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俄乌冲突影响,中俄关系出现了一些微妙变化,而这种变化对中俄并非有害的。

冲突持续了300多天,俄罗斯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随着美西方加大对乌军援力度,乌军的强势反攻让俄军有些吃不消。尽管俄罗斯在上月已宣布将扩军到150万,但远水解不了近渴,俄罗斯本土仍面临被乌军袭击的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普京在本月初提到,俄罗斯当务之急是确保乌军没有机会袭击俄边境地区。然而,令普京没想到的是,乌军不仅袭击俄罗斯边境地区,连首都莫斯科都遭到了乌军无人机突袭。再这样下去,估计普京不仅很难实现出兵乌克兰的全部目标,而且还会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

乌克兰有美西方持续输血,扬言要战至最后一人,一直拒绝与俄罗斯谈判。而俄罗斯盟友较少,继续耗下去很吃亏,当务之急就是尽快结束冲突,以及加强与友邻的合作,确保俄罗斯能够屹立不倒。

作为俄罗斯的邻国及亲密伙伴,早在俄乌冲突之初,中国就被美西方指责向俄罗斯提供军事援助。这都2023年了,美西方还在揪着此事不放。比如在1月30日,有记者向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提问,称美国政府掌握的证据显示,部分中国企业向俄罗斯提供了军事或经济援助,中国政府是否知情?

发言人毛宁的回应斩钉截铁,她说中方对俄乌冲突不会袖手旁观、不会火上浇油、更不会趁机牟利。而且她还指出,美方是俄乌冲突的始作俑者和最大推手,无视乌克兰人民的生命安全,持续通过乌克兰危机发战争财,没有资格猜忌、指责和讹诈中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炒作中国军援俄罗斯,一方面是因为中俄关系目前处于历史最好水平,另一方面是因为俄罗斯孤立无援,确实需要第三方国家的支持,尤其是中国这样的军事大国。不过,中国在俄乌冲突中的中立立场不会改变,普京也理解中国表态,不会强求中方军援。但除了军援,作为俄罗斯的好邻居与好伙伴,如今俄罗斯有难,中方会向俄罗斯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帮助其渡过难关。

俄乌冲突爆发后,中俄关系确实受到一些影响,比如中方对中俄合作的措辞有所变化,之前强调中俄合作无上限、无禁区、无止境,现在强调中俄关系建立在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基础上。而且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也说了,中俄关系互惠互利,不处于从属地位。言外之意就是,中俄两国地位平等,互利共赢,即便俄罗斯因乌克兰战争元气大伤也不会自降身份成为任何国家的附属国(类似于日韩与美国那种关系)。虽然措辞有所调整,但这对中俄都不是坏事。

俄乌冲突爆发后,普京将俄罗斯的未来发展方向转向东方,主动加强与中国的关系,这对中国来说是有利的。

为了与中国加强友好合作关系,被誉为普京左膀右臂的梅德韦杰夫在去年12月飞往北京与中国领导人见面,还转交了普京亲笔信。虽然信中具体内容我们不得而知,但从后面中俄之间的互动来看,梅德韦杰夫访华收获满满,中俄关系并没有因外人挑拨而疏远,反而走得更近了。

在梅德韦杰夫离开北京后,中国副外长马朝旭去了一趟莫斯科。当着拉夫罗夫等俄罗斯官员的面,马朝旭给中俄关系打了一针强心剂,称中俄友好关系不会动摇,双方在各方面、各层级的合作将更加紧密。

拉夫罗夫对中俄关系表态后,普京本人日前也谈到了加强中俄合作关系。而且,普京不只是口头说说而已,还向中国送上了大礼包。比如计划将俄罗斯的不冻港摩尔曼斯克作为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对接点,使中国可以获得通往欧洲的另一条航道。这样一来,如果今后中美关系恶化,美军封锁了马六甲海峡,中国仍可以通过上述航道通往欧洲。

如果说普京同意与中国共同开发俄远东地区是迫不得已,那么向中国开放摩尔曼斯克则是俄罗斯主动同中国分享“蛋糕”,而且有利于中俄共同开发北极。至于中俄之间的能源合作那就不用多说了,自从俄罗斯受到西方制裁,其在欧洲能源市场地位逐渐被美国取代后,俄罗斯能源贸易逐渐转向东方市场,而中国自然成为了俄罗斯能源出口的最大客户。去年中俄贸易总额约1900亿美元,增速达到29%,其中能源贸易是中俄经贸合作的压舱石,中俄石油、煤炭、天然气贸易额实现了爆发性增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在经贸方面的合作,中俄在军事上的互动也很有看头。中国没有在乌克兰战争中军援俄罗斯,但与俄罗斯的军事合作并没有停止,双方去年多次在日本海等水域举行联合军演,而且有一次中俄战略轰炸机还互降对方机场,体现了双方高度战略互信。

有必要指出的是,中国不会帮俄罗斯打击乌克兰,但对于共同抗击美帝霸权,中国很乐意与俄罗斯合作。被称为“地缘政治之父”的布热津斯基曾说过,如果中俄伊三国走到一起,美国霸权将被彻底瓦解。而美国人的担忧,如今看来并非自己吓自己。中国不会与俄罗斯结盟,但在反抗美帝霸权的正义之战中,俄罗斯不会是孤军奋战,全世界饱受美帝霸权迫害的国家都可以是俄罗斯的亲密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