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那年美美

本文纯属原创,感谢评论与转发!

『【美美谈情感】,每天趣谈人物,社会,热点等情感新鲜事。在这里,有故事、有观点,有逻辑、有深度,期待您的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台竞技,鹤立鸡群,成为2023开年热播电视剧中的一批黑马,吊打同期热播剧。

关键是即便已经收官了一个星期,其热度不仅不减,还在持续猛烈高涨,成为封神之作

《狂飙》这部电视剧,可谓是开启了荧屏上扫黑除恶道路上的新篇章。

余音还在绕梁,人们依然沉浸在“高老大”和“安警官”的人格魅力里,迟迟不舍离去。

张颂文,因为出演剧中的高启强,在人到中年这个不尴不尬的年纪,终于苦尽甘来,一仗翻身。

而张译,更是因为“安欣”这个角色,赚足了美誉,出尽了风头,甚至还有幸在新闻联播的发言现场亮相。

剧组压根儿没料到,《狂飙》自播出后,反响竟会如此强烈,收视率出奇

而作为主演的张译和张颂文,更是体验了一把前所未有的高级感曝光。

两人连续一周,都妥妥活在热搜里。

一夜之间,《狂飙》几近成为绝唱,不断被挖掘出一波又一波的话题

这几天,就有业界人士指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真是人怕出名猪怕壮,这句话的苗头,显然是针对最近热播剧《狂飙》而来的。

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其指向性已经非常明显。

有网友说:

不言而喻,这是在内涵《狂飙》存在“过度描写反派成长”的缺憾。

对此,大家的看法,褒贬不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确实,回头看这部剧,剧中反派人物如云,尤为出彩,几乎抢尽了所有正面角色的风头

尤其是“大嫂”,都快让人误以为她才是女一号了

真正的女一号,李一桐扮演的孟钰,却因为角色太正,没有张力和发挥空间,而被观众当成了空气。

而作为头号反派的高启强,就更不用说了。

从唯唯诺诺的菜市场小鱼贩,到遮天盖日的黑老大,他的逆袭史和成长历程,不知道让台下观众咬着牙红着眼羡慕了多少回。

倒是跟他演对手戏的安欣安警官,这个扫黑除恶的正面角色,在高老大面前,反而减了气势

不得不说,《狂飙》这部剧,让观众对反派势力深恶痛绝的同时,又在潜意识里对其深深共情。

虽然最后都受到了应有的惩处,但他们下台和倒戈之前的种种辉煌,让观众难以忘怀。

反派人物的性格,成长点滴,发家史,甚至占了比正面角色更多的情节和镜头。

让人差点忘了,这部剧谁才是主角,谁才是配角。

老实说,有种正反颠倒、喧宾夺主的视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什么会这样呢?

到底是演员的演技差异,还是剧本对于正反角色的刻画有问题?

其实,《狂飙》是不是如上头部门所内涵的那样,“反派的戏份多过正派,描述过度”,我们姑且不去讨论。

但在我看来,当下电视剧的表述角度,应该要厘清最基本的角色概念。

而成年人看电视剧,也要具备最基本的观看素养

小时候,我们看电视剧,刚坐下来还没进入剧情,就会忍不住先问身边的小伙伴:

“这里面谁是好人?谁是坏人?”

而这个“好人”,就是正面角色。

“坏人”,就是反面角色了。

长大后,我们现在再看电视剧,也依然会带着这样的“历史遗留眼光”。

但凡看到电视剧里的反面角色,我们总是希望他们各种倒霉,甚至死掉。

总而言之,就是不想让他们有好果子吃。

却不知道,这是由于观众对电视剧反面人物存在错误的认知

其实,剧中人物,并没有“好人”和“坏人”之分

我们之所以把正面角色看成是“好人”,是因为我们在正式进入剧情之前,就很自然地先把自己放在了正面角色的立场上。

从小受到的教育,教会我们要像电视剧中的正派人物那样,充满正气,扬善惩恶,成为英雄。

所以,当你站在正面角色这个角度去看反面角色时,当然就是持以对立、敌对的目光。

但这并不能说明,反面角色就是“坏人”,只是我们所站的立场不一样而已

反之,你倘若从一开始就选择站在反面角色的立场上,再回头看正面角色,你也会觉得,他做什么都是错的,你也会期待编剧把他写死,让他遭遇不好的下场。

由此可见,反面角色不一定就是坏,正面角色也不一定就是好,要看你持什么样的立场

而什么样的立场对,什么样的立场错,在当今社会看来,并没有一个“唯一且标准”的答案

因为时代发展到今天,每个人的成长历程、人生经验,都不一样,大家看问题的角度和价值观,也会截然不同。

更何况,这是一个价值多元、意志自由的世界,没有什么是绝对错的,绝对坏的。

也没有什么是绝对正确的,绝对好的。

在以前,有很多演员,让他演反派,他就犹豫着要不要接戏。

理由就是觉得反派会遭观众记恨,仇视,打压,否定。

甚至担心大家分不清楚演员和角色的界限,而给自己带来不好的影响

比如说,担心破坏自己的观众缘,会掉粉,担心自己被观众骂到被迫关评论,遭遇另类网暴。

所以,反面角色,一向让演员不堪重负

而很多观众也是如此,自己喜欢的演员,如果在某部剧里演反派,就两手一摊,表示只能忍痛弃剧

这其实是大众对反面角色的绑架与偏见,是一种刻板印象

所以一旦反面角色的戏份多过正面角色,就打破了这种刻板印象,观众就会觉得不应该。

殊不知,反面角色也是角,跟刻画正面角色一样,反面人物也需要立体,丰盈,饱满,有辨识度

而很多演员,也正是因为塑造出了这样成功的反面人物,而一炮走红。

他们把反面角色刻画得惟妙惟肖,入木三分,让观众该骂就骂,该恨就恨,这才是演员对反面角色真正的解读。

当观众开始痛恨剧中的某个反面角色,就恰恰说明了这个反面角色是有血有肉的,同时,也充分证明了这个反派演员的扎实演技

《我的前半生》当中,吴越饰演的凌玲,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都挺好》里面,郭京飞混不吝到打出手自己的亲妹妹,被粉丝怒骂,甚至取关,也很好地论证了这一点。

所以,并不是说反面角色就一定是“宾”,而不能是“主”

如果把反派刻画得过于程式化,而缺乏生动的成长轨迹和心理演变,这样的电视剧,就如同流水线工程,没有吸引力了。

只有打破对反面角色的这种刻板印象,电视剧的高度,才能迈上一个新的台阶,观众的认知水平,才能有跨越性的进步

毕竟,一部好的电视剧,除了要编剧会写,剧组会导,还需要观众懂得欣赏

《狂飙》剧组看到这部剧好评如潮,强烈反响,被持续热议,生怕因为剧中大量描写反派成长,给观众造成一种错误的价值观导向。

所以率领剧组全部反派演员,面向社会公众,集体道歉

“李响在这里说声对不起!”

“我替唐小虎跟大家说声对不起!”

“我替高启盛向观众朋友们道一声对不起!”

“唐小龙十恶不赦,跟大家说声对不起!”

看到没有,满屏都是晃眼的道歉,十足的诚意。

反派演员用他们扎扎实实的演技,全方位演绎了反派人物,塑造出了一个个让人痛恨的角色。

同时,也用集体道歉这样实实在在的行为,告诉观众,反派人物再怎么被过度描写,再怎么霸占热搜,出尽风头,再怎么呼风唤雨,遮天蔽日,最终也一样逃不了法律的制裁。

正义的就是正义的,邪恶的就是邪恶的

他们在竭尽全力让这部剧尽量往正能量的社会舆论以及健康的价值观上引导,确实用心良苦。

这种集体道歉的行为,虽然让观众感动不已,但我认为,其实没必要。

一个真正懂得观剧的人,绝不会因为剧中存在过度描写反派成长的现象,而错误地解读剧本。

真的像三岁小孩那样,在看了《奥特曼》以后,学着奥特曼的样子,站在二楼阳台凌空往下跳。

观众不是三岁小孩,他们是有着成熟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的成年人

不论是编剧写剧本,还是导演导戏,电视剧的结尾,都要能让观众思维发散,让他们学会通过你的故事,从不同角度去体会你要表达的观点

而不是直接告诉观众,这样是对的,那样是错的,这个可以学,那个不要沾

真的,不需要!

心理学上有个理论,叫“空白效应”

说的是一幅作品,要留给观众想象空间,才能达到恰如其分的效果

比如写文章,做音乐,作绘画,你在仔细留意后不难看出,作者都会用空白渲染出别样的意境。

正所谓“于无画处观景,于无声处听音”

其实,一部好的剧本,也是如此。

一定要学会给观众留白,而不要直接告诉他们答案。

更何况,这个答案,它是开放性的,没有所谓“唯一且标准”的答案。

只有经过了激烈争论和思维碰撞,观众才能在这个火花四射的碰撞过程中,不断迭代和升级认知。

这才是一部剧真正留给观众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