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注意:微信公众号又改版了,没有常读和星标的订阅号,在数据流里就不显示大图。封面也是文章的一部分,看不到封面多多少少都有点遗憾。希望大家简单动动手,给我们粤穗平台加个星标哦

近日

关于“新冠病毒去哪儿了”的问题

引起广泛讨论

与此同时,随着天气变暖

有网友发出疑问:

新冠病毒还会有哪些变化?

进入春夏季节后

新冠病毒会消失吗?

01.

如何看待当前病例散发状态?

北京佑安医院呼吸与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李侗曾解释,病例散发是因为过去一两个月内,大部分地区超过80%的人感染后形成了免疫屏障。他表示,短时间内不会再出现类似之前的大量感染。不过,由于还有一小部分人没有感染,这种散发有可能导致今后出现下一轮疫情。

02.

再感染会受哪些因素影响?

中国后续新冠病毒传播可能呈波动式,出现时间和病毒传播情况会受到新毒株出现、气候变化、大规模的人群流动(如5月劳动节旅游高峰)等影响。

03.

人群抗体水平下降后该如何应对?

李侗曾介绍,即使抗体水平下降,但由于每个人不同步,因此下一轮或是有人先感染,有人后感染,疫情高峰不会来得这么快、这么猛,不会再发生短时间内大量感染的情况。

免疫力低下、没有接种疫苗的人群可能会是下一轮疫情中较早的一批,而已经感染过的人,尤其是接种过疫苗的人,他们在接种疫苗基础上的感染叫突破性感染,这部分人即使二次感染,或者第三次感染,成为重症或危重病例的风险也会比较小。

04.

新冠病毒会消失吗?

中国疾控中心最近公布的部分数据提示,新冠病毒目前没有消失,也不能把当前疫情感染情况的缓解当作结束。

李侗曾认为,目前来看,新冠病毒不太可能像2003年SARS那样完全消失。他判断,新冠病毒感染可能会像流感一样有阶段性,不会完全消失。

广东疾控提醒

2月重点防范7种病

“返工潮”过后

各中小学也陆续开学

人员流动和聚集将明显增加

而此时也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

近日

广东疾控发布提醒

2月,要特别提防这7种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冠病毒感染

目前我省疫情处于低水平,疫情形势平稳。

防病指引

做防护:日常要坚持做好勤洗手、戴口罩、勤通风、一米线这“防疫四件套”。

打疫苗:建议在没有接种禁忌症的情况下,符合条件者尽早接种新冠病毒疫苗。60岁以上人群、严重慢性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人员优先推荐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已完成全程接种的人群尽早接种加强针。加强针共两剂。

  • 第一剂加强针:已完成全程接种的18-59岁人群按照6个月以上的时间间隔接种第一剂加强针,60岁以上老年人按照3个月以上的时间间隔接种第一剂加强针。

  • 第二剂加强针:第二剂加强针与第一剂加强针的时间间隔为6个月以上。所有批准附条件上市或紧急使用的疫苗均可用于第二剂次加强免疫,优先考虑序贯加强免疫接种。另外,按照目前国家相关规定,感染新冠病毒者(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6个月内无需接种疫苗,可在6个月后接种1剂。

早排查:每天进行自我健康监测,如有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不适症状时,避免带病上学或上班,视情况及时到附近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就医途中全程佩戴口罩,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诺如病毒感染

广东每年9月至次年3月为诺如病毒感染暴发高峰期,以接触传播和食源性传播为主。

2月随着各类学校陆续开学,集体单位发生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的风险较高,重点防控场所为学校、托幼机构及福利院等集体单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防病指引

01.校园防病要点

学生健康管理:做好学生个人健康管理、严格落实晨午检、因病缺勤查因等工作。

厨工健康管理:加强对厨工的健康管理,制作食物和配餐过程中要佩戴口罩和做好手卫生,有消化道症状要暂时调离岗位。

饮用水管理:做好饮用水的管理,定期清洗、消毒滤网和二次供水设施,做好饮用水管道维护,师生饮用水烧开后饮用。

环境清洁消毒:开窗通风和环境(门把手、扶手、电梯按钮、马桶按钮等)高频接触部位清洁消毒。

病例管理:一旦出现呕吐、腹泻症状的病人,要立即就医并隔离,做好呕吐物处理,做好清洁消毒;病例持续增多应立即向主管部门和属地疾控机构报告。

02.家庭防病要点

家长和儿童注意个人卫生,养成勤洗手、不喝生水、生熟食物分开、食物煮熟煮透等健康生活习惯。

人感染禽流感

冬春季为人感染禽流感疫情易发季节,我省仍存在发生H5N6、H9N2等人感染禽流感散发病例的风险,不排除其他较少见亚型人感染禽流感出现。

重点防控场所:活禽经营非限制区以及未全面落实活禽经营卫生管理措施的区域。

防病指引

要洗手:尤其是接触禽鸟后及饭前便后。

要煮熟:禽肉和蛋要煮熟后再吃。

要就医: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避免带病上学或上班,视情况及时就近就医。有接触过禽鸟要记得告诉医生。

不要食用病、死禽肉。

不要购买来源不明的禽鸟类产品,也不要光顾活禽售卖流动摊档。

不要在活禽档口食宿。

广东疾控特别提醒,免疫力较低的老人、孕妇、儿童以及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和慢性心肺疾病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患病后出现重症的风险较高,应尽量少去或不去活禽经营市场。

流感

近期,广东流感样病例就诊比例低于基线水平,未报告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和上呼吸道感染聚集疫情。

我省流感存在冬春季高峰,2月随着新学期开学,需关注流感活动水平变化。

重点防控场所:各类学校、托幼机构、医院、福利机构、养老机构、公安司法监管场所、工厂企业、物流园等集体单位。

防病指引

打疫苗:根据《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2-2023)》,重点和高风险人群建议优先接种流感疫苗。

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坚持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风等卫生习惯。

勤洗手:用肥皂/洗手液及流动水洗手。

戴口罩:特别是在人多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有流感样症状的患者(体温≥38℃,有咳嗽或咽喉疼痛)。

勤通风:定期开窗通风,做好通风与环境消毒等工作。

早就医:出现流感样症状(体温≥38℃,有咳嗽或咽喉疼痛)时戴口罩,避免带病上学或上班,视情况及时就近就医,避免带病上学或上班。

广东疾控提醒,孕妇、婴幼儿、老年人和慢性基础疾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患流感后出现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的风险较高,更应注意做好个人健康防护。

布鲁氏菌病

2月仍处于羊肉和奶制品加工处理和消费等危险因素暴露高峰期,市民应警惕布鲁氏菌病。

防病指引

不饮生奶:尽量买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奶及其奶制品。如确实购买了私营农场或个人贩卖的生的牛、羊奶,也必须“煮三沸”,约3-5分钟(由于牛羊奶比较粘稠,沸点低,加热时要等冒泡离开火源,等泡沫下去后再加热,如此重复三次)才能饮用,隔水蒸也不行。

煮熟煮透:把肉做熟了吃,特别是不要为了追求鲜嫩,吃没涮熟、烤熟的牛羊肉。

戴手套:皮肤有破损时戴手套处理生肉及内脏。

个人防护:如果是畜牧业等职业人群,除了做好以上措施,还要注意个人防护。

猴痘

当前全球猴痘疫情波及范围广,世界卫生组织评估当前猴痘的全球风险为中等;我国境内及港台地区相继发现输入性个案,我省发生猴痘输入性疫情的风险仍将持续存在。

防病指引

一般居民不必过度紧张,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尽量避免接触野生动物。

食源性疾病

春季(2—5月)为河鲀鱼中毒高发期,我省河鲀中毒主要以误食河鲀鱼为主,需警惕食用河鲀致病死亡的风险。

近年,我省毒蘑菇及有毒植物中毒风险较高,全年各月均有发生。春季外出春游踏青活动增多,人们野采蘑菇误食中毒风险增大。

防病指引

遵守食品安全要点:生熟食物分开处理和存放;食物要煮熟煮透方可食用;尽可能当餐烹调当餐食用,如有吃剩的食物,应放入冰箱,食前彻底加热。

厨工健康管理:学校加强对厨工的健康管理,制作食物和配餐过程中要佩戴口罩和做好手卫生,有消化道症状要暂时调离岗位。

加强知识宣传:学校加强对学生的宣传,不得随意或“凭经验”采摘和食用野生果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End-

点亮右下角在看【】

今日在看【】目标:300

来源:广东卫生在线、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等,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拜托大家多点点

今日【在看目标: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