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产业,就有就业,就有民生”。

上面这张照片,是身在广东的宜昌网友,拍摄于珠海市某处。这条标语,很直观的阐述了产业发展与城市、与人民的关系。

出于对宜昌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多年的观察,笔者对此有着更深的体会。

1

十三五期间,为坚决贯彻落实总书记的指示,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宜昌市奋勇扛起“长江大保护”的大旗,以“壮士断腕”的决心率先开展“关改搬转”,关停和搬离了沿江134家化工企业。

长期以来,化工产业为宜昌市贡献了分量极重的财税收入,解决了大量就业。在推动这些企业的“关改搬转”的时候,宜昌还未来得及提前培育新产业,对于新产业的招商引资力度也十分不够,称得上是“未立先破”、“只破不立”。

这种“未立先破”的“断腕”壮举,不可避免的对宜昌经济发展和民生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就业岗位较少,失业率上升,政府财政收入下滑……

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5—2020 年,宜昌市从业人员从 218.2 万人下降到 187.5 万人;年末单位从业人员数从 93.44 万人下降到 82.29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从1.8%上升到3.5%……

这些影响,无疑为“新发展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长江大保护”等重大战略,蒙上了一层阴影。

这,当然不是新发展理念的根本宗旨。

2021年1月,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党中央强调要从根本宗旨、问题导向、忧患意识把握新发展理念,做到完整、准确、全面贯彻

这说明,此前对于新发展理念的把握和贯彻,存在不够完整、不够准确、不够全面的现象。

事实上,在2018年总书记在宜昌考察时,就为长江大保护做出了全面的阐述:

“我强调长江经济带建设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不是说不要大的发展,而是首先立个规矩,把长江生态修复放在首位,保护好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不能搞破坏性开发。通过立规矩,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在坚持生态保护的前提下,发展适合的产业,实现科学发展、有序发展,高质量发展。”

由此可见,发展与保护并不是天生的矛盾关系,保护是为了更好的发展,为了可持续发展,为了高质量发展。只有发展才能为保护提供源源不断的动能与支撑,才能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路径转化。

2

在2021年1月党中央强调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之后,恰逢宜昌市委市政府换届,新一届宜昌市委提出“要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金钥匙”

基于对新发展理念完整、准确、全面的理解,围绕绿色发展、双碳战略,宜昌市委市政府结合宜昌实际提出了六大发展目标,即“建设世界旅游名城,建设清洁能源之都,建设长江咽喉枢纽,建设精细磷化中心、建设三峡生态屏障、建设文明典范城市”

具体到产业发展,市委市政府强调要跨越提升产业水平,进一步明确宜昌产业发展的支撑基础在哪里,未来哪些产业可以形成突破性、爆发性的经济增长点,以超常规思路、举措和作风,抓大产业大项目。

在“强产兴城”的号角声中,宜昌产业发展日新月异,招商引资硕果累累,一大批优质企业、优质项目落地宜昌。

不完全统计,从2021年上半年至今,在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宜昌先后迎来了中科曙光、宁德时代、华友钴业、广州天赐、新宙邦、东方盛虹、欣旺达、楚能新能源、中清光伏等一众优质企业的投资。在笔者的记忆中,此前的宜昌,没有哪个两年,引进了如此多的知名头部企业。

更为重要的是,对于宜昌产业而言,这些都是延链、补链、增链的项目,它们对宜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产业转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举例来说,原来宜昌的磷矿资源只能用于生产化肥,而现在可以生产动力电池。

这些头部企业布局宜昌,必然会带来更多的配套企业、上下游关联企业。据最近的新闻报道,2022年前三季度,宜昌市新入库亿元以上项目614个,排名全省第一;1至10月,新登记市场主体10.7万户,增长56.8%。而这还仅仅只是2022年前三季度的数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湖北省投资在线审批平台数据显示,2022年截止到今天,宜昌市申报项目总数8262个,申报总投资12130.76亿元,其中制造业项目占比25%,

而在2019年,全年申报项目总数为5518个,总投资4432.8亿元,制造业占比21%。

3

正如在今年11月25日召开的宜昌市四季度重点项目观摩暨稳增长工作推进会议中,时任市委书记王立所强调的:“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基石,也是城市向上跃迁的支撑”。

产业发展为城市带来了更多的常住人口,据新闻(宜昌发布重磅人才新政!国内首创)报道,今年1-7月,宜昌市新引进各类人才3.86万人,其中宜昌籍贯以外的共有约2.86万人。人才新政固然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没有足够的工作岗位,再好的人才新政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随着常住人口数量和居民收入的增加,宜昌的消费也将随之扩大,对宜昌的商业、服务业也将起到正向的带动作用,通俗点讲,宜昌的生意将更加好做。

产业会带来税收,税收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地方政府有足够的财政收入,在民生保障、市政公共设施建设、交通建设等方面才会有更充足的投入。

最近一段时间,全国都出现了“药品荒”。为了尽可能保证宜昌市民的药品需求,在12月15日召开的全市疫情防控工作会上,马泽江市长强调:“加强医疗物资供应,动员本地药企生产替代药品、N95口罩和抗原试剂”。

宜昌人福、民康制药、恒安芙林等8家企业共生产复方氨酚烷胺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片、清热解毒口服液等15种类药品。其中,退热药品布洛芬片日产能140万片;对乙酰氨基酚片日产能60万片;复方氨酚烷胺胶囊日产能180万粒。
……
为保障近期退热药品供应,对接宜昌人福协调出部分集采份额优先保障市内供应。自12月14日起,由宜昌人福按布洛芬片或对乙酰胺基酚片25000人/天剂量连续10天供应,通过各零售药店保障市民基本购药需求。
公众号:三峡日报宜昌新冠感染者用药生产供给最新进展!

由此可见,地方产业发展,还能够在特殊时期从一定程度上保障本地居民的物资供应。倘若没有医药产业,宜昌市民所需物资,就只能花费更多的时间和成本从外地调入,在当前这种形势下,时效和数量都还难以保证。

对于生活在这座城市的市民来说,产业的发展更是市民美好生活的底盘!

增加就业岗位,增加居民收入,是产业发展对于市民最为直接的作用。此前有从事工程管理的群友透露,自从邦普、楚能、欣旺达等大型项目开工以来,宜昌市的各类工程车已出现严重短缺。对于工程建设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坏消息,但也正好反映了宜昌项目建设的火热程度以及项目建设所带来的用工需求。还未投产,就已经产生了相当数量的用工需求,更不要说项目建成投产后带来的稳定工作岗位了。

据宜昌市2022年前三季度人社事业发展计划(就业指标) 数据,截至2022年9月底,宜昌市城镇新增就业90418人,比2022年第二季度增长73.4%,比上年同期增长25.5%;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3479人,比2022年第二季度增长48%,比上年同期增长6.7%;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2439人,比2022年第二季度增长45%,比上年同期下降16.7%。

新增就业人员和再就业人员数量的增加,就业困难人员的减少,显然都是产业发展的直接体现。

不仅如此,据笔者观察,随着产业的发展,最近两年,宜昌的工资水平越来越高。关于宜昌的工资水平,留给人们的映像是每月3000到4000元,高薪岗位较少,高技能宜昌人才不得不背井离乡,前往沿海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寻得发展空间。

不过现在,改变正在发生,宜昌的高薪工作岗位,越来越多了。说到此处,笔者分享一些高薪招聘信息。

  • 【年薪15w+】宜昌天赐高新材料有限公司诚聘英才
  • 【邦普循环宜昌】关键人才急招中,项目大、发展快(附HR联系方式)
  • 【新能源电池高端供应商】湖北新源浩科新材料有限公司高薪诚聘

以邦普循环宜昌基地为例,关键岗位人才月薪高达25K至30K

即便是一些普通的岗位,月薪也能达到8K以上,这在几年前,是难以想象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目前能够开出8K+月薪的岗位总体来说还是少数,大部分的岗位依然维持在4K-6K之间。

但是,我们相信,只要宜昌市能够继续锚定“强产兴城”之路,继续发扬“拼、抢、实”作风,保持身先士卒、敢为人先的激情和能闯敢干的魄力。宜昌的未来一定更加美好,宜昌的高薪工作岗位一定会越来越多,宜昌人民将不必非要背井离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