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仍未停止,无论是战场上的较量,还是在外交、经济和科技领域的角逐,对俄罗斯以及北约而言都是不可忽略的考验。2月7日,关于俄乌冲突,又有这些新的动向值得注意。

动向一,太阳从西边出来了?朔尔茨替普京发声。德国总理朔尔茨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曾与普京多次对话,虽然两人对于俄乌冲突的看法大不相同,但普京从未威胁过他和德国。

朔尔茨强调,西方国家为乌克兰提供的武器,只会在乌克兰本土使用,不会用于攻击俄罗斯。

与拜登和约翰逊相比,朔尔茨的表态明显更加谨慎。此前,英国前首相约翰逊曾表示,普京曾在打电话时威胁他,称俄罗斯可以用导弹攻击他,且只需要一分钟。对此,普京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约翰逊的表态是不真实的。

佩斯科夫认为,约翰逊要么是无中生有,要么是误解了普京的意思。

问题来了:明知此时替普京发声会惹恼英国,朔尔茨为何还要“仗义执言”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俄乌冲突爆发后,德国虽然是力挺乌克兰力度最大的欧盟成员国,但朔尔茨对普京的态度算不上“恶劣”。朔尔茨不止一次透露,他和普京的对话过程是真诚的,即便双方存在着很多分歧。

朔尔茨拒绝极限施压普京的最大原因,在于德国不愿意引火烧身。不久前,因为德国承诺为乌克兰提供主战坦克的原因,普京“点名”警告了德国。朔尔茨很清楚,如果无限制地配合美英施压俄罗斯,忍无可忍的普京,真有可能报复德国,到时候,德国如何是好?

美国前驻德国大使科恩布鲁姆认为,多亏了朔尔茨的对俄战略,北约才没有参战,普京也不会引爆核弹头。科恩布鲁姆表示,过去几十年,德国始终对欧洲国家保持着强大的影响力,德国在欧元、难民危机、核武器和能源方案等问题上的战术得到了贯彻。

简而言之,在科恩布鲁姆看来,朔尔茨的对外战略是务实的,即便不符合美国的预期。

还是那句话,枪打出头鸟,就现阶段来看,如果俄罗斯决定报复北约,首当其冲的很可能是英国或者波兰。在俄罗斯早已列出目标的情况下,德国没必要铤而走险,保持克制实属明智之举。

另一方面,在“要不要为乌克兰提供主战坦克”这件事上,德国内部存在显而易见的分歧。朔尔茨适当释放友好信号,有助于团结德国内部。

动向二,乌军损失惨重,泽连斯基有些着急了。泽连斯基表示,不得不说,前线的局势非常艰难,且情况正在变得越来越糟糕,为了突破乌克兰的防御,俄罗斯投入了更多的力量。

泽连斯基认为,当下,在巴赫穆特、乌格列达尔等方向,乌军士兵面临着严峻考验,乌克兰能否站稳跟脚,取决于乌军士兵的勇气和决心等因素。当然,国际社会提供的帮助,也至关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英国《金融时报》表示,根据基辅收获的情报,十天之内,俄军会发起新的大规模军事行动,目的是为了夺下整个顿巴斯。俄罗斯的主要打算,是在主战坦克抵达乌克兰之前先发制人,为了增加胜算,普京很可能会出动俄军空降兵,以及海军陆战队等精锐力量。

当然,战场上的真实情况,外界很难获知,俄乌都是“报喜不报忧”。不可否认,俄军做到了在巴赫穆特将乌军“包饺子”,也取得了让乌军付出巨大伤亡的战果,但在顿涅茨克等地,俄军伤亡同样惨重。如若不然,普京也不用急着扩军了。

因为拥有数千枚核弹头的原因,普京可以确保俄军在军事领域立于不败之地,却不能确保俄军能够击溃乌军。乌克兰的背后,站着美国和整个北约,俄罗斯要想用一己之力迫使乌克兰在谈判桌上低头,确实很难。

还有就是,泽连斯基主动“卖惨”,与乌克兰想要获得更多军事帮助有关——乌克兰的处境越不容乐观,基辅能得到的帮助就会越多。原因很简单:俄罗斯输不起,美国、欧盟和北约也不能输。过去一年,为了帮助乌克兰,北约投入甚多,如果此时坐视不理,岂不等于前功尽弃?

不知不觉,战争持续的时间,快要超过一年了。一开始,少有人会想到,俄军居然打得如此费力气,包括美英在内的反俄势力,最初的态度都是“坐山观虎斗”。然而,乌克兰挺过了难关,做到了阻止俄军长驱直入,最后等到了美欧的雪中送炭。

世事如棋局,俄乌之间,谁能笑到最后仍是未知数,但可以肯定的是,从始至终,最大赢家都是美国。

既然如此,俄乌两国为什么不能罢兵和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