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原著中,半人马星座的三体人往地球发射了质子大小的智子超级计算机之后,由于该物体可以干扰人类的粒子对撞实验结果,直接导致了人类的基础物理前沿探索被锁死,人类科技无法进行质变。《三体》作为一部科幻小说,虽然在这部分的描述更多是偏向于幻想的成分,但同样引人深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两次世界大战+苏美冷战,使得人类科技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核武器、人类登月、信息化战争等等,都是在那个时候已经出现。然而,至今过去了几十年,核武器仍旧是威慑力最高的人类武器,信息化战争只是被少数国家所掌握且没有质的飞跃,甚至美国想重启登月计划,却遭遇失败。人类科技的发展正在逐渐缓慢,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当然,作为普通人的小编只能用局限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社会最为前沿的这些,所以得出来的论证并不是足够的客观。如果换成日常生活中人人都可以接触到的汽车,如今是否也存在发展缓慢的情况?

内燃机or电机

在大多数人看来,现阶段汽车行业正在发生百年以来的巨变。大排量的燃油车逐渐被传统车企替换为小排量+电机的组合,新势力车企清一色地制造着电气化车型。电机正在取代内燃机,接管汽车行业的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早在1881年,法国人古斯塔夫特鲁夫就制造了第一辆电动汽车。该车由铅酸电池驱动的三轮纯电动汽车。整车及驾驶员重量约106kg,速度15km/h,续航里程16km。然而最初的电动车在各方面的体验远不及同时期的内燃机汽车,也就没能被足够重视。现在的纯电汽车普遍都采用能量密度更高的锂电池,并且随着制造工艺的提升,电池的重量远超初代电动车,电机的马力和扭矩也有了云泥之别。

其实从一百多年前开始,汽车工业就已经向内燃机和纯电两个方向发展。介于石油开采的国际态势和环境保护的呼声变高,内燃机的体积不断变小,热效率不断提高。直到现在,在136个国家和地区制定了碳中和目标之下,纯电车型凭借了“零排放”成为了香饽饽。本质上来看,汽车驱动技术百年来只是在不停的优化,并没有彻头彻尾的改变。

越来越先进的车机

最初的车机系统非常简陋。1910年,爱立信的创始人,瑞典工程师拉什· 马格拉斯· 爱立信在汽车后面安装了一部电话机,让汽车不再只是一台单纯的交通运输工具。随着收音机、唱片机、蓝牙等加入,车机系统的功能越来越丰富。直到现在,一些旗舰新能源车型的车机系统集合了娱乐、导航、智能驾驶和配置控制为一体。

从只能打电话到现在琳琅满目的玩法,车机系统的技术进步是肉眼看见的。然而,所谓的车机系统功能都是当下社会已经诞生的产物,目的是让一部车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由车机系统本身诞生并发展壮大的技术,少之又少。例如,现在大部分新势力车企的车机系统还是由安卓系统开放而来,使用逻辑上跟智能手机非常相似。没有哪一个车机系统可以在技术上超越手机系统的发展,或者现实也不支持车企这么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车机系统的技术提升本质上要受限于时代的发展,这也算是一种没有改变。

真正的改变

自汽车诞生起,就已经成为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汽车发展到今天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多了智能驾驶,因为它改变了出行方式。对于老司机而言,自动泊车就如同鸡肋一般的功能。但对于一些司机来说,自动泊车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除了自动泊车,L2级别的辅助驾驶不管是拥堵的城市道路还是长途旅行都能帮助到车主。未来智能驾驶终会进化成自动驾驶,由车本身去代替人类完成出行无疑是一次真正的改变。

总的来说

如此长的时间没能引起汽车技术的巨变,很可能是受限于汽车出行只能在“二维”道路展开。不管一台车有多么优秀的加速性能,国内道路最高时速只限制在120km/小时,世界各地也大致相似。人类社会需要汽车在相对安全的时速保证运输的安全性和精准度,可以上天的飞机的确很快,但需要铺设机场,可以下海的游轮一次就能拉几十万吨的货物,但使用场景只能是大海。

至于车机系统,原本就是为了给汽车画龙点睛,而不是画蛇添足。那么,有啥用啥就完全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