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凤麟 编辑|龙山

(接上集)

感光胶片的生产和洗印过程中,耗水量极大。我国北方山区水资源比较贫乏,水源问题一直困扰着选址小组,也是周总理非常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

1970年5月13日晚9时50分至翌日凌晨1时45分,人民大会堂东会议厅灯火通明,全国电影工业工作汇报会正紧张进行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总理视察某军工厂

周恩来总理面容清癯,精神矍烁地主持会议,听取工作汇报。当鲁毅同志汇报胶片厂、洗印厂项目中胶片和拷贝生产用水问题时,总理问:“胶片用水量多大?工厂设计每小时用300吨水,一天就是7200吨。”他略一停顿,问在座的卞克强,“你们怎么用呢?”总理指的是水源问题。

“用的泉水和深井水。”卞克强回答。

“除了泉水外也打井?用完的水能否回收?80度还需要冷却?”总理显然考虑得更深入更全面。向总理汇报过工作的同志,都对总理的一丝不苟,对问题刨根问底的作风印象很深。

接着,周总理意味深长地说:“要注意回收:把渣子取了,综合利用,主席已经讲了好几年了,过去没有认真地搞。”

节约资源和资源的综合利用,正是毛主席最早提出和强调的。于今仍意义深远。

总理继续询问:“商洛怎么样?”

山峰同志答道:“去踏勘过,山形很好,水源困难”。

“蓝田怎么样?”

“蓝田地形好的地方,都摆满了工厂。选了一坝源,地形很隐蔽,水源不够。”

“青沟口再往里伸或再向南走。有没有更好的地方?”总理仔细研究过这一带的地形图,继续问道。显然,总理已对这个项目的许多具体情况,了解的十分清楚。

山峰答:“再走50公里有个青岔,还是水源有困难。”

关中一带山区,适合建厂的地带早已被军工、科研等三线单位摆满,选址不易。

八一电影厂拷贝分厂选址组,曾深入湖北襄阳地区的谷城县,选中了该县一个叫陈冲的地方,那里有一座小型水泥厂。向总理汇报时,总理从全局着眼,指出:“目前水泥生产不够用,为什么让人家搬家?不要把人家赶走了。”同时考虑到那里地势比较开阔,襄阳一带距铁路太近,有汉水大桥和丹江、二汽连成一片,是敌人空中侦察的重要目标。选址原则上要转到丹江以北。在襄樊的选址就此作罢。

总理十分关心工厂规模,有可能考虑到水源及战备需要等方面原因,总理指示刘贤权、徐今强(时任化工部代部长、党组书记)要详细研究一下,不要盲目求大,最多搞5000万米的生产规模。

总理说:“5000万米的规模应该是个大厂了。”

接着,他又关切地询问负责设备包建的上海市工交组负责人陈任之:“你们设计的胶片生产幅面多宽?”

陈答:“一米八宽。”

“切多少条?”总理问的是生产宽幅大轴整理裁切出的电影胶片的条数。

陈任之作了回答。

“小的没那么宽吧!”总理又问了另一条试验室小型涂布机的幅宽。

陈任之向总理认真做了汇报。

这次会议后,选厂小组深入到豫西伏牛山一带。

主要负责勘探任务的化工部勘测公司兰州化建公司勘测队,拖着沉重的设备,翻奶头山,过豆腐岭,穿军马河,来到西峡县的阳沟。这里奇山峻岭,林木葱郁,十分隐蔽,是战备工厂设点的理想之地。选址小组对此地十分偏爱。但最终由于水源不足,只得忍痛割爱。以后又辗转来到陈沟,也因水量不足而放弃了。

1980年代第二胶片厂生活区一角

1970年的后几个月,厂址基本上划定在河南省南阳地区的内乡县与西峡县交界的伏牛山一带。但到底确定在哪个沟,哪道岭,尚无定论。

这时,化工部第五化建公司陆续派施工队伍来到河南,开始在南阳市郊区建设原料分厂。

1970年12月8日晚11时30分。周恩来总理等领导同志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接见国务院文化组、电影工业协作指导小组全体成员,燃化部、上海工交组及二胶厂选址组等有关同志。

浅色的墙壁上,一排低光值的罩灯,发出团团柔和的光。灯光渐渐暗了下来,大厅里,传出电影放影机有节奏的嗒嗒声。新近赶拍的河南伏牛山厂址的选点影片正在放映。

总理聚精会神地审视着每一个画面,偶尔也简单地询问和评价几句。

看完影片,周总理面带微笑地讲道:“你们这次选的厂址离开大城市和交通要道了。”

得到了总理的肯定,在座的选厂小组的同志们感到十分欣慰。

山峰同志从座位上探起身,向总理汇报详情。

总理侧了侧身,往沙发上靠了靠,放松一下劳累终日的身体,关切而深情地说:“我想去看一看。”

总理想到二胶厂“看一看”的心愿,使参加接见的同志,使参加二胶厂选址和建设的同志们,倍感亲切和鼓舞。但由于总理工作实在太忙,一直到二胶厂建成投产,始终未能有机会到现场视察。对一直在周总理关心指导下建设的第二胶片厂来说,实在是一件历史憾事。

时针指向9日凌晨1时,会议还在进行,总理问:二郎坪在厂址的哪个方向。”

山峰答:“在西北面。”

总理问;“周围有没有工厂?”

山峰答:“二郎坪附近有个军事工程……”(指当时某国防工程)。

实际上,在附近鲁山县的深山区,还隐藏着某国防工程——总参及武汉军区空军地下战时备用指挥部(现已解密)。山洞中建有首长的起居室及会议室等。可防核弹轰炸。可惜,从建成到废弃,从未启用。林本人更没去过。

改开后,军队大裁员,废弃解密。驻守部队奉命撤离时,由于管理混乱,对洞内的设施进行了破坏性拆除转移。之后当地农民。炸开了封闭的洞口墙体,将残存的基础设施如硬木地板、红松吊顶、钢筋、管道、钢榄、铁梯之类残存,拆除殆尽。后当地政府以“林彪密洞”为名,开发为旅游景点。遗憾的是,再也不可能恢复历史原貌了(据说最近该设施又被部队收回管理)。武汉军区战时指挥部也处于数十公里外另一处山沟。前些年去游览,尚有一排部队看守,现已解密废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解密开发的“密洞”旅游景点

当年,为确保上述秘密基地供电问题。国家从丹江口水电站建设一条高压专线至此,形成双回路供电。后来二胶厂建成投产,也被特批,供电被联入这条双回路电网。

言归正传,提到进洞的问题,周总理十分关切地问:“周围山的石质能打洞吗?”

“大理石,能打洞。”山峰同志有信心地答道。

总理:“打洞的规模有多大?”

山峰:“一条生产线全部进洞,胶片5000万米,洗印2500万米。”

总理:“打洞需要多少投资?”

山峰:“要4500万元。”

总理若有所思,停顿了一下,又接着问到:,打洞的工期多长?”山峰:“两年半。”

总理:“谁来打洞?”

山峰:“请工程兵。”

当山峰汇报总平面布置时,总理又详细询问了一系列情况:工业建筑有多少平方米,多少建筑物,单层多还是多层多,从空中看有多少面积,自备电站要多少投资,自发电量多少?建设工期、生产规模……

1980年代二胶片厂职工业余文化活动

凡是向总理汇报过工作的同志,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无不为总理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所叹服。山峰同志回忆说:“向总理汇报工作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即使自以为掌握了十分全面的情况,经总理一问,心里也好像没了把握。似乎总理提出的问题比你知道的都多。凡是总理交办的工作,事后总理是一定检查办理结果的。因此,只要总理指示的事,我们都铭记在心,并且竭尽全力,认真办好,给总理一个交待……

总理又问其他同志:“在座的谁去看过这个地方?”

徐今强、鲁毅等回答;“我去看了。”

总理详细地听取了汇报,向在座的刘贤权和徐今强安排:“投资一个亿左右,你们把这个项目和投资列入‘四五’计划。”

总理又向徐今强交待:“你们召集计委和建委的同志开个会,听取他们意见。”

徐今强谦让着看了刘贤权:“还是请刘司令员主持吧!”

刘贤权含蓄地说;“总理叫你主持么!”

总理见此情景,风趣地对刘贤权说:“人家欢迎你主持么!”然后爽朗地笑了。

刘贤权表情严肃,十分干脆地用手一拍沙发扶手:“好!我明天就主持开个会议。”军人雷厉风行的果敢作风凸显。

此后,根据总体安排,加速进度,化工部第十二化建公司先遣队180人开赴南阳。

(本文由作者凤麟授权发布 未完待续)

作者当年参观“下指挥部”

作者简介:

冯大林,网名风麟,祖籍河南方城,参加过三线建设,从事企业管理。常年驻京,曾借调部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