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近期将“气球事件”炒得沸沸扬扬,为了对华秀强硬,甚至不惜出动F-22五代机将所谓的中国“间谍气球”击落。与此同时,美方还以此为由推迟了布林肯的访华计划,摆出一副要跟中国讨说法的架势。但有意思的是,一向在反华这件事上对美国唯唯诺诺的澳大利亚,这一次却并没有追随美国。与中国商务部长举行视频会议后,澳贸易部长表态:期待访华!

对于“气球事件”,中方已多次介绍情况,这就是一起偶发意外事件。并且,到底是不是所谓的“间谍气球”,美方比谁都应该清楚。俗话常说,事实胜于雄辩,从始至终,美方也没有拿出任何站得住脚的证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于美方为何大肆炒作“气球事件”,无外乎两个目的。其一是想借此进一步渲染“中国威胁论”,从而推动反华阵营的壮大。比如事发后,加拿大便紧急召见了中国大使。很显然,很多时候,这一招都是管用的。其二是跟布林肯访华有关,中方的冷淡态度让美方一开始就弱了气势。所以,借着“气球事件”,美方不但能够给自己一个台阶下,相反,随着事态扩大,美方还能将其当成今后与中方谈判的筹码。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中方之所以此前对布林肯访华的态度越来越趋于冷淡,症结完全出在美方。在此之前,美方除了联合日本和荷兰加大对华芯片管制外,还接连派出所谓的贸易代表和美军前司令窜台。中方曾有言在先,我们绝不接受一边要对话合作,一边又要对华搞遏制打压。既然美方没有诚意,中方自然没必要热情以待。

当然,从实际情况来看,美方这一次拿中国的民用飞艇“立威”,还是起到了一定的效果。比如加拿大总统特鲁多和日本官员便相继发声支持。此外,连台当局也被感染,不惜暴露“台独”本质也要发声力挺美国。但相比之下,美方失去的东西似乎更多。

首先是美国内部因此“内斗”升级,共和党人指责拜登对华不够强硬,要求其下台。理由是,拜登没有在第一时间果断采取行动。美参议员科顿称,拜登之所以犹豫不决,主要是想挽救布林肯访华的可能性。显而易见,拜登最终还是迫于压力下达了命令,但由于错过“最佳时机”,结果就只能是两边都不讨好。

其次,“气球事件”让中美关系变得更加紧张。从中方的回应来看,我们在这件事上没有任何让步的空间。对此,国防部更是严正表态,中方将保留使用必要手段处置类似情况的权利。在此背景下,美方为了维护权威,势必会加大打“台湾牌”的力度。如此一来,对于那些夹在中美之间的国家而言,自然也会跟着变得更加难受。

不可否认,正常情况下,美国只要大手一挥,后面响应的国家往往都会有很多。但问题是,一旦中美关系失控,全球都会遭到波及。所以,随着中美关系不断趋于紧张,就算是一些美国传统意义上的铁杆盟友,也逐渐变得理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针对美国的炒作,这一次,澳大利亚方面便选择了不跟。事后,澳外长黄英贤明确表示,中澳高层会议,不会因为“气球事件”让中美关系变得紧张就取消。此外,在与中国商务部长如期举行视频会议后,澳贸易部长法雷尔也拒绝效仿布林肯。

据环球网报道,面对中方高层在会议期间发出的访华邀请,法雷尔给予了肯定的回答,他直言期待访华,并愿意与中方一起通过坦诚的对话增加互信和管控分歧。

尽管中澳此次会议主要还是围绕如何推动恢复两国的双边经贸关系,但谁也没法否认,在中美关系持续走低的情况下,中澳这样的高层对话,本身就是一个积极信号。现在最重要的问题就在于,澳方是否能够做到言行一致。如果该国能够不受美国影响,以务实的态度发展中澳关系,两国自然能够实现互利共赢。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澳大利亚外,美国的另一个铁杆盟友英国也在近期对华示好,宣布要恢复中英直航航班,以进一步加强与中国的交流。由此看来,美国的对华强硬导致中美关系陷入更加紧张的局面以后,反而迫使一部分国家认清了现实,开始在对华方针上更多基于自身利益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