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浙江一大妈利用银行漏洞,光明正大转走5亿元巨款,事实却证明,这完全是一个掩耳盗铃的行为。到底怎么回事?

2014年年初,浙江台州天台县有一男子报警,声称自己在2013年存入天台县工商银行的330万元,被人无故转走。

如此蹊跷的事,必定是哪里出了问题。对此,警察稍加调查就发现,该男子存款的当天,钱就被转走了,存入和转出的时间相差不到10分钟,钱转入了一个名为邱某的账户上。看着转账记录,男子称他根本不认识邱某,转账单上面的签名也根本不是他的。

那么,钱怎么就凭空流进了邱某的账户呢?这个邱某知不知情?

对邱某稍加调查后,民警们发现了一个让人惊掉下巴的事。

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邱某的账户有多笔大笔的他人转账记录,金额从千万到百万不等,而邱某的账户流水,累计达到了5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调查,在给邱某转账的这些人中,有些已经向之前那位男子一样报了警,称自己的存款无故丢失,还有一部分人,甚至还没发现,自己存在银行的钱,已经转给了邱某。

毫无疑问,这个邱某有问题。从涉案金额来看,邱某无疑是有意盗走他人银行存款,转到自己名下的。那么,她是怎么做到的呢?

之前报警的那位男子最先配合警方调查,他无数次回忆了存钱的整个过程,并确信没有任何可疑的地方,但不到十分钟之后,钱确实是被转走了。

问题很可能就在这看似“没有任何可疑”的存钱过程中。

警方将视线转移到了银行,试图找出蛛丝马迹。很快,银行出示了该男子汇款凭证,上面有该男子的签名。但是,该男子当场表示:“这根本就不是我的字。”所以,汇款凭证上的签名是伪造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连汇款凭证都可以伪造,还是大批量地转账到同一个人的账户里,警方不难想到,这银行里,可能有内鬼。

很快,警方在银行的一段监控录像中发现了问题。一般用户存钱,营业员只会为用户刷一次卡,输入密码,录入信息,存款完成。但是在这段监控录像中,营业员祝某在刷完第一次卡后,存款完成后,又刷了第二次卡,依然请用户输入了密码,但是并没有给用户解释,第二次刷卡用来做什么。

因为出于对银行的信任,和对存款流程的不熟悉,几乎没有用户会问:为啥还要输密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事实是,第二刷,祝某便将用户刚刚存下的巨款,转到了邱某的账户里。在2013年至2014年案发前,祝某已经通过这种方式,转走了42位用户的存款,金额达9000多万。

原来如此。

警方在经过秘密调查,掌握了确切证据后,便传唤邱某和祝某分开审讯,很快,二人便交代了犯罪经过。

原来,祝某和邱某早年认识,后来邱某找到她,承诺她转走用户的存款后,会给她10%的“佣金”,高额的回报让祝某心动并同意了。

随后,作为幕后主谋的邱某,去找了多个中间人拉用户去祝某所在银行存款,当然,中间人也是有好处的。

所以,邱某和祝某在用户来银行之前,就已经知道他们要存多少钱,并提前填好转账单,等待猎物上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按照规定,大额转账业务需要授权才能进行,祝某是无法单独完成的。而祝某在转走用户存款时,也的确去喊了领导对转账进行授权。

这其实就是银行漏洞的关键所在。

因为,银行为祝某授权的时候,并没有详细查看祝某的操作明细,也就是走个流程。这其实是严重的失职行为,邱某和祝某也正是利用率这一漏洞,成功将用户的钱转走。

至于用户为什么会信任邱某团伙,将钱转入银行。是因为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接到了银行内鬼的电话,声称去银行存钱,能够拿到10个点的利润。

正常来说,银行利息一般3%左右,而邱某团伙睁眼说瞎话,愣是说利润可以到10%,并且告知用户,要拿到高额利润必须与“银行”签署“特殊协议”:即1年内不提前取钱,不开通通兑,不开通短信提醒,不开通网银,不查询账户。

用户并不知道这是陷阱,同时,贪婪驱使着他们走进银行,成为最终的受害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邱某到底什么来头,这么大胆子?

原来,邱某是位1962年出生的浙江大妈,因生意上欠债无钱还账,才自觉走投无路干起来“偷钱”的事。

她早年在银行工作过,深知银行授权“漏洞”。所以她前后在6家银行买通内鬼,承诺给内鬼10%的佣金,并承诺一年后连本带利归还用户的存款。

就这样,大妈在一年内套现5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真相大白后,警方持续追回赃款,邱某团伙中的全部7人也全部落网,等待他们是法律的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