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郑永刚、杉杉系等词刷爆财经新闻头条,媒体争相报道杉杉企业创始人郑永刚因突发心脏病,历经11个小时的手术终是无力回天,在日本离世。

随后,杉杉控股也在2月11日晚间发布公告证实了郑永刚离世的消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郑永刚,1958年出生于浙江宁波一农民家庭,家中有兄妹5人,他排行老二。

1976年,18岁的郑永刚应征入伍。未能实现当上将军的梦想,三年后,郑永刚从部队退伍转业。他从货车司机一职做起,期间因为工作表现突出走上了管理岗位,1985年,郑永刚被派到经营困难的鄞县棉纺厂当厂长。也正是这一次机会,让年仅27岁的郑永刚开始崭露头角。

在郑永刚的带领下,棉纺厂的情况迅速转变。

于是,工作能力出色的郑永刚在1989年又被安排到了甬港服装厂当厂长。彼时,资不抵债、三年三换厂长,“男工人在打扑克,女工人在织毛衣,大家都没活儿干。”是甬港服装厂给大众展示的标签。

为了拯救这家资不抵债的小厂,31岁的郑永刚决定进军利润和技术壁垒都比较高的西服市场,以“创中国西服第一品牌”的决心创立杉杉。

为此,胆大心细、做事灵活的郑永刚,不惜借了笔六万块钱的巨款,在央视黄金档投放了一条广告:“杉杉西服,不要太潇洒”。靠着大胆的投资和出色的营销,杉杉西服的广告语一炮而红,杉杉西服由此打开了销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说,当时成本不到百元的杉杉西服可以卖到五六百元,服装店门外还全部排起长龙,西服一度供不应求。甬港服装厂也从此扭亏为盈。

1992年,郑永刚将甬港服装总厂成功改制成宁波有限公司,取名杉杉企业,专注服装生产。靠着西服产品的爆发,杉杉成为国内最大的服装企业,并在1996年成功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成为我国服装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郑永刚也因此被称为“服装大王”。

然而,郑永刚从来就不是一个会自我满足的人,他很清楚企业想要基业长青,只有掌控好方向不断地突破自我。他曾说,“骑自行车看10米,开汽车看200米,开飞机看方向。我是开飞机的,我看好方向就行了。”

1998年,郑永刚带领杉杉企业推进“多品牌国际化”战略,以推动中国服装行业的转型升级。1999年,杉杉西服在国内依然备受欢迎,做事雷厉风行的郑永刚又打算改变杉杉单一的业务模式,拉着公司高层和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疯狂”开会,研究如何缩减服装主业规模,实现转型。

经过无数次的会议讨论,郑永刚和他的团队最后锁定了前景广阔的新能源产业,并把目光瞄准了中钢旗下的鞍山热能研究院。彼时,鞍山热能研究院眼见就能突破当时最先进的中间相碳微球负极技术,只是,课题预算捉襟见肘。

嗅觉敏锐的郑永刚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转型机会,但他走出的第一步并不是立马砸钱。他先是从腰包里自掏了8000万元,前往国内各家电池厂对碳素研究所的成果进行验证,得到“技术没有问题”的结论后,才决定用三个“小目标”与鞍山热能研究院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投资成立国内首家量产中间相碳微球的企业——上海杉杉科技有限公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即便如此审慎,郑永刚大胆的跨界依然不被外界看好。

但郑永刚从来就不是容易被外部声音所影响的人。只要是他认准的目标,那么只会坚定地往前走。继杉杉科技之后,他又陆续收购了铜箔、正极、电解液企业,迅速成为了国内最大、全球前三的锂离子电池材料供应商,在技术先进性和规模上与三星、索尼比肩。

没过几年,智能手机兴起,杉杉凭借着优秀的技术及产能成为苹果锂电池供应商。2013年锂电池营业收入首超过服装,成为杉杉营收主力,2017年锂电池营收更是超60亿元

不过,郑永刚在2007年,杉杉开始进入创投、融资租赁等类金融产业时,就辞去了杉杉股份董事长职务。正如他在公开场合的表态:“靠服装赚钱的时代早已过去,我更希望大家称呼我为金融家。”郑永刚投身金融业去了。

实业家郑永刚,作为德隆系、泛海系的先行者,国内最早进入金融业的民营资本代表之一,在资本市场似乎也长袖善舞。

2007年至2020年这13年间,杉杉系对金融业的投资开始提速,先后入股宁波银行(002142.SZ)、中科英华(现诺德股份,600110.SH)、江泉实业(现绿能慧充,600212.SH)、希努尔(现*ST雪发,002485.SZ)、申通快递(002468.SZ)、洛阳钼业(603993.SH)、吉翔股份(603399.SH)、华创阳安(600155.SH)、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上市的ALTURA MINING(AJM.AX)等多家公司,通过不断推动企业重组上市,再抽身继而赚得盆满钵满。其中最显赫的战绩,莫过于助推申通快递借壳艾迪西上市,这一笔交易令郑永刚足足赚了十亿元。因此,除了“服装大王”之外他也收获了“壳王”这一新称号。

除此之外,杉杉系还热衷于投资金融机构。高峰时期,杉杉系曾持有 9 家金融机构的股权,后又减持部分金融机构股权,持股数量降低至目前的 6 家,其中控股君康人寿。

不过,杉杉系在资本市场中也并非百战不殆。

随着监管对并购重组的审核愈发趋严,2018年杉杉股份开启了瘦身之旅,先是剥离服装业务将奥特莱斯卖给唯品会,再就是将正极材料企业“湖南杉杉”51%的股份卖给巴斯夫。但这一次瘦身,也是因为彼时郑永刚认为,负极行业已是一片红海,杉杉股份需要再次作出转型。

正如郑永刚在2018年的一次采访中说过的那样,“企业家绝大多数是‘白发人送黑发人’,眼睁睁看着年轻的企业消失,如果我郑永刚的生命周期结束了,但杉杉企业还在,就是成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企业的长青不衰,2021年2月1日,郑永刚回归的第二个月,杉杉股份便花费53亿元完成了对LG化学旗下LCD偏光片业务及相关资产的收购,成立杉金光电,成为全球规模、技术领先的偏光片供应商。

如今,郑永刚逝去,杉杉企业还在。旗下仍有服装、新能源、医疗、物流等多个业务板块,企业资产总计达587.54亿元,位居中国企业500强第373位。但按照郑永刚生前的规划,是希望在此基础上对杉杉系“做加减法”:一方面坚定加大对负极材料、偏光片和锂盐产业的投入;另一方面继续做减法,坚决剥离竞争力较弱的产业。同时,坚持培育医疗产业,大健康板块将成为未来重要产业。

郑永刚用一生来诠释:什么才是“因时而变”。奈何却壮志未酬,实在是令人叹息。未来,杉杉企业将走向何方,能给予我们答案的,恐怕唯有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