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近,一条人口统计数据引起了广泛关注:我国61年来首次出现人口负增长。事实上,近年无论是我国还是全球,无论是国家政策层面还是具体的各行业,针对老年消费群体的银发经济,都越来越受重视。因为我国以及全球都正在加速老龄化。

根据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截至2021年底,全国60岁以上人口达到2.67亿,占比18.9%;65岁以上人口约2亿,占比14.2%。这两个占比,都接近国际标准中的中度老龄化社会。而从全球来看,据BBC报道,早在2018年,全球65岁以上人口就超越了5岁以下人口数量,预计2019年~2050年间,全球65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一倍以上。

看起来,银发经济正成为大势所趋的朝阳赛道,和男颜经济一起成为医美行业期待的两大蓝海。那么,医美真的能掘金于银发经济了吗?

万亿银发经济,撑起“半边天”的是大健康

据《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统计,我国2016-2020年银发经济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在2020年达到5.4亿万元,年增长率为25.6%。预计到2050年,我国老龄人口的消费潜力将增长至106万亿元左右,占GDP的比例将增长至33%,成为全球老龄产业市场潜力最大的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数据来看,万亿规模的银发经济的确不容小觑。但这个迅速扩张的赛道,是否能让各行业都分得一杯羹,却是未必的事情。有数据显示,健康问题才是银发群体关心的首要问题,2021年银发群体消费品分布比例中,食品保健+医疗医保+体检的大健康消费撑起了“半边天”,占比超过60%。即便是线上消费,大健康领域依然独占鳌头。《银发经济崛起——2021老年用户线上消费报告》中有一组惊人数据:老年商品数量中健康服务同比增长超1000%,医药和营养保健品同比增长超10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在大健康领域,最受中老年关注的问题前三分别为:睡眠、精力和血糖&血脂&血压。对容貌变化的关注度,呈现出年龄越大,越看得开的变化趋势。据南方周末&基因港的调查数据,45岁~55岁的人群对容貌变化关注度有19.47%,而56岁~65岁的人群对容貌变化关注度下降到16%,65岁以上则下降到14.9%。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个群体对容貌变化的关注度,具有一定共性。中国传统文化中讲究“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六七十的银发群体耳顺了、从心所欲了,对容貌的关注,大概率受外界评价和环境的影响会大幅度降低,那么他们追求美和抗衰,更多会是悦己。而这个悦己人群有多少呢?我们下面继续看看数据。

银发群体的医美活跃度并不高

据更美《2021医美行业白皮书》统计,70后以上人群在医美用户中占比仅为4%。而新氧《2021医美行业白皮书》则显示,2019年和2020年41岁以上的医美用户仅占比1.7%,而且2021年还下降了0.2个百分比。

当然,更美和新氧作为互联网平台,其数据不一定能呈现银发群体的真实医美现状,因为这个无网时代成长起来的群体,消费习惯可能更倾向于线下和熟人关系,线上的数据采集是有限的。

那么,我们可以再看看德勤的数据。《中国医美行业2022年度洞悉报告》显示,我国50岁以上医美用户占比1%。按照2022中国医美人口达到2000万计算,那么50岁以上的医美用户数量大概是20万左右,这其中有多少真正的银发群体,尚不得知。而且报告显示,50岁以上人群虽然年收入水平最高,医美消费开支意愿度却是最低的。

在具体的城市统计中,似乎也呼应了这一数据。比如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到了8.58%,已经进入老年化社会的广州,医美呈现出什么特征呢?德勤报告中总结出的一句话叫:医美消费者人群总量和活跃度较低。

如果说国内的数据只代表过去已发生的事实,不具备前瞻作用。那么我们看看全世界人口比例最高的日本,其65岁以上人口于2019年就达到了3588万,占总人口比例高达28.4%。据说日本老年人已经占据全国消费力的半壁江山,而且成了网购主力。那么日本银发群体都在消费什么呢?排名前6位的分别是:文化、旅游、宠物、娱乐、健身和服饰。

从种种数据来看,银发经济对于医美来说,是不是真是一片未来可期的蓝海,有待商榷。

当医美遇上银发群体机遇可能在哪里?

上文虽然显示医美掘金银发经济可能为时尚早,但不可忽视的是,人群在发生变化。目前我们统计的银发群体,如果以60岁为界,最年轻的一批,也不过是60后,这群甚至比中国医美出生得更早的人群,一二十岁才经历改革开放的人群,整体消费观念更趋于保守和节俭。

当前医美行业,据新氧白皮书分析,25岁以下人群是主力军。但据德勤统计,大部分医美机构将30~45岁人群视作消费主力。25岁以下年轻人对医美接受度高,勇于尝试,消费人群在数量上有一定优势,但消费力水平决定了他们的医美消费以千元以下为主。而30~45岁人群,不仅有更强劲的消费力,可开发需求和项目也更多。

当我们看《乘风破浪的姐姐》,发现四五十岁的女性看起来像二三十岁一样时,不能不期待,这批人到了六七十岁,可能会看起来像三四十岁。群体性观念的变化,以及医美习惯的养成,可能会呈现出代际性消费差异。因此当医美遇上新的银发群体,机遇不可估量。那么机遇可能在哪些方面呢?

(1)越年轻,抗衰需求越大

基因港的数据统计分析,45岁以上中老年人,越年轻,抗衰需求越大。45~55岁人群抗衰需求达50.82%,55~65岁降低到48%,65岁以上则降低到38.81%,抗衰需求呈现出明显的递减趋势。因此,医美机构如果维系好30~45岁这个年龄段的老客,长时间持续跟踪到银发阶段,如果能形成这个客群的循环复购,有可能会成为银发经济的真正掘金者。

(2)银发一族也爱刷视频

QuestMobile发布的《银发人群洞察报告》显示,中国“银发人群”智能机用户量已接近1个亿。老年人每天花在互联网上的时间近4个小时。当代老年人尤其城市老年人群体,既传统又新潮,移动互联网也渐渐成为新根据地。那么银发群体上网都出没在哪里呢?数据显示,他们上网用时最多的地方是刷视频。2020年用时占比27.5%,2021年更是上升至35.2%。因此医美人如果想分银发经济一杯羹,在营销宣传上,视频恐怕是绕不开的场域。

医美掘金银发经济,目前来看,从现有银发群体中挖掘需求,难度可能有点大。也许保持长期主义,有耐心,陪伴式,养成系,才是医美打开银发经济的正确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