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昌 Choice

读完需要

5

分钟

速读仅需 2 分钟

2022 年已经过去(好一阵了),感谢创作者们,又遇到了不少有意思的内容。虽然迟了一个月,还是做一波盘点。

感谢微信打造了公众号生态,相比于头条这类新闻性平台,我更喜欢兼顾时效和深度的公众号,它可能是我目前最关键的信息来源。虽然订阅的公众号有 135 个,但到现在也仍然会坚持把每天收到的文章做一轮筛选和阅读。

虽然短视频和直播的兴起让公众号生态日渐衰落(从我自己文章的阅读/粉丝比例就可以看得出),但在过去的一年中,以下这些公众号仍然以高密度的信息、独特的视角或者非常个人化的风格给我带来了很多乐趣。感谢他们。

/ 高密度的信息 /

1

晚点 Latepost

《晚点》聚焦商业领域,出品了不少主题独特的栏目,比如大公司系列、新消费系列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有不少行业文章是标题党,信息密度极低。比如,去年 11 月下旬刘强东在京东内部召开了三个小时的中高管会议,批评了不少人和现象。如果是其他公众号写一篇这个主题的文章,很可能是先花很长的篇幅介绍京东、回顾刘强东的各种事件;讲完这些读者基本都了解的信息,然后才花个一两段讲一讲刘强东批评了谁,而且很可能语焉不详。

《晚点》则能够利用他们强大的信源,披露不少独家的内容。比如《晚点》就发布了一篇“三小时内部发言,刘强东批评了哪些人哪些事”,信息量极高。

《晚点》不仅传递信息,还有自己的调调:

  • 他们文章的头图都是花心思挑选过的,我记得有段时间的主要文章截图均选择具有相关意义的电影。

  • 他们有自己的写作调调,在客观之中带着一点小风趣,读起来常常让人会心一笑。

  • 他们会引用不少宏观数据或行业数据,而且在可视化方面做得挺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

表里表外

《表里表外》是洞见数据研究院旗下的公众号。“表”指的是财务报表,“表里表外”试着看透财务报表,看到背后隐藏的信息。如果你有兴趣了解如何利用财报数据和商业思考来分析上市公司的价值和发展趋势,不妨关注一下这个公众号。

列举一些这个公众号分析过的话题

腾讯股价波动背后的产业周期 贝壳的平台模式是否已经遇到了成长性的天花板 比亚迪是否还有足够大的市场空间,支撑它的亮眼表现

3

哈佛商业评论

我一直有一个观点:如果一个人能按照所谓的“管理常识”进行行动,那 ta 的管理能力已经超过了 99%的管理者。《哈佛商业评论》正是一个会不断提醒我们管理常识和商业常识的公众号,它们很重要但又常常被忘记,因此需要时常被提醒。

《哈佛商业评论》的每篇文章都不长,但主题契合工作场景,又会 highlight 出关键点,所以特别适合速览回顾一个主题下的要点。

/ 独特的视角 /

4

也谈钱

依靠工资进行理财,也有可能实现财务自由吗?

也谈钱是身在德国的一位工程师,这个公众号记录了他和他的太太(也太)依靠工资的“财务自由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谈钱所追求的财务自由并不是 1 个或者几个小目标这么高,而是能够依赖理财收入满足日常生活所需,从而将自己从不得不工作的状态中解脱出来,获得自由。测算下来,他们预计大概需要有 500 万的积蓄。这个公众号记录了他们如何通过财务规划和投资一步一步地靠近这个目标;作者总结了不少自己对于财务自由的思考,投资的策略,也分享了很多他在相关阅读学习中的心得。

表面上是财务自由之路,深层的话题则是如何利用有限的金钱来实现自由和获取幸福。在这个母题下,也谈钱也分享了很多他与也太的生活技巧,比如他们怎么去规划家庭的支出、更能增加幸福感的消费,比如也太如何养成了新的兴趣(打毛线)而无形中省了很多钱。

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们在疫情期间逐步跟公司谈判,终于争取到了长期居家办公的机会;然后两个人和狗狗就搬迁到了贴近自然的二线城市生活,因此两个人和狗子的幸福感都大幅提升。

钱是生活中逃不开的话题,但生活不止如此。以幸福而非以钱来衡量生活,不妨看看这个公众号。

5

宁南山

这个公众号最近看得少了,但是在中美冲突刚发生并不断加剧的那段时间我基本会看这个公众号的每一篇文章。

关于中美的科技差距、中美冲突对于产业链的影响等话题,网上有不少定性讨论的文章。而宁南山的每篇文章都会引用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能够带来一些更有说服力的信息和结论

6

兽楼处

如果选一个我去年点赞最多、分享最多的公众号,那非《兽楼处》莫属。

在过去一年疫情最严重、环境最压抑、氛围最绝望的日子里,兽爷一直带着温暖和批判发声,不顾被删文章和封号的风险。

兽爷的文章里能看到人性的丑恶与光辉碰撞,能看到历史与当下共鸣,能看到诗意和现实的交融。不俗,不俗。

/ 个人化的风格 /

7

我滴妈呀

生活和生存的差别在哪里?答案可以在这个公众号里找一找。

没有探究过《我滴妈呀》这个公众号的作者是谁,隐约记得应该是一位编辑。整个公众号几乎一个月只发布 2、3 篇,而且基本只有两类文章:

出游的记录,比如作者和朋友跑到中缅边境、西双版纳等有地域风情的地方旅行 购物的清单,汇集了各种“乱七八糟”的物件

《我滴妈呀》打动我的是她字里行间中展现出的对生活的投入——她不是漂浮在空中生活,而是在脚踏实地的日常中活出了乐趣和一些诗意。

在旅行的过程中,她会停下来围观路边在绣鞋垫的绣娘,绣娘邀请她回家,然后拿出自己绣的鞋垫让她随便挑选送给她。

在并不特殊的日子,她会和朋友互送礼物,写明信片,或者就是简单的字条。

又或者约几位朋友在家里召开 ppt 大会,聊一下纽结与四维空间、拉片《教父》给导演科波拉提 10 条意见、分享面料的红花染技术,并为参加大会的每个人准备好看的盘子和热腾腾的饭菜。

或者就是买各种各样五彩斑斓的物件来装点自己的住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她的每篇文章几乎都有上百张图片,多图慎点。

8

益者友多闻

最后厚着脸皮推荐一下自己的公众号。去年重拾这个账号,将它当作一个分享和记录的出口,写了互联网史的回顾和趋势判断,写了对于自我这个话题的阅读与思考,写了如何理解用户需求和形成用户习惯,写了对战略、经营与领导力的心得。

感谢各位的陪伴,我们 23 年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