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聚恩/问

最近,在科学领域(源于自然科学,其影响已达至社会科学)最火的事件就是ChatGPT(Chat Generative Pre-training Transformer,聊天式生成型预训练变换模型)的兴起”,并尝试给它赋以“博语者”的中文名。发出后,和者众。也得了一些新名,如丁智勇先生的“智聊客”(Smart Chatter)、王湘念女士的“聊博士”等。

陈暘先生则直接向ChatGPT发问(见截图)“ChatGPT的中文译名是什么”,回答是“聊天式生成式语言模型”。对话的中间结果是“聊天GPT”,而讨论后的结果是,“ChatGPT是聊天机器人,'博语者'被理解为聊天机器人专家”,“期待更佳的翻译名称”。回答和讨论饶为有趣,也确实呈现出“机器”深度学习的智慧一面。

受“亲们”和“机器”的启发,我们就称ChatGPT为“博聊”,如何?

在中文语境里,前有“博客”,现有“博聊”,蕴含从“微博”向“智博”“众博”、从弱AI向强AI、从搜索(单向)向对话(交互)的革命性进化,岂不妙哉!且语义递进,契合原意,简洁明快,朗朗上口;较之有些绕舌和有点“阳春白雪”的“博语者”似乎更好。

既然ChatGPT是人工智能平民化的里程碑,那么,我们就给它一个平民化的中文名吧!

亲们,叫“博聊”,意下如何?

中文博大精深,大家一起想,一定会有个好名;也不妨再与ChatGPT讨论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