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参议员汤姆·科顿就拜登迟迟没有击落中国气象气球发出了指责,他认为,拜登之所以犹豫不决,是为了“挽回”国务卿布林肯的访华行程。

按照科顿的说法,他确信拜登当局想要“挽回”布林肯的行程,最终在布林肯访华行程的前一天,击落了气球。

目前,拜登因为气球事件,遭到了来自共和党人的巨大压力,原因就是拜登的所作所为非常混乱。共和党人认为,气球第一次进入美国领空的时候,就应该果断击落,但是拜登选择了对公众进行隐瞒。

之后气球飘到了加拿大,然后又重新飘进了美国领空。而在拜登命令美国军方“尽快”击落气球之后,美军最终也没有将气球击落在美国领土上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参议员汤姆·科顿

美方选择在气球飘走之后再击落,凸显了拜登的犹豫不决。而更加关键的是,拜登犹豫不决的做法,让他无法解释,为什么没有在第一时间击落气球?为什么在气球飘走之后又选择击落?

如果气球真的存在什么“威胁”,发现的时候就应该直接击落。没有第一时间击落,说明美方的判断,是气球不存在威胁,也就是说,根本不需要击落。但这又解释不通,为什么气球飘走之后,又让F-22出动去把气球打下来。难道是要展示一下美国五代机可以击落一个民用气球的“先进性能”?

此外,还有声音质疑,美国直接出动F-22,展现了美国好战的一面。

美国总统拜登

民用气球误入美国,本身就不是上纲上线的事,只需要理智地进行处理就行,而拜登在无限纠结中,把一件小事搞得美国无法收场,展现了美国的无力,以及拜登的无能。

科顿就表示,事情的开始,只是一个气象气球,后来就变成了一个“测试拜登力量和决心的试验气球”,而不幸的是,拜登没有通过这个测试。

中国并未向美国放出“测试美国总统的试验气球”,完全是拜登当局不理智、不冷静的做法,搞砸了一切。

美国前中情局官员菲利普·吉拉尔迪就拿卫星打了个比方,美国上空天天都有卫星经过,为什么拜登不去击落那些卫星?显然,他也认为拜登下令击落气球的做法是不理智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国旗和美国国旗

目前,美国的专家、政客对此事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方认为,拜登的做法让中国看到了美国的无力,会让美国之后在跟中国打交道时陷入更加不利的地位。

另一方则认为,拜登通过击落气球展现了对华强硬的一面,会导致拜登接下来对华更加强硬。

当然,不管美国的声音如何评论此事,有一点是可以明确的,美国现在已经极度不自信,这种不自信导致美国高层丧失了判断力,进而影响到了他们决策。

中国并未通过气球给美方出考题,是美国决策层把一件简单的事情,强行变成了对他们的测试。而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最终作茧自缚,也正是对美国当局最真实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