场的敏锐,也许有不少是来自家庭成长过程中的耳濡目染。

而他父母的外交官背景,则帮助他在年轻时就获得机会开拓眼界,走访多国。

从复旦本科到挪威管理学院的硕士,再到毕业然后进入顶级投行摩根士丹利,他的前半生顺风顺水。

早年的投行经历让他前所未有地开拓了眼界,几十上百亿美金的生意,风险和机遇并存。

2018年9月,华兴资本赴港上市。 IPO当天,为包凡现场站台的,有红杉资本的沈南鹏,雪湖资本的马自铭等。 彼时担任工银国际董事长的丛林,也出现在挂牌仪式上。

但江湖气并不是包凡的全部。作为顶级投行出身的精英,他对于中国互联网未来趋势的判断十分精准,其中不少在多年后得到验证。

包凡是中国最早接触到私募股权投资的那波人。1993年,23岁的包凡在硕士毕业后就进入了摩根士丹利,几年后又跳槽至另一家国际大投行瑞信。七年间,包凡帮助客户完成了超70亿美元的融资。

2000年,一件海外上市的案子,让他把关注重心从华尔街转回国内。

亚信科技寻求上市,包凡作为投行代表全程参与。

这家由美国留学生们合作创立的高科技企业曾承建了中国第一个商业化Internet骨干网ChinaNet,被誉为"中国互联网建筑师",联通、移动和电信等运营商都仰赖亚信搭建骨干网络。

包凡看中了这里的成长可能,干脆从乙方跳槽去了甲方,加盟亚信科技,并担任了首席战略官, 主要负责投资并购等工作。

这家公司的创始人是田溯宁和丁健,其中丁健后来自己单干,和朱啸虎一起做了金沙江创投,并在很早就成为了滴滴的投资人。

包凡在亚信工作期间,恰逢中国互联网的起飞阶段,各领域的新公司很多,找钱需求也很多。据财经作家林军统计,仅在2004年,就有11家中国互联网企业赴海外上市,包括腾讯、盛大、九城、空中网、掌上灵通等。这是一段万物生长的黄金年代。

到了2004年,他意识到“现在让我害怕的事情越来越少,我很享受害怕的感觉”,开始筹谋人生的下一阶段。

正巧中国的资本市场进一步放开,他曾经熟悉的那些顶级投行瑞士信贷、高盛、摩根大通等等,都眼望着中国市场的红利,试图分一杯羹。

这时候包凡意识到,只有高风险的投行、高回报的创业,才能真正给他这种战栗感。于是他决定不再为资本大鳄们打工,而是亲自下场创办了华兴资本,回归自己的本行。

只是没人、没钱的华兴资本创办伊始,还远没有资格去分享最大的蛋糕。他只能先从咨询业务做起,一点一点积攒人脉声誉。

他把目光放在中国的创业者身上。“这些人聪明、敏捷、干劲十足,其中很多是硅谷文化的传承,他们在企业融资方面有着巨大需求。”

“但它们太小了,大银行不会理会它们。我看到了与这些企业家交朋友,并尽早与他们建立友谊的机会。”

真正的转机发生在2007年奇虎和当当上市。包凡先是慧眼相中了低谷期的周鸿祎,帮助他完成了2500万美元的B轮融资,又作为当当的财务顾问,在和承销投行摩根士丹利的过程中极力为当当争取利益,终于在中国企业圈里赢得了不错的名声。

随后他搭上了京东的线。虽然自己没有实力吃下10亿美金的融资需求,但他尽心竭力牵线搭桥,为刘强东引荐了资本巨头DST的创始人尤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尤里豪掷了5亿美元,押注京东。有了一家巨头背书,其他资本也跟嗅到了血腥味的鲨鱼一样纷至沓来,美国的老虎基金,日本的软银纷纷下场,让京东短期内再无资金的后顾之忧。

到了下一轮容易,包凡更是拉来的腾讯的战投。这一下不仅解决了资金问题,更为京东寻来了中国市场最重要的流量支持。

重情重义的刘强东,没自然不会忘记居功至伟的包凡。2014年京东IPO,5月,华兴担当京东IPO的联席主承销商,赚得盆满钵溢。

随着自身体量迅速成长,长袖善舞的包凡有了更多运筹帷幄的机会。他的名声也在2014年彻底打响。滴滴和快的之间的烧钱大战,由他居中调停。两家偃旗息鼓,最后握手言和。

这意味着包凡已经打通了和马化腾、马云之间的关系。华兴资本由此名声大噪,谁都知道华兴的创始人手段不凡。

随后美团和大众点评、58与赶集网、携程和去哪儿网,这几家的并购,全部请来了包凡操盘,当时人称“资本红娘”、“并购之王”。

2018年华兴资本登陆港股,成为中国首间上市的民营投行。2021年末,华兴资本的规模达到高点,投资管理业务的人民币和美元基金总资产管理规模高达490亿元。

然而去年中概股的寒冬,让华兴资本受创不浅。整整一年,只投过一家企业。所有业务均出现大幅衰退,

华兴资本

小时候,包凡就是圈子里的老大。

十几岁时,包凡就拿着父亲给的外汇券到免税店买进口商品,然后转手卖出去,把赚到的钱全部用来和朋友胡吃海塞;在朋友们吵架打架的时候,他是站出来调停的角色。

包凡个子不高,常常带着一副眼镜,却留着一个悍匪式光头。

这种掩藏于温文尔雅背后的江湖气质,浸润了包凡和他的战友,并塑造了华兴资本的投资哲学。

包凡曾对媒体表示,自己喜欢和“气味相投”的人交朋友。那么他自己是怎样的“气味”?根据采访里的描述,包凡“从小叛逆”,读小学五年级“一年吃了50张罚单”;为了打架不吃亏,还特意学过格斗。

这似乎表明,尽管后来考入了复旦大学,但包凡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而是一个痴迷于江湖规则的少年。成年后,包凡在挑选合作伙伴时,也隐隐约约承袭了年少时的思维框架。

比如,包凡一直对另一位江湖莽汉周鸿祎推崇有加。2006年,华兴帮助奇虎360做B轮融资,没人看好刚刚出任CEO的周鸿祎。但包凡认为,周的功底摆在那儿,“只要他想干,一定能干出事来,只是时间问题”。后来的事实证明,包凡并没有看走眼。

此外,包凡也很欣赏刘强东,觉得“老刘是个很江湖的人,我也是个很江湖的人,我们都很讲义气”。2010年之后,京东历次融资都由华兴资本操盘,后者一路陪跑至京东赴美上市,成就一段企业与资本互相成就的佳话。

讲义气、重朋友的鲜明个性,再加上强大的圈内人脉,让包凡四十多岁时就隐然成为了中国互联网的“带头大哥”。 尤其是在辅佐京东上市后,华兴资本几乎参与了互联网行业所有重大并购案,甚至促成了滴滴与快的两大死敌的结盟。

先后创办赶集网和瓜子二手车的杨浩涌曾对媒体表示,“在投行这个圈子里,包凡很有江湖地位。他跟圈内很多人关系都很好,大家也都卖他面子,我觉得这是华兴成功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后来,这股“江湖气”被包凡注入到了华兴的骨子里。

“要做老大,每年分钱分得就要比别人少,这是华兴的文化。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不然好事儿都被你占了,烂事儿都让别人擦屁股,兄弟们跟你混什么?”

“如果一个企业选择了华兴,我们会启用华兴所有的资源去支持他,在他最困难的时候,我们也会不离不弃。咱们交上朋友了,那两肋插刀、肝胆相照。”

能给兄弟好处,又会主持公道,包凡隐然成了圈子里的大哥,但凡圈内人提起,大多会尊称一句“包老大”。

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评价“他是一个你愿意给他钱的人,你觉得他挣钱是应该的。”

这种特质恰好为华兴擅长的并购埋下了关键的伏笔。

帮助京东上市以后,在互联网行业飞速发展的那几年,华兴资本参与了行业几乎所有的重大并购案,其中包括大众点评和美团、滴滴和快的结盟。

(图源:网络)

曾先后创办赶集网和瓜子二手车的杨浩涌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在投行这个圈子里,包凡很有江湖地位。他跟圈内很多人关系都很好,大家也都卖他面子,我觉得这是华兴成功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江湖气”是包凡身上一个重要的标签,但华兴资本的迅速成长也离不开包凡对于趋势的预判。

17岁,包凡去了复旦大学;1年后去世界顶尖的商学院挪威管理学院攻读商业和经济学;1993年毕业后进了华尔街顶级投行摩根士丹利;后来又去了瑞士信贷,直到2000年。

顶级投行的7年历练让包凡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也看到了未来的方向。

他发现,这些高科技企业飞速成长,对于融资、并购需求极大,却对资本市场非常陌生。他认为,是时候大干一场了。

2004年,中国互联网第一波集中上市的一年,腾讯、51job、艺龙等等;瑞士信贷、美林证券等国外巨头准备切入中国市场。

同年,包凡创立华兴资本。办公室是在饭店借了一个房间,员工只有两个人。那时正是互联网新经济快速发展的时候,包凡锁定高科技新经济,做财务顾问,走“精细化”路线。

有多精细?直白点说,那时候新兴的创业者对资本都是一脸懵圈的,不会找资本,也不会讲故事,拿不到钱。

而华兴就可以帮你,找钱、讲故事、谈钱、写协议一条龙服务。

2005年,包凡做了7个单,开始扩建团队,办公室搬到了尚都国际。

2007年,业绩比起2004年翻了10倍。

2012年,业绩相对2007年又翻了3倍。

也是这一年,华兴做了一个重要的转变。

故事要落幕了吗?

以前,大型国有企业的境外上市业务,几乎被中金公司垄断;而国内民营企业的境外上市则多由国际大投行包揽。

但是中国的中产阶级在崛起,移动互联网的局面也逐渐形成,包凡看到了新机会。

2012年,华兴从一家FA公司转型做全业务投行,很快组建并购团队,又拿下香港和美国的券商牌照。

华兴彻底起飞。

2013-2015年,华兴并购传奇不断上演,美国的IPO做了十几个,业绩差不多是2011年的5倍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网络)

2016年,华兴拿获得了证监会对旗下华菁证券的设立批复。这意味着,华兴资本在创业12年之后,终于在流通渠道上回到了中国母市场。从此,华兴可以为自己的数百位客户,尤其是拆结构回A股的大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务。

2018年,华兴已是华尔街第七大承销商。

除了在美股市场旗开得胜,华兴在香港市场同样高歌猛进:美团、京东、快手在港上市时,幕后操手中都有华兴。

在互联网为主的经济发展进入动荡时期,包凡在2022年采访中说,2018年以后,华兴几乎不投互联网了,投的是制造、新能源、医疗科技。

互联网动荡,对包凡和华兴都是一个挑战,是再造一个的传奇?还是就此落幕?有很多议论。

没想到,华兴第三次震动这么快就来了——创始人包凡失联。对此有诸多猜测,不好的猜测。

再想到,2022年9月,华兴资本总裁丛林就被有关部门带走。

2月13日,华兴证券发生高层人事大调整。

2月17日上午,因创始人失联,华兴资本控股在港股市场开盘大跌。

在高层大变动,业务方向面临转型的情况下,还没成功“去包凡化”的华兴,还能行吗?

2016年,包凡在GQ采访中提到:

投行领域,很大程度上还是被英美文化统治的地方,其他人都只能扮演配角。日本、台湾、俄罗斯、中国有钱的时候,都被切一刀。

如果在这个游戏里面,中国人能够有一席之地,在牌桌上扮演一个比较重要的角色——以前是跟着他们玩的,现在没准能坐到主桌上——这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梦想。

访谈:我的江湖

我出身于外交官之家,父母常年在外,自小便在学校寄宿,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13岁独自去张家界,16岁和一群哥们儿去西藏,怕路上不安全,揣把刀就上路了。

在十多岁的时候,就学会了做买卖。我们那个年代外汇是受管制的,你买不到很多进口商品,但是外交官子弟在一些商店拿 外汇券 就可以买,卖给同学,赚点小钱。

做生意赚来的钱,全都和身边朋友胡吃海塞。男生们吵架打架,我就站出来调停,我小时候就在扮演这样的角色,慢慢的就成了老大。

华兴是一个很有江湖气的地方,就是一帮兄弟混社会。我不许他们叫我包总,叫包凡他们又有点不好意思,干脆就叫老大。

要做老大,每年分钱分得就要比别人少,这是华兴的文化。

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不然好事儿都被你占了,烂事儿都让别人擦屁股,兄弟们跟你混什么?

我希望我的成功不是一个人的成功,而是一群人的成功。跟我一起混的兄弟姐妹他们的房子是最大的,车子是最好的,小孩可以去最好的学校,这样我就觉得很有面子。

我们这个行业最核心的竞争力是怎么吸引到优秀人才,留住优秀人才,培养优秀人才。什么是老大?就这三件事,其他事不重要。

我在行业里干了20多年,最近三年才琢磨明白。我以前也没看懂,总觉得团队是帮我做事的,其实错了,是我帮团队干事。

假如华兴一员干将提出离职,首先,我得问你为什么走,开诚布公地聊,不是劝你留下,我会帮你分析那是不是一个好机会、风险在哪;再客观分析你留在华兴的机会,如果新机会更好,那我放行。第二,在公司里还有什么剩下的利益,我把这些送你;第三,大家说好底线,出了门还是哥们儿,互相不干伤害彼此的事情。

我评估这事的出发点是对你到底好不好,而不是对我好不好,如果留在华兴是更好选择,我会尽量说,如果离开华兴更好,那也没什么。

我抓两个东西,一个是 激励机制 ,一个是企业文化。激励机制让人有钱赚,企业文化让人有钱赚同时感觉干得爽。

我经常说华兴要“去包凡化”。没有包凡,华兴就没有过去,可只有包凡,华兴就没有未来。我包凡从来没想要做一个人的帝国,我要做一件能传承下去的事。

你看今天高盛,Mr. Goldman和Mr. Sachs在哪?他们的后代都没人在公司里,但它们很牛,这是我的追求。用一个不恰当的比喻,我就好比一位 开国元老 打天下时肯定是个独裁者,但要让国家传承下去,肯定要立宪,某一天要把权交出来,这个国家才能继续下去。

一定要给后来的领袖搭建一个团队,我始终认为因为人无完人,但团队可以是很强的团队。

还有就是,领袖的业务能力要强,没有业务能力就不能服众。

一代人干一代人的事,我们的业务其实也是一样的,一代一代地传承上去。如何把这种连接传承下去,的确是我们要好好思考的问题。

我们新的CTO,90后,大学创过两次业,后来在美国大投行做后台 交易模型。 我把他找来,琢磨怎么把华兴今天的买卖颠覆掉。

和他们怎么沟通?的确有年龄上的不同,大家看世界的方式方法可能不一样,但是不代表我们不能沟通。

沟通的前提条件是自己真的愿意去倾听,去理解别人。对我们这些人最大的挑战,说白了四个字,放下身段。和他们沟通中你不是一个长辈,你要带着一颗虚心学习的心,带着这样的心态总能沟通。

90后对钱看得不是很重,好玩最重要;他们天生愿意跟陌生人建立合作关系;普遍反权威,传统的明星模式在他们那里行不通。年轻人很多方面实际上比你强,很多事情比你更加懂,你真的要向他学习。我们自己不能颠覆自己,就会被别人颠覆。

像我们这些做老大的,工作是什么? 不是自己天天粉墨登场去唱戏,我们的工作是搭台,把戏台搭好了,请各方名角来唱戏。 刚搭戏台时,戏台太小,名角也请不动,自己粉墨登场,怎么也得三吆五喝地拉人进来,角儿来了以后,我们就搭戏台。

滴滴和快的谈判,我担任了两家共同的顾问。谈判了整整十三个小时。当谈判出现僵局时,我就会调停两方:现在打这一仗,最终目的是什么,想要形成的格局是什么?得用理性的方式告诉他们,不能为了打仗而打仗。

合作谈判时的微妙情绪反应,更像是艺术,不是一个科学的东西。作为中间人,绝不能“和稀泥”,我们尽量把双方往中线上拉,而且我们要解释清楚,这条中线是合理的。不能让任何一方受委屈。

谈判场上考量特别多,利益、意志、情感、人心……最关键的,我觉得还是对人性的洞察和把握。以前将过军,你死我活的,突然坐到同一张桌子上,他们会比较排斥,见面都不想见但是了解他们各自的诉求和愿望,想办法让他们达成共识。

我们做的每一个案子等结果出来时,大家觉得是一个完美的案子,其实做的过程中有各种各样的坎儿在里头。

如果一个企业选择了华兴,我们会启用华兴所有的资源去支持他,在他最困难的时候,我们也会不离不弃。咱们交上朋友了,那两肋插刀、肝胆相照。

早年我们做了很多项目,连合同都没有,握个手搞定了。华兴今天所有业务都是回报,没有公司内外这帮朋友,就没有今天的华兴。坦率讲今天我们干的事别人也能干,为什么大家愿意跟我们合作?

华兴从创立第一天起就比较屌,我的性格就这样,我也不差这口饭吃,你愿意合作就合作,在一起合作要开心,不光做成买卖,做完买卖大家还是朋友这才是真正的合作。

人情这东西就像银行账户,别人帮你是在取钱,总是取钱,总有一天钱会取光的,所以你要帮别人,不断存钱,钱才能越来越多。不要只看利益,要重感情。

第一,什么东西都别做满,能让别人就让别人点。你能赚10块钱,你就赚5块,留5块钱给别人。

第二,要知恩图报,别人没帮你之前你就先帮别人,不一定指望回报。

现在大家经常以是否赚到钱为判断成功的标准,这样的成功不等于卓越,你回过头看美国当年很成功的商人,现在没有人记得他们。

历史上金融机构倒闭、翻盘无一都是 两个字,贪婪。 不是所有的钱都可以赚。 不该赚的钱不要去赚,能赚的钱少赚一点。 一定要控制自己的贪婪。

我们有时做A股并购,聊着聊着就发现这哥们儿对收什么资产不大关心,关心的是能不能 二‍级市场炒 一把,连续15个涨停板,外面一帮兄弟老鼠仓已经做好了,你很快就能听明白,这个世界上很多钱是不能赚的。

曾有一家红极一时的服装零售公司,这家公司卖尾货的,自己有很多商业地产,不用付房租。我就问这位广东老板,一件衣服从上游到卖场,多少利润,库存怎么样?这老哥粤语十足地说:“小兄弟,你不要问那么多了,你帮我把钱搞过来,我肯定帮你把钱赚回来的。”我当下认定这是骗子。

这家公司后来融了好几轮钱,大红大紫,有朋友说人家是真英雄,说我看走眼了,后来证明我的结论还是对的。

行业里两家竞争对手,我们选择了一家,回过头看选错了,另一家干得更好,这种情况经常发生。看事看走眼,这种错误经常犯,投资角度这是免不了的事,不然人人都是巴菲特了。

我最怕的就是人不靠谱,商业上判断失误,我们认了,能从里面吸取很多经验教训,但人道德品质上的错误我们是不能犯的,投资银行买卖的核心就是品牌,20多年建立起来的品牌,一件事就能让你彻底完蛋。

早年我给我奶奶介绍投资银行,我奶奶就问,你是开银行的吗,我说不是,那你是做投资的吗,我说也不是。 我们是一个本土的投资银行,专注于新经济领域,为创业者提供全方位的资本市场的解决方案,我们的工作是让需要钱的人最高效地拿到钱,让需要投资的人把钱最高效地投到最该投资的地方。
大家平时喜闻乐见的互联网公司70%都跟我们有交集。 经常有人问我什么样创业者能够被投资人认可? 我一直觉得这是个伪命题。 投资人各种各样的都有,也许你长得漂亮一点就有投资人认可你了,但我不是这样的投资人。

我觉得:第一,创业者要有热情。很多时候99%的投资人不如创业者自己懂这个项目,他之所以对你感兴趣很大程度上是被你的热情所打动。

第二,要诚实。有一些创业者找我们,项目包装的很好,但许多概念是错误的。

第三,我觉得价值观还是比较重要的。大家要有同样的价值观。

在早期融资过程当中估值不是那么重要。当你想做一件事情你花一个月就能把钱搞定和花六个月再把钱搞定,为了多拿50%的估值,没有意义。这六个月里,一个初创公司可以干很多事情,你得到5%的估值的提升,和你公司在六个月里面创造的价值是不呈比例的。

考察一名创业者,我会有两个核心的判断。

第一,为什么是他?别人干不了么?好事大家都想干,凭什么轮到他?

第二,我会花很多时间思考,这个人是不是一个好的领导者?太多创业者可能是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但做企业和做产品完全两码事。创业是一件很严肃、很艰巨的事。这个人能不能撑起这一摊事儿?他是不是有分享精神,是不是有人格魅力吸引到比他更强的人?胸怀够不够?这些都决定未来他能做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