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人工智能可谓“人气爆棚”,尤其是聊天机器人ChatGPT的迅速走红,数次登上热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数据显示,发布两个多月的ChatGPT月活用户就突破了1亿,成为史上用户增长速度最快的消费级应用程序。而上一个纪录保持者是:TikTok(抖音海外版)的9个月。

ChatGPT爆火之下,国内外科技企业都坐不住了。国外微软、苹果、谷歌等企业迅速做出行动,国内大厂百度、腾讯、阿里巴巴、华为等也纷纷在AI智能领域有所投入。

蹿红的ChatGPT是什么?

ChatGPT是一款于2022年11月30日在美国发布的聊天机器人程序,它能够真正像人类一样聊天交流,甚至能完成撰写邮件、作业、论文、翻译、代码等任务。

因为出乎意料的“聪明”,ChatGPT的问世还令多个行业开始“发慌”,一度登上热搜。

甚至有一些网友开始担心:人工智能都学会内容创作了,画家、作家、翻译、记者这类以内容创作为主的职业,将来是否都会消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对ChatGPT的爆火,国外两大科技巨头谷歌和微软之间的火药味也是越来越重了。

2月2日,微软官方公告表示,旗下所有产品将全线整合ChatGPT。有市场消息称,微软本周内将举行一场发布会,业内估计很大机会与ChatGPT相关。

在ChatGPT推出不到1个月后,谷歌CEO在公司内部发布了“红色警报”,并称全面调整2023年谷歌在AI领域的工作。

据悉,谷歌高管近日表示,两年来,他们一直在研究由LaMDA提供支持的实验性对话式AI服务Bard。这项服务将在未来几周内广泛提供给公众。

苹果也紧随其后,有消息称,其将于下周举行年度内部AI峰会,仅限于苹果员工参加。

BAT集体出手

不过,目前来看,中国手机号还无法注册ChatGPT账号,大量中国用户被拒于门外。有网友呼吁:“中国必须要有自己的ChatGPT。”

事实上,国内科技企业也早就坐不住了。

2月7日,据百度方面透露,该公司“类ChatGPT应用”项目将在3月份完成内测,并面向公众开放,该项目名字确定为文心一言,英文名ERNIE Bot,目前已经在做上线前的冲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百度,国内科技巨头近日都有大动作,阿里、华为、腾讯等互联网巨头纷纷公布人机对话相关专利。

据天眼查App显示,我国目前有超400项“人机对话”相关专利申请信息,其中超八成为发明专利。所有专利申请中,已获授权的有120余项。今年截至目前,已有7项相关专利公布或获得授权。

例如,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申请的“人机对话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专利可实现人机顺畅沟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阿里巴巴达摩院(杭州)科技有限公司申请的“人机对话及预训练语言模型训练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专利可提升问答交互的准确性。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申请的“人机对话方法以及对话系统”专利可识别用户异常行为进行回复。

并且,令人欣慰的是,过去5年,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利申请量比第二名及第三名申请量的总和还要多出一倍多,这意味着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非常活跃。

不只是人工智能,事实上,腾讯、阿里、华为等互联网企业对于硬科技的研发投入一直都没有停止。

据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规模以上互联网企业共投入研发经费771.8亿元,同比增长7.7%,增速较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企业的研发投入是在业绩下滑的情况下依然加大研发投入。

据财报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腾讯累计研发投入达455亿元,同比增长20.1%;2022年的第三季度,阿里的单季度研发投入超过了150亿;华为2022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达1105.81亿元,相比上年同期增加了82.41亿元。

在阿里还没有盈利的时候,每年就在阿里云上砸超过10个亿,阿里云在操作系统、数据库、存储、网络和芯片等技术领域持续深耕并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是国内唯一一家拥有完整自研软硬件技术体系的云服务商。

腾讯在研发投入这些年也增长较快,目前腾讯的自研产品矩阵已经覆盖芯片、操作系统、服务器、数据库、音视频、安全等领域。

而百度经过10年累计研发投入超过1000亿,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及授权量均排名国内首位,并已连续4年蝉联榜首。

BAT等国内互联网大厂近些年在研发上的大力投入,使其成为推动关键技术领域创新的关键力量,这背后更是体现其已经成为中国科技崛起的中流砥柱。

虽然当下的包括AI智能在内的科技研发还未到成熟阶段,相信通过更多像BAT的研发投入、创新技术会将国内科研技术挖掘出更强大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