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消息,土耳其灾难和应急管理署2月8日上午发布消息说,土耳其南部靠近叙利亚边境地区2月6日发生的强烈地震已导致该国6,957人死亡。

地震发生后,爱德基金会于2月6日晚启动紧急响应,联系国际国内合作伙伴对当地进行灾情调研和讨论协同行动。

为了帮助土耳其地震受灾的居民早日战胜灾害,重建美好家园,今日(2月8日)下午,驰援土耳其地震的第一批爱德救援队员从武汉出发飞往土耳其,预计北京时间9日上午抵达伊斯坦布尔机场,后计划继续飞往阿达纳机场或通过陆路前往受灾地,与当地相关合作伙伴一起开展灾情和需求评估、救护、救助等一系列工作,同时协同各方共同建立“中国社会力量土耳其地震响应协调大本营”,为赶赴灾区开展救援工作的中国社会组织提供支持和协调服务。

南京——武汉——伊斯坦布尔,从确定出发到真正出发,留给爱德救援队员崔亚洲和张超的时间,只有30小时。

“对于爱德救援队而言,这种‘说走就走’的经历不止一次,因为很多时候,灾害无法预估,所以我们常年处于‘准备’状态。”张超一边说着,一边对照着手中的清单从容又迅速地整理要带走的常用药:抗生素、消化药、微量元素补充片……在张超看来,准备工作做得充分、到位一些,到达灾区后遇到的困难很可能就少一些。

张超在爱德参与灾害救援,整整10年了。

“第一次参与救灾是2013年的雅安地震,之后还参与过鲁甸地震、尼泊尔大地震、菲律宾风灾,以及每年雨季国内水灾的救援……”有好几次,灾害发生时,张超恰好在发生地附近出差,因此“临危受命”直奔灾区,且总能出色完成灾害救援任务。所以在爱德,同事们喊他“小超人”。

“签证下来了,航班也确定了,明天下午三点半左右起飞,那我们今天中午先去补充采购点必备物资,然后下午去银行兑换外币,然后……再……”2月7日下午,与张超同行的爱德救援队员崔亚洲一直处于飞速思考状态,常常“自言自语”地提醒自己各项工作的顺序。

出门补充采购时,崔亚洲的手机一直响个不停,同事们一直给他和张超搜集和提供各种相关信息:当地天气与气候、交通条件、文化习俗、伙伴资源、注意事项……崔亚洲努力记下每项细节。挂掉电话后,他常有那么几秒露出愣神的表情——那是他把接收到的信息快速地在脑海里过一遍,稳稳“存档”。要是信息量较大,崔亚洲会深呼吸一下,眯一下眼睛,晃晃头清醒一下,继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月8日中午,爱德救援队从武汉天河机场出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候机间隙,爱德救援队抓紧时间与伙伴讨论行程细节

“出发的是救援队,但背后支持我们的是整个爱德团队。”在崔亚洲看来,灾害发生时,爱德救援队之所以能迅速行动,源于强大的团队支持。

“加油”、“平安”、“注意安全”……是张超和崔亚洲出发前听到最多的话。

支撑爱德救援队员勇敢前行的,还有爱德家属。

“孩子马上就面临小升初。接下来这段时间我老婆要一个人照顾孩子,会比较辛苦。但她还是很理解我。孩子看到土耳其地震的报道,还问我能不能带他一起去,他说他也想帮助当地受灾的人们呢。”谈起善良而通情达理的家人,这位高大魁梧的“铁汉”脸上露出了几分温柔。

张超家的孩子年纪小些,还不太懂得爸爸为什么突然要去那么远的地方。张超耐心地跟孩子解释:“地震是突然发生的,没人能提前预料到,当地的人们现在很需要帮助,所以爸爸去帮助他们……”孩子似懂非懂,但得知爸爸即将远行,很认真地表达了“希望爸爸平平安安,早点回来”的愿望。

相信这也是你我他共同的愿望。

祝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