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10月,在华国锋的主持下,中央一举粉碎王张江姚集团,从此彻底结束长达十年动荡的特殊时期。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在一开始,首先酝酿解决王张江姚集团的并非是华国锋,而是军中地位极高的叶帅。

对于王张江姚集团,一个广为所知的说法是,伟人生前对王张江姚集团早有察觉,并且还说过:“上半年解决不了,下半年解决;今年解决不了,明年解决;明年解决不了,后年解决”这样的话。

从后来逐渐解密的文献史料来看,伟人说的这番话显然是政治策略说辞,即,王张江姚集团这个问题解决肯定是要解决,但伟人口中所说的解决,未必就是后来的强力解决方式。

何以见得?

早在即将建国前夕,伴随着江青本性的逐渐暴露,伟人与其在各方面产生龃龉后就曾忧叹道:“她是刀子嘴,是非窝,尽伤人。等我死后,人家得把她整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合这话与后来的形势发展来看,伟人并没有考虑过强力解决的方式,但牝鸡司晨终非社稷之幸,所以,伟人一直在考虑解决方式的问题层面,始终秉持谨小细微的慎重态度,只是此后随着他的身体健康状况不断恶化,这件事情在他生前也就不了了之了。

但事实上,关于王张江姚集团,除了伟人生前一直思考合适的解决方式,作为军中老帅的叶帅其实也一直在酝酿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个问题,汪东兴是位极其关键性的人物,因为,此时的汪东兴不仅是伟人生前最为信任的人选之一,而且他还出任中央警卫局长、8341部队政委兼党委书记、公安部副部长等要职,也就是说,如果要想平稳处理王张江姚集团,汪东兴是绕不开的一位关键性人物。

所以,早在叶帅酝酿阶段,叶帅就先后于1976年9月12日至10月4日
期间,四次与汪东兴密谈,每次密谈的内容基本都是强调要抓紧时间,尽早解决王张江姚的问题。

汪东兴作为“中南海大内管家”,伟人生前他是伟人的忠实追随者,伟人离世后,他又是华国锋的得力干将,因此,汪的态度很大程度上能反映出华对王张江姚问题的态度。

因此,在摸清了叶帅的态度后,华国锋开始通过李先念与叶帅接触,并且通过多次碰头后,达成了共同粉碎王张江姚集团的共识。

华、汪打算粉碎“四人帮”之际,为什么选择要与叶帅共同商量呢?一来,叶帅无论是资历、资格都十分老,在党政军中有着非同凡响的地位;二来,在伟人晚年,仍旧掌管军队也就只有叶帅了,其他老帅不是病故,就是淡出军界;三是因为叶帅曾在中国革命每每处于生死存亡之际,总能提前洞察先机、坚定立场,
挽狂澜于既倒。综合上述因素,也就不难理解华、汪、叶的组合了。

但问题是,既然定下了要解决王张江姚集团,那又该采取何种方式解决较为妥当呢?

关于这个问题,在吴德口述《十年风雨纪事》、《李先念传》等文献史料中都有言明。据华国锋回忆,1976年9月26日,华国锋约见吴德和李先念在国务院小礼堂就解决王张江姚集团进行商议。

华国锋在征求二人意见后,吴德率先提出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法无外乎两种
:一种是,抓起来实施“隔离审查”;另外一种便是通过召开大会,用投票的办法解除王张江姚等人的职务。

对于这两种做法,吴德更偏重于采取第二种以会议形式解除王张江姚等人的职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对于吴德的主张,李先念却并不认同,在他看来,王张江姚早在十大的时候就已经把不少心腹安插进了中央委员会中,如果采取投票的办法来解决他们,无疑会增加极大不可控的风险,故此,主张实施一个字:抓!

因此,经过仔细衡量后,最终,华、吴、李三人决心采取抓捕的方式,立即着手解决王张江姚问题,至此,历史的车轮已是不可阻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