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后,招工用工热潮再度到来。在疫情趋于缓和、各地各企业抢抓生产的背景下,春节后多地重启线下招聘会,为企业和求职者搭建沟通桥梁。目前,各地招工情况怎么样,用工需求有什么变化?围绕回答上述问题,更好展现就业市场变化,关注版推出“聚焦节后招工用工”系列报道。

春节过后,各地迎来返岗复工潮。记者梳理各地举办的2023年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专项服务活动发现,很多地方正紧锣密鼓加入“抢人大战”,成为当前各地各部门全力稳就业、保就业的生动写照。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面对当前经济形势,就业工作如何做实做好,是摆在各地各部门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受疫情和春节等因素影响,上海市部分重点企业和重点工程出现了劳动力短缺问题。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赵永峰在上海市2023年春季促进就业专项行动调度会上表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上海市劳动力市场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交织,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

1月28日,上海市奉贤区人社局带着区内33家优质企业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直飞云南大理,他们把转移就业招聘会搬到了易地移民安置社区、灯光球场、农贸市场,招来了需要的人才。1月30日,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迎来节后来自大理的首架返岗务工包机。首批181名务工人员中有第一次来上海的打工人,更多是返岗人员。上海骏达汽车装饰有限公司人事总监蔡巍巍说:“企业去年吸纳了一批来自大理的求职者,经过一段时间带教适应,他们勤恳上进的工作姿态给企业留下了深刻印象。今年,将为大理求职者带来车间、行政管理等不同岗位,为企业新一年发展储蓄力量。”

从西部到东部,从山村到城市,“点对点”返岗就业的客车、火车、飞机满载出发,外出务工的人们心怀向往,奔赴工作岗位。今年,“点对点”服务不仅增加了交通工具的投入和服务保障,更大的亮点是各地相互配合开展劳务协作,从返岗就业到上门送岗,积极搭建用工供需平台,明确“供”在何处、“需”在何方,把千里之外的岗位信息送到“家门口”,提高了人岗高效匹配的精准率。

2月2日,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义乌国际商贸城迎来新春开市首日。在开市之前,浙江义乌已经提前锁定省内外意向劳动力,抢占劳动力市场先机。义乌从1月9日起就组建招工小组赴外地“点对点”上门招工,与全国176个劳务协作站开展合作对接,分行业、分领域、高频次开展“直播带岗”线上招聘活动。目前,义乌市共为该市重点企业补充新员工5000余名。

不仅是义乌,各地的招工用工都进入了集中发力阶段。摸清就业人群底数,收集企业招工需求,对接就业岗位,才能尽快满足求职者和用人单位的需求。

近日,青海省人社厅针对南川工业园区和东川工业园区重点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年度用工需求情况,帮助企业解决用工困难,推动企业节后快速复工复产。同时,组织开展公共就业专项服务活动21场次,发布岗位信息1.5万余个,通过手机短信、微信公众号等途径发布企业招聘信息,精准搭建招聘求职对接平台。

青海格尔木市就业服务局局长周华介绍,为了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就业创业服务,当地打破传统工作模式,将职业技能培训班、招聘会开到“田间地头”。不仅如此,周华自己还担任当地直播带岗节目的主编,参与策划、主播、采访、视频制作,以视频形式生动、直观地介绍岗位信息、政策信息等内容。据介绍,去年以来,当地通过网络招聘、直播带岗服务了300余家企业,帮助523人实现就业。

1月29日,甘肃陇南市礼县欢送100多名“礼贤妹”“礼贤大嫂”赴北京务工。礼县县政府劳务办公室主任王东旭说:“我们还会持续开展政府包车的‘点对点’有组织输转,将继续把劳务产业做大做强,擦亮‘礼贤妹’‘礼贤大嫂’劳务品牌,不断加快农民群众增收致富步伐。”

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人社部门入企摸排市场岗位需求1800余个,通过“送政策、解难题、送服务”多种形式,全力助力企业稳岗拓岗,支持劳动者多渠道就业创业。

据了解,截至1月31日,全国已累计举办各类招聘活动1.6万场,发布岗位1000万个,“点对点”输送务工人员40万人。就业的春风吹遍全国。河南已开展招聘活动812场,提供就业岗位58.8万个,春节后已外出务工407.1万人;湖南已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422场,累计发布岗位信息20.8万条,“点对点”输送返岗复工9600人,发放就业补贴和社会救助金等补贴达2900余万元;截至2月2日,云南已开行1465趟专车、专列、专机等“点对点”运输服务,有组织输出4.93万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广西预计到2月底,将组织“点对点”开行专车专列2000车次,直接输送超过8万名外出务工人员,全年将输送外出务工人员近15万人。(经济日报记者 敖 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