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故事,被现代文艺创作者数次搬上屏幕。

孝庄和多尔衮的暧昧、康熙帝九子夺嫡的惊险,乾隆年间的盛世等等,这个朝代的故事,因为离人们近,被反复拿出来研究探讨创作。

作为清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康熙,他的故事更是数不胜数。

幼年登帝的他,一开始拿的就是地狱级难度副本。

顺治十八年正月,顺治病死,其子玄烨继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时的玄烨,将将八岁。

即使再天纵奇才,也终究不过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孩子。

此时的鳌拜,作为军国大臣,手握40万大军。

野心勃勃的将军对上涉世未深的幼年皇帝,最终的结果历史已经告诉了我们,康熙八年五月十二日,鳌拜及其主要同党已经成擒。

八年蛰伏,鳌拜成为康熙握紧皇权的重要垫脚石。

那么,在康熙帝羽翼未丰时,甚至被下旨擒拿时,鳌拜为何宁死也不敢取代康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幼年皇帝VS军国大臣。

顺治在遗诏中写道:“特命内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为辅臣。……保翊冲主,佐理政务。”

从这四个人的履历来看,索尼能文能武,又是四朝元老,地位较高。

苏克萨哈与遏必隆立功较少,能力又不很强,所以辅臣中地位与索尼不相上下的,就只有鳌拜。

而索尼年迈多病,在这种情况下,鳌拜地位的提高也是必然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尽管顺治遗诏里把鳌拜排在辅臣的最后,但他所起的作用不但不是最小,而且正相反。

在四辅臣的内斗中,遏必隆与鳌拜同旗结党,两者抱团合作,索尼资格最老,但厌恶苏克萨哈,自然不会同苏克萨哈联合起来抵抗鳌拜。

苏克萨哈在朝内威望又不如鳌拜。

这亦是鳌拜敢于独揽大权独揽朝政的重要缘由。

康熙五年,鳌拜执意要将镶黄旗与正白旗各自旗下土地互换。

土地,在现在都是作为整个国家极其重要的,掌握土地的主权,是国家的重要权力之一。

而对游牧民族来说,土地的肥沃程度决定了牛羊的数量,而牛羊的数量决定了部落人数的数量。

这样的事情,牵扯到努尔哈赤时期的土地分配问题,背后更有历史遗留问题。

即使一定要换,也应该由众臣一起商量商量再商量才是。

可鳌拜并不是这样打算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克萨哈力阻,其他大臣如苏纳海、王登联上书表示此举不可为。

鳌拜恼羞成怒,将这些反对的大臣下狱议罪。

玄烨特召辅臣询问,鳌拜请将苏纳海等置重典,索尼、遏必隆不能争,独苏克萨哈缄默不语。

玄烨故不允其请。

而鳌拜却矫诏,将三人诛杀弃市。

不服从鳌拜的命令,便被下狱议罪;皇帝不同意,那我就自己动手杀了。

眼中毫无王权章法。

不仅如此,在鳌拜的经营下,其背后势力愈发强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仅夺过了少年皇帝的朱批之权,更在朝中肆无忌惮的结党营私,“与伊等相好者荐拔之,不相好者陷害之”。

在朝廷内安插亲信,结党营私,如此,鳌拜逐渐垄断了中央部院的主要部门,控制了朝廷中枢机关。

“凡事在家中议定,然后施行,且将部院衙门各官,于启奏后,常带往商议”。

“文武各官,尽出伊门下,内外用伊奸党,大失天下之望”。

这一时期,鳌拜怙势作威,独断朝纲达到了高潮。

不仅是军国大臣手握大军,在朝内的势力亦是如日中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玄烨十五、六岁,正是康熙七、八年,鳌拜的专权极大地威胁着玄烨的皇权。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那“一人”的命令并不是必须要听,鳌拜的骄纵自大在康熙初期彰显无疑。

可惜,天下终究是康熙的天下,也只能是康熙的天下。

玄烨深晓鳌拜朝野势力之大,以简单的谕令很难擒拿他。

于是,“以奕棋故,召索相国额图入谋画”。

玄烨简选侍卫拜唐阿年少有力者,练习扑击摔跤,即满洲所谓的“布库之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等到宣召鳌拜入宫的那天,康熙宣召羽林军入宫。

问道,“你们都是我的肱股之臣、信任的旧部,但是你们是敬畏我呢,还是敬畏鳌拜呢?”

众人连忙一起回答道,只敬畏皇上。

所以众人一起暗中等待鳌拜的到来。

有了前面康熙练习扑击摔跤的前情铺垫,鳌拜还以为康熙玩性大起,根本没有设防的便进了宫。

一进宫,便被生擒。

同时,遏必隆也被革职锁拿,列罪十二款,多属协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康熙清洗了鳌拜党羽,定班布尔善罪状二十一条,鳌拜之侄儿赛本得罪行六条等。

鳌拜得知死刑,“请求晋谒陛下。”

皇上降恩赐见时,他请皇上看了搭救清太宗御驾时,在自己身上留下的伤疤。

玄烨鉴于他多年为国建立功勋,不忍加诛,革职羁押。

遏必隆革去太师及公爵,免罪,鳌拜最终死于禁所。

一代权臣,就此落幕。

此次鳌拜被抓,主要在于轻敌未设防,康熙巧妙地将“战场”设在了宫内。

鳌拜受到皇上的诏令,不能不去。不去则是违抗了皇意。

且康熙并没让鳌拜事先觉得自己是要抓他,反而是因为一些其他如摔跤之类的少年玩性之事。

那么,手握40万大军的鳌拜为何从未想过先发制人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康熙的靠山——孝庄

孝庄,提及清初历史便不得不提的一个女人。

自努尔哈赤时期长大的小公主,参与了皇太极、多尔衮、顺治、康熙数位重要男人的斗争。

虽身在后宫,但前朝的波云诡谲从未离开她,而她也从科尔沁草原上的小公主,成长成为扶持两代少年天子的伟大女性,为清朝初期建立、巩固和发展,作出了他人无法替代的贡献。

顺治时期,多尔衮摄政时,发生了一件事,“太后下嫁”,即孝庄皇太后与摄政王多尔衮结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贵族的婚姻是一种政治行为,直接为清朝政治服务。

据考证,当时多尔衮制造了八爪龙袍,确有篡位的打算。

“太后下嫁”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发生的政治婚姻。

两人之间有无真感情后人不得而知,但孝庄和多尔衮结成夫妇契约后,这个包含政治目的的行动,

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延缓与阻止多尔衮夺位称帝的作用,实实在在的保住了顺治帝的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太后改嫁,要受到维护封建礼教的汉大臣的指责和反对。

孝庄文皇后既然“纤尊下嫁”,藐视封建礼教,这在当时无疑需要很大的勇气。

这是孝庄皇太后为了保护幼帝而采取的行动,也是对封建礼教的藐视和抗争。

孝庄的谋略,从不局限在后宫,而是放眼整个天下。

顺治十六年七月,坚持抗清的郑成功从厦门率舟师北伐,攻克长江的门户镇江,围困南京,震惊清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顺治帝举止失措,想要退守关外,受到皇太后的斥责:怎么可以把祖先以勇敢得来的江山,竞这样卑怯地放弃呢?

福临从羞愧转为狂怒,要“亲自出征,或胜或死”,甚至拔剑击案,以示决心。

皇太后极力劝阻,又遣福临的奶母与在京外国传教士反复劝说,终于使狂怒的皇帝冷静下来,放弃了御驾亲征的打算,留在北京坐镇指挥。

郑成功

围攻南京很快失败,宫中的风波才随之平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顺治十七年八月,福临宠爱的董鄂妃死后,陷入极度的悲痛之中,甚至要削发为僧,也为皇太后等人所劝阻。

制止少年皇帝的轻举妄动,尽量减少失误,这也是只有皇太后所能办到的。

史称孝庄文皇后“启世祖章皇帝,式廓大业”,启迪福临扩展了清朝创国大业,这是恰如其分的评论。

经历了多尔衮时期、顺治时期的鳌拜,又怎能不忌惮孝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孝庄和鳌拜的争斗,未有正面冲突,但每一次,都是鳌拜落败。

顺治去世时,留下遗诏,确立了玄烨的皇帝位置和四辅臣制度。

曾有大臣劝过孝庄,希望从顺治同辈的其他亲王中择仁而立,孝庄不动声色的拒绝了,因为孝庄知道,其他亲王,又如何能一条心。

这次皇位的更替,是完全按照她的旨意进行的。

皇帝玄烨是她亲自选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在清代历史上,是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选择。

也有大臣劝过孝庄,采用太皇太后垂帘听政的体制方式。

孝庄再次拒绝了。

弱女与幼孩,在人人尚武的满族汉子面前,太弱小了。

而且太皇太后听政,皇室孤零零的面对所有大臣势力,极易引起朝廷动荡。

所以有了顺治的遗诏。

这封遗诏,实际上是孝庄的主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变更祖制,指定皇子继位,摒弃诸王辅政体制,而是用上三旗异姓大臣辅政,彻底废除了八旗王贝勒议处、辅治国政的祖制。

多尔衮专权,使顺治深受其苦,顺治和孝庄对亲王摄政体制深恶痛绝,不想让玄烨重复同样的历史,于是以四大臣辅政代替亲王摄政体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呢?

辅政大臣与摄政王执政相比,更有利于幼主皇位的稳定。

其一,两者政治地位差别大。

摄政叔王皆为宗室近亲,皇帝叔伯长辈,又为一旗之主,军政地位极其特殊,极有可能随时推翻少年天子自己掌权。

而辅政大臣,皆为异姓臣子,与皇上除君臣关系之外,八旗中尚有严格的主仆名分。受到太皇太后和诸王的双层制约,不敢轻视太皇太后和幼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二,两者权限各异。

摄政即替君执政,代行皇权。

摄政王能独自处理军国大政,并以皇帝的名义颁发谕旨,体现自己的意愿。

辅政大臣职能仅为佐理政务,受皇太后的制约。

四大臣不得擅自决定朝政,必须共同协商,呈请皇太后恩准,以皇帝谕旨或太后懿旨发布,很大程度上直接反映了太后和皇帝的旨意。

从一开始,孝庄就在为康熙铺路,将皇权更牢牢地掌握在皇帝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辅臣制度,在前四年里,见效很好。

兴民生,强军队,为后来的康乾盛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随着鳌拜逐渐势大,孝庄开始想办法削弱鳌拜的势力。

康熙四年九月初八,禀照祖母慈谕,12岁的玄烨举行大婚典礼,索尼的儿子噶布喇之女赫舍里氏正位中宫,退必隆之女落选,成为皇妃。

在为孙儿择立皇后时,孝庄舍去遏必隆之女,选中赫舍里氏,旨在防范鳌拜借镶黄旗之女成为皇后之机,进一步扩大他的实力,同时也是针对主幼臣骄的情况,对清朝元老索尼及其家族予以荣宠的笼络措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仅仅一招,便再次分化了四大辅臣之间的关系。

孝庄此举还改变了皇太极和福临时期皇后莫不出自蒙古博尔济吉特氏的惯例。

这并不意味着忽视满蒙贵族联姻政策,而是从巩固皇权、安定政局的现实需要出发,反映出这位杰出女性的战略眼光与灵活策略。

玄烨大婚标志着少年皇帝正在步入青年,其亲理政事已为期不远。

12岁便大婚,放在那个年代仍显得为时尚早。

换言之,孝庄是以此为孙儿早日亲政制造舆论,打下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鳌拜得知玄烨选后的结果时,因希冀落空,“心怀妒忌”,气恼万分,竟与遏必隆一起入宫“奏阻”,这恰恰证明孝庄此步棋的巧妙:既分化了四辅臣,使索尼同整拜之间出现芥蒂,又促使索尼更为效忠皇室,增强了皇室的力量。

这就是孝庄的谋略,不着一兵一卒,却运筹帷幄天下于手掌中。

当鳌拜已经到了皇室不能容忍的地步时,孝庄便不得不下决心除掉他。

十六岁的少年皇帝生擒鳌拜,纵使再天降奇才,勿庸置疑,背后一定离不开孝庄的谋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辅臣鳌拜想要夺权,首先要考虑的是扶持了两代帝王的孝庄太后。

在鳌拜心里,孝庄太后的手段是他无法招架的。

无论是在多尔衮时期孝庄皇后和摄政王的左右算计,还是顺治死后颁布的辅臣体制,前朝后宫的一切,都有孝庄的身影,这让鳌拜在心里深深的忌惮这个女人。

同时,鳌拜还要面临的既有“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叛乱之名,异姓王想要那个位置,更有封建时期皇权的重重压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鳌拜手上虽有40万大军,但这40万大军,是清朝的大军,不是鳌家军。

这40万个将士,愿意和他一起赔上造反的名声吗?

这是鳌拜拿不准的人心。

也是鳌拜禁止科道,阻塞言路的根本动因。

身前生后名,总归是惦记的。

这便是顺治和孝庄太后给康熙背后看不见的隐藏在那个年代所有人意识层面的隐形靠山。

最后,鳌拜也许也并没有一国之主的心思,而只是贪图荣华富贵的安逸享受。

不然早就在康熙初初登基一切还未明朗时开始筹备。

从来无心,这也是他从未想过取代康熙的原因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参考文献

[1]黄彦震,李媛媛.清代康熙朝幼帝时期辅政形式探析[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1,20(04):28-32.DOI:10.13934/j.cnki.cn51-1729/g4.2011.04.014.

[2]杨余练.论孝庄文皇后的历史地位[J].史学集刊,1986(03):35-40.

[3]刘德鸿.孝庄文皇后与多尔衮、鳌拜[J].黑河学刊(地方历史版),1987(01):40-49.

[4].康熙清除鳌拜的真正幕后推手[J].百姓生活(下半月),2012(02):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