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延迟退休的消息已经飘了好几年,但是最近落地的概率飙涨了好几倍,虽然各种观点满天飞,对于我们老百姓而言除了接受也别无选择,但是很大一部分人是可以选择更合适的方式缴纳社保的。

由于地域、个人经济条件、就业方式和年龄性别的不同,每个人的最优选择都不一样,本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原则,我给大家说说我的想法。

首先,对于公务员、事业编等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吃政策亏的人群,您们就按部就班的上班好了,您的社保怎么缴纳也轮不到您自己选择,本篇攻略您可以忽略。

其次,对于五年以内退休,又已经缴纳够或者到退休时能缴纳够最低缴纳年限的人群,看到这里您也可以翻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一部分上班族是老板按国家规定缴纳社保,也没有自主选择机会的,也不用再看。

重点来了,对于可以自由缴纳社保的人群,应该怎么缴纳可以保障自身利益最大化呢?

首先是看当地的平均寿命与延迟退休年龄的差距,比如说根据人口普查的数据,某些大城市的平均寿命达到了80岁,而退休年龄是65岁,这样足额、顶额缴纳社保是个只赚不赔的买卖,活得越长拿的钱越多,这个道理很简单吧。

但是如果当地的平均寿命是68岁,退休年龄是65岁,这种情况下是不是要缴纳社保还要看看家族的平均寿命、个人的身体条件等因素,如果为了保险起见,按最低额或平均金额缴纳社保对这部分人群也有一个保障。其中的道理不用我详细再说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平均年龄和退休时间这个因素,如何缴纳社保最合适还跟个人的经济条件息息相关。

经常看到周围有人为了退休多拿点钱,整日省吃俭用顶格缴纳社保,这就没必要,毕竟人活着不是为了挣钱,身体健康是一切的根本,给自己巨大的压力,降低了生活质量,减少了生存年限,一定不划算。

而个人经济条件还可以,但是听信某些所谓专家的建议,用投资替代社保,觉得投资的收益率高,社保仅仅按照普通标准或者最低标准缴纳,这也是错误的做法。

国家和正规的金融机构都在显著的位置提示“投资有风险”,金融市场从来没有常胜将军,而养老是个长期的事情,再优秀的专家也有生老病死,而市场不会因为专家生病而停止运行,而国家可以,国家的信用大概率要高于私人机构,所以如果经济状况良好,顶格买社保是做好个人养老规划的最佳选择。

上面介绍了平均寿命与退休年龄、经济条件对社保缴纳方式的影响,其实还有一个重点就是缴纳社保的时间成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现实生活中,真正不差钱的是少数,如何用有限的钱做最优的养老保障是普通人一生的课题。

在这里就必须引入时间成本的概念,目前养老金的发放没有考虑时间成本,而大家就可以利用这一点。

按照平均30年的社保缴纳时间计算,(由于各地的最低缴纳年限和补缴政策不同,我们不考虑上述因素),30年前的100元和30年后的一百元购买力肯定不同,所以,我是建议在可以选择的情况下,缴纳社保的头10年按最低保障金额缴纳,在缴纳社保的中间10年,按平均缴纳金额的1.5倍缴纳,在最后10年按平均缴纳金额的3倍缴纳。

这样平均下来领取社保的基数,就是普通缴纳金额的两倍,您学会了吗?

透过现象看本质,抽丝剥茧找真相,移形换位开脑洞,运筹帷幄想对策,本文由欣闻奇摘原创,感谢您的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