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桶前为什么要留个缺口?到底是干嘛用的?马桶是人类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去过美国的人应该都能注意到,他们没有蹲坑,都是马桶,而且马桶前面还会有一个缺口,这是怎么回事?这个缺口是干啥用的?为何我国没有?来来来,关注过客,听过客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桶的发展历史

西方最早的冲水式厕所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克里特岛的克诺索斯王宫被发现有一条可排水的沟渠上有厕所,厕所的屋顶装有收集雨水的蓄水盆,而雨水经过弯曲的陶管之后流入厕所可以冲走排泄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了公元前6世纪左右,伊达拉里亚人挖掘了比较完善的下水道系统,整个下水道是由岩石砌成的,然后再通过分支流经罗马城的大街小巷,每当暴风雨来临时,下水道就会被水流的冲力清洗干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时候的古罗马人把公厕打造的宽敞明亮又奢华,坐台是用整块的火山岩打磨而成的,上面有等距离的坑洞,类似公共厕所的坑位一样,下面是水渠,可以直接把排泄物冲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地面是铺的大理石,墙壁上还装饰了精美的众神壁画和大理石雕像,这里不像是公厕,更像是一个社交场所,因为古罗马的公厕是不分男女的,中间也没有隔断,人们可以边如厕边谈天说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随着罗马帝国的衰落,这些公共厕所系统逐渐的也废弃了,之后到了中世纪,人们不再使用厕所,那时候的欧洲,不管是大街小巷,到处散发着排泄物的味道。除了露天排泄,还有些稍微讲究的人会在室内排泄后通过窗户上往外倒,而路过的行人还可能受到“天女散花”之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情况直到近代才开始改变,1596年,英国人约翰·哈林顿爵士为英国女王发明了一款抽水马桶,这也是最早的抽水马桶,上边有木制水箱和冲水阀门,拉下阀门之后就可以冲走排泄物。但是当时的抽水马桶还不完善,没有排污管道,味道很容易返回到房间,所以没有得到广泛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了1775年,亚力山大•卡明利用虹吸原理改进了抽水马桶,解决了味道返回室内的问题,后面经过多次不断的改善,抽水马桶也变得越来越方便。19世纪时,仅伦敦就安装了20万个抽水马桶,慢慢的,抽水马桶也越来越平民化,之后还逐渐传入了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桶前为什么要留一个缺口?

如今,马桶在世界各地使用广泛,而外形上也基本统一,不过在细节上不同地区还是有区别的,比如美国公厕的马桶前边总会留一个缺口,这到底是干嘛用的?方便了男性还是女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美国的马桶之所以前边有缺口是因为当地的规定所致,早在1955年,美国《国家标准水暖规范》中就有规定,“除了住宅单元外的所有马桶,都应为前端前开式”,简单来说也就是前边必须是开放式,可以采用“U形马桶座圈”,而且是公共场所的所有马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桶前边留一个缺口有什么好处?为什么还需要法律来规定呢?之所以这么规定的原因有三点,一是卫生,因为是公厕,平时使用的人比较多,马桶前方有缺口可以很好的避免了下体直接接触,不管是男士还是女士都可以不接触马桶圈的情况下如厕,很好的解决了卫生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一点是尿液滴漏的问题,应该有不少的家庭会因为男性尿液滴落在马桶边缘而产生摩擦,而这个设计即使不掀开马桶盖也可以避免尿液滴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是承载力更好,美国人大多都比较肥胖,而与马蹄形的物体相比,圆形物体具有刚性并且容易折断,所以U型马桶圈更能承受不同体重的人。而且,U型马桶圈还可以分解受到的压力,将压力分散到坐垫两侧,承重能力更强,使用寿命也就更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是安全性高,由于部分老外身体过于肥胖,如果使用圆形坐圈的话会没有缝隙,容易被空气压力吸附在马桶圈上。尤其是在飞机上,身体重力下压之后容易将马桶内的空气排空,产生负压,再加上冲水后产生的负压,很容易卡在马桶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前俄罗斯一位200公斤的钢琴家在飞机上上厕所时就被卡在厕所的马桶上了,场面着实尴尬!如果是U型马桶圈的话就可以避免这种问题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我国的马桶前边之所以没有这种缺口主要还是习惯所致,在我国公厕里,马桶的利用率其实并不高,我国大部分人还是习惯使用蹲厕,只有没有蹲厕的情况下才会选择马桶,所以前边有没有缺口不是主要的。其次是卫生问题,很多人在公厕使用马桶时为了保证卫生,都会采用“先擦后垫”的方式,既麻烦又不卫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何公共厕所的门下面都要空一截?

其实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公厕的门基本都会空出来一截,据我国的《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隔断板及门与地面距离应大于10厘米,小于15厘米。而在美国也有相关规定,公厕的门与地面的缝隙至少要在9英寸,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定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是通风,据中国疾病预防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每个人一生中约有3年的时间是在厕所度过的,而厕所又是病菌滋生的“温床”,在没有良好通风的情况下,很容易滋生细菌。有研究发现,通风不好的公厕中,细菌菌落数量比厕所外高5倍,所以保持良好的通风很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是安全,厕所是比较私密的场所,一般老人或者有特殊疾病的人上厕所容易发生危险,比如排尿性晕厥、排便性晕厥等。这是在排尿、排便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引起了心率、血压骤降,导致脑灌注不足而出现的短暂意识丧失,死亡率高达35%,每1000人中就约有46人会发生排便性晕厥。而厕所门下面的缝隙可以提高厕所里面的安全性,如果有什么情况可以被及时注意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1年3月,湖北襄阳一70多岁老人上厕所时因腿脚不利索,加上体力不支晕倒,好在被保洁及时发现。

还有2020年12月,浙江宁波一姑娘就是晕倒在厕所小便池旁后被人及时发现送医,据家属表示,小姑娘最近一上厕所就晕,晕倒后10分钟左右就清醒了,经检查后发现是排尿性晕厥。

好了,今天就到这儿了,关注过客,听过客说,我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