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闻 ①: 苏姿丰承认 AMD 减少供应,为了让 CPU 显卡价格保持高位

营收腰斩 + 矿卡崩盘,大家心心念念的 CPU、GPU 价格暴跌为何迟迟未到?

在最新的 Q4 财报会议上,AMD CEO 苏姿丰直接打破幻想:

AMD 已经“降低供应”芯片一段时间了,目的是平衡供需(说直白点儿,就是保持价格上涨)。 并且在市场需求复苏之前,AMD 会一直降低供应,激励定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并且不止上两个季度降低供应,苏姿丰还表示在今年的第一季度,出货量也会小幅度不足。

虽说 AMD 已经在尽力“平衡供需”了,不过看看它的 Q4 财报数据,依旧是喜忧参半:

喜的是营收比上一年同期增长了 16%,全年则大涨了 44%,创造了新纪录。 忧的是以 PC 处理器为主的客户端部门营收 9.03 亿美元,同比下降 51%,游戏业务部门营收下滑了 7%。

但这么一看,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苏姿丰的 2022,过得也不算太差。

降低供应,不只 AMD

AMD 去年 11 月新发布了 RDNA 3 系列架构显卡,包括 Radeon RX 7900 XT 以及 Radeon RX 7900 XTX 两款。

它们在国内的售价已经高至 8688 元起和 11399 元,相较于相比上一代显卡都有较大涨幅。

关于定价这么高,AMD 最近还发了一篇博客解(jiao)释(bian),称新 GPU 的定位是狂热者级的追加销售。

话说回来,市场疲软,新 GPU 定价高还是可以理解的,已经发布了两年的 Radeon RX 6000 系列图形卡总得给点大折扣吧!

不过看看 AMD 的操作,旧显卡的价格似乎是没有“暴跌”的意思,Radeon RX 6000 系列仍然以非常高的价格出售。

当然,PC 和芯片供应需求疲软影响到的不止 AMD,同时也波及其他芯片巨头。

其中,英伟达也早在去年 11 月份做出了和 AMD 同样的举动:压低出货量,以保证显卡的价格维持在高位。

首席财务官科莱特・克雷斯(Colette Kress)给出的说辞则是“纠正库存”。

其实,这在当时英伟达新发布的显卡定价中就能窥见苗头,RTX 4080 国内售价 7199 元起,甚至后面发布的 RTX 4070 Ti 也要 6499 元起,相较于 RTX 30 系列,这两款定价明显过高。

时间再往前推一点,去年 8 月,老黄在和分析师对话中也表示:

后续将要减少对渠道商的出货量,从而让渠道商校正库存。并且英伟达还与渠道商调整了价格,还将在新架构产品推出时,调整高端桌面 GPU 的价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半年更疲软,下半年更强劲”

当然,“降低供应”只是苏姿丰财报会议中透露的一小点,在昨天 AMD 发布的 Q4 财报中,还有很多值得关注的点。

话不多说,先来看看数据!

AMD 第四季度营收为 55.99 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 48.26 亿美元相比增长 16%;净利润为 2100 万美元,与上年同期的 9.74 亿美元相比下降 98%。

至于净利润为何会下降这么多,AMD 表示,其中大部分原因是其收购了可编程逻辑器件生产商 Xilinx。

按照部门来划分营收的话,前面已经提到,大家比较关心的客户端处理器和游戏图形处理器的收入在 Q4 分别下降了 51% 和 7%。

除了总结 AMD 在 Q4 以及去年一年的营收之外,苏姿丰还在财报会议中预测了今年 PC 和芯片的发展前景。

对于 PC 业务,她直接做出大胆预测:

第一季度应该是我们个人电脑业务的最低谷。

具体来说,苏姿丰表示今年个人电脑市场将缩减 10% ,降至 2.6 亿台左右,还称“上半年更疲软,下半年更强劲”。

而 AMD 这边的打算,也说得很清楚了,今年 Ryzen 7000 系列处理器按计划推出,250 款不同的 AMD 驱动笔记本电脑将于 2 月份陆续上市销售……

  • [1]https://www.pcworld.com/article/1499957/amd-is-undershipping-chips-to-keep-cpu-gpu-prices-elevated.html

  • [2]https://seekingalpha.com/article/4574091-advanced-micro-devices-inc-amd-q4-2022-earnings-call-transcript

  • [3]https://www.theverge.com/2023/1/31/23580241/amd-pc-demand-q4-2023

原文链接:https://m.ithome.com/html/671686.htm

这种操作无异于饮鸩止渴、涸泽而渔,市场低迷,销量减少,控制出货,抬高价格,价格更高,市场只会更萎靡,玩家早就受够高溢价的DIY产品了,又怎么会在这种恶性循环下继续消费呢?不过AMD的操作也算是有成效,虽然显卡价格上涨和AMD的出货控制没啥大关系,但这CPU价格倒还算稳固,除了最开始的普降外再没有过大降价。当然,这么做的也不只是AMD,包括NVIDIA在内的诸多厂商都在这么干,不知道这价格还会不会涨起来啊……

新 闻 ② : 西部数据宣布将减少投资和产量,存储器半导体市场持续低迷

近期存储器半导体市场非常低迷,需求疲软且库存水平处于高位,西部数据作为世界第四大NAND闪存厂商,近期决心降低NAND闪存的产量,另外也会减少对设施的投资。

据Business Korea报道,西部数据最近在2022年第四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宣布,2023年对设施的投资总额是23亿美元,这一数字相比2022年10月举行的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所说的27亿美元减少了14.8%,如果与2022年8月时宣称的32亿美元相比,减少了28.12%。

此外,西部数据还决定降低NAND闪存的产量,大幅度减少到目前水平的30%,这也是其首次宣布减产。

截止2022年第三季度,在NAND闪存市场里,三星的市场份额最多,为31.6%,其次是铠侠,为21.1%,接着是SK海力士、西部数据和美光,分别为19%、12.4%和11.8%。这些厂商大多已降低了NAND闪存的产量,除了西部数据以外,SK海力士、美光和铠侠都先后削减了投资并降低了产量。

唯一例外的是三星,在上个月31日举行的2022年第四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明确指出今年其投资的规模与去年持平。由于三星今年打算加大研发方面的投资比例,这意味着三星在生产方面的投入会减少,最终很可能也会选择降低产量。

原文链接:https://m.expreview.com/86786.html

同样减产控制库存的还有西部数据,它这么做的原因倒是可以理解,SSD产品的价格这些年一直在走低,想必大家也都有感觉,这种情况下减产算是止损的一种方式。不过我不认为现在的价格就会造成亏损了,想来还是之前的野蛮扩张带来弊端了。另外,国产NAND的加入应该也是原因之一,之前扩张也有挤占市场的意思,现在吃苦果了吧?

新 闻③ : 传高通第4代骁龙8cx采用台积电4nm工艺,工程样品已全核跑上3GHz

高通(Qualcomm)在11月15日至11月17日期间举办了Snapdragon技术峰会,公布了代号为“Hamoa”的全新Oryon处理器,采用了NUVIA技术的定制内核,兼容Arm指令集。此前有报道称,这款芯片的正式名称是第4代骁龙8cx。

据Notebookcheck报道,尽管第4代骁龙8cx要等到2024年才出货,但高通并没有选择台积电的3nm工艺,而只是选择4nm工艺。至于具体哪种4nm工艺,暂时还不清楚,台积电目前提供了N4、N4P和N4X给客户选择,其中N4X是最强的,面向高性能计算芯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4代骁龙8cx的CPU部分拥有12个核心,其中8个性能核,最高频率可达到3.4GHz,4个定制设计的能效核,最高频率为2.5GHz。这款芯片会分为三个集群,每一块拥有12MB的二级缓存,共36MB的二级缓存,还有8MB的三级缓存和12MB的系统缓存,以及4MB的GPU缓存。GPU部分借鉴了Adreno 740的设计,支持DirectX 12、OpenCL/DirectML和Vulkan 1.3,配有AV1编解码器,同时该芯片还配置了Hexagon Tensor NPU,可提供45 TOPS的AI性能。

此外,第4代骁龙8cx支持LPDDR5X-4200内存,最大容量为64GB,另外也支持NVMe、UFS 4.0、Wi-Fi 7和骁龙X65 5G调制解调器,甚至可以使用Thunderbolt 4连接外部独立显卡。高通已经在测试第4代骁龙8cx的工程样品,12个内核可以全部跑到3GHz。相比于默认的规格,性能核的频率降低了400MHz,能效核超频了500MHz。

原文链接:https://m.expreview.com/86769.html

另外有些厂家则是强压库存给品牌方,骁龙8CX系列都到Gen4了,小米居然出Gen2的产品……8CX系列的初代二代基本都是手机SOC的规模,Gen3开始提升巨大,Gen4这次直接搞了8个性能核!频率来到了3.4Ghz!不知道这8颗是不是都是超大核,还是4+4+4的三丛集设计呢?8CX Gen4也算是高通在ARM PC上里程碑式的一步了,不知道强行被销库存的小米能不能用得上呢?

07!小说去她有都说起可于我!https://m.tb.cn/h.UfyaJVu CZ0001 我分享给你了一个超赞的内容,快来看看吧

欢迎加入买电脑讨论群:386615430

欢迎加入电脑吧评测室官方三群:725190414

关注B站@电脑吧评测室

备注

文章转载自网络(链接如上)。文章出现的任何图片,标志均属于其合法持有人;本文仅作传递信息之用。如有侵权可在本文内留言。

引用文章内容与观点不代表电脑吧评测室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