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近,

开年爆剧《狂飙》频上热搜,

剧集取景地江门乘势“出圈”。

“狂飙”下的蓬江也愈发火热,

许多游客慕名“打卡”,

成了各媒体报道的“宠儿”。

从南方日报、羊城晚报等省媒,到央视新闻、人民日报、新华社、环球时报、中国新闻社、中国报道、中国旅游报等央媒;从江门广播电视台、江门日报等主流媒体,到海客视频、抖音、小红书、微博等各大流媒体平台,纷纷推出在蓬江取景的报道和旅游攻略。

央视新闻总台广东总站

人民日报

环球网

中国报道

南方+

羊城派

江门日报

江门广播电视台

在蓬江,

不仅有充满复古气息的民居旧宅、

富含文化底蕴的四时街景、

极具华侨特色的骑楼,

同时还集聚了咖啡、奶茶等新业态,

传统与现代元素交相辉映,

给《狂飙》提供了具有质感的画面。

下面,不妨跟着记者的镜头,

一起踏上“狂飙之旅”~

中国新闻网

极目新闻

墟顶老街

江门市的原点

墟顶老街

墟顶老街是江门城区的发源地,此处“级级石”“水埗头”为墟顶老街的中心地带,是江门市的原点。

远在1000年前,江门只有一些小岛浮在水面,小岛中较突出的要算蓬莱山(原江门一中所在地)、烟墩山(蓬苑广场附近)和凤凰山(今文化城)。宋代西江在新会出海,西江支流蓬江切过蓬莱山和烟墩山,因两山对峙如江之门户,故被称为“江门”。

墟顶位于蓬莱山西侧,与江门河南岸的烟墩山隔江而望,其地势犹如江门河的门户。据载,元朝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先人已在蓬莱山西山坡上辟一墟场,称“江门墟”,而街在墟的最髙处,故称“墟顶街”。

今兴宁路、仓后路、长堤一带在当时是蓬江河面,每逢二、五、八日墟期,趁墟的人都是划船而来,船停靠在水埗头下的河岸边,再顺着石板台阶进人墟场。后来为了市场管理方便,将墟场划分为若干摆卖地点。

今日之“卖鸡地”“京果街”“打铁街”“猪仔墟(安龙里)”“缸瓦地(泰宁里)”“灯笼街(京果街一部分)”“糍街(东南胜街)”“棺材街(新盛街)”等,就是沿用旧日摆卖地点的旧名,拥有三十三级青石板梯的“水埠头”是当年趁墟者进出墟市的主要通道。

墟顶经数百年发展,已成为江门政治商务中心,且孕育出城市的雏形,因此有人说:墟顶就是“江门”,“江门”就在墟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自广州的游客到墟顶街“打卡”合影

在近期热播的电视剧《狂飙》中,由张颂文饰演的角色高启强开的“强盛小灵通”,就位于长堤历史文化街区里的三十三级水埠头旁边。

《狂飙》剧照-墟顶老街

墟顶老街实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狂飙》剧照-水埠头

水埠头实景

启明里

深巷升起的烟火气

作为百年侨村,启明里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更有中西合璧的侨乡建筑特色风貌。

启明里风光。南方+ 杨兴乐 拍摄

启明里风光。南方+ 杨兴乐 拍摄

启明里按照“一巷一特色”,打造出铜虾巷、葵扇巷等精品小街巷;按照“一屋一故事”,挖掘、讲述启明楼、黄金屋等侨屋故事;还融入现代商业和流行文化的元素,引入各类富有特色的餐饮、文创体验、音乐创作等业态,针对新消费模式积极培育茶饮、咖啡、红酒等新型消费业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启明里风光。南方+ 杨兴乐 拍摄

启明里风光。南方+ 杨兴乐 拍摄

启明里成为江门新晋网红打卡地后,吸引一大批“吃货”“玩货”慕名而来,已成为集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城市历史文化传承展示、城市旅游休闲消费集聚于一体的特色文化旅游休闲街区,还跃升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广东省第一批旅游休闲街区。

除了以上的美景美物,

还有长堤历史文化街等美景

待你来解锁~

快约上三五知己来蓬江,

开启你的专属“狂飙之旅”!

编辑 | 蓬江发布编辑部

来源 | 区文广旅体局、白沙街、南方+、极目新闻、蓬江发布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