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宁镜诚

《孙子兵法》有云:“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简而言之,打仗就是“打钱”。

俄乌战争已经持续近一年时间,随着双方不断增添筹码,这场战争的走向愈发扑朔迷离。

可是,万变不离其宗。1992年1月17日,邓小平开启南方之行。彼时,苏联已然解体。

鉴于当时波诡云谲的国际背景,邓小平曾评价苏联道:“苏联、东欧出问题,关键出在党内,根本原因是经济没搞上去。”

距离邓小平说出这番话已然过去31年,结合现如今的俄乌局势,不得不说,邓小平对苏联的评价真高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20世纪70年代,随着以科技和经济为核心的综合国力逐渐取代单一结构的军事实力,成为大国在未来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的首要因素时,很多国家逐渐意识到:要想保证一个国家的安全利益,不仅需要强大的军事能力,还需要努力提高其经济和科技实力,其关键在于掌握信息、国际贸易尤其是高新技术的控制权。

换句话说,如果谁能够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及大力发展高新技术,振兴国民经济,必将走在时代的前列。

以此为背景,西方一些国家开始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和信息经济,并将电子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先进科学技术应用于国民生产的过程当中,大大降低了物资和能源消耗。

事实证明,他们顺应时代,把握了机遇,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反观苏联,其在“世界革命论”的影响下,选择墨守成规,采取僵化封闭的备战型经济模式,拒绝对外开放。

他们的一切经济工作都服从于战争的需要,而农业、轻工业发展缓慢,形成了一种超军事化的畸形经济结构。

随着世界科技革命浪潮的开展,苏联的科技逐渐落后。

非但如此,苏联与美国开展军备竞赛,消耗了大量的物力、财力,其国民经济受到了严重影响。

邓小平通过对上述背景的冷静观察和分析,决定抓住机遇,谋求发展。

1978年11月14日,他在接见中国驻新加坡机构主要负责人时,语重心长地说:“在日本访问时,我们到处讲穷,日本人说这是有信心的表现。他们说得有道理。我在日本说,本来长得很丑,为什么要装美人呢?苏联就吃这样的亏,自以为什么都是自己的好,其实农业、技术都很落后,结果是自己骗自己。”

同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顺利召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成为了新时期的主题。

邓小平在反思总结苏联模式的情况下,结合当前国际的新形势,总结吸收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对苏联模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他说:“过去我们搬用别国的模式,结果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在思想上导致僵化,妨碍人民和基层积极性的发挥。”

有鉴于此,我们必须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大力发展生产力。

宁镜诚认为,无数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有与时俱进,顺应时代潮流,在不忘初心的基础上反思总结,探索出一条适合我们自己的路,才能不被时代淘汰。

二、苏联和东欧的失败,很大程度上归结于经济搞不上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对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波诡云谲的国际形势,邓小平通过沉着冷静的观察,决定稳住阵脚,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他认为,中国必须要保存实力,不露锋芒,抓住机遇,谋求发展。

正如1989年9月4日,邓小平说得那样:“对于国际局势,概括起来就是三句话:第一句话,冷静观察;第二句话,稳住阵脚;第三句话,沉着应付。不要急,也急不得。要冷静、冷静、再冷静,埋头实干,做好一件事,我们自己的事。”

邓小平一针见血地指出:“在这些国家动乱的时候,中国要真正按计划实现第二个翻番,这就是社会主义的一个成功。到下个世纪五十年,如果我们基本上实现现代化,那就可以进一步断言社会主义成功。”

1992年1月17日,邓小平开始了自己的南方之行。在此期间,他更是直言不讳地说,苏联和东欧出现问题,关键出在党内,根本原因就是经济没有搞上去。

他认为,苏联解体,首先是作为执政党的责任,既然给老百姓做出了承诺,但却没有能力去实现这个承诺,这就会造成矛盾。苏联的根本问题在于没能把经济搞上去,老百姓生活困苦,自然滋生不满。

可以这样说,邓小平对于苏联模式是很有发言权。

因为1926年,他曾在苏联留学近一年时间;新中国建国后,邓小平又先后七次访问苏联,几乎会见过当时苏联和东欧的所有领导人。

因此,他的基本判断是:苏联和东欧的失败,很大程度上归结于经济搞不上去,人民生活水平停滞不前。

宁镜诚查阅资料后发现,邓小平曾对戈尔巴乔夫做出这样的评价:“这个人看上去很聪明,实际上很蠢。我把这个评价和很多俄罗斯朋友都讲过,他们非常同意。苏联虽然存在很多问题,但它本来还是有一手好牌的,结果被美国彻底忽悠了,搞得经济崩溃,国家解体。”

邓小平认为,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

“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在取精去糟的基础上,才能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

有人会说,那么苏联模式就没有其优点了吗?

宁镜诚想告诉大家,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苏联模式的成功取决于当时的国内外环境和时代特征,通过因势利导,最终夺取了关键性的胜利。可是,后来的失败也是因为缺乏对时代特征变化的认识,墨守成规,丧失了把握机遇的机会。

正如列宁所说:首先考虑到各个“时代”的不同的基本特征,我们才能够正确地制定自己的策略;只有了解了某一时代的基本特征,才能在这一基础上去考虑这个国家或那个国家的具体的特点。

宁镜诚认为,只有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在了解当前时代基本特征的前提下研究出自己的策略,才能走出自己的康庄大道。

三、俄罗斯的路向何方

话题回到俄乌冲突中,俄罗斯因为经济乏力而导致在战局中处于被动的局面已经逐渐显现。

众所周知,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综合国力下降,其经济呈“雪崩式”滑坡。

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因为其激进的经济转轨付出了沉重代价,在此期间,“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几乎下降50%……大概这是俄罗斯近二三百年来首次真正沦为世界二流国家,或三流国家的危险。”

1999年,俄罗斯的经济实力“只及美国的1/10和中国的1/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众所周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然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只有积极融入这一趋势,才能通过市场规则实现最优配置,加快自身的经济发展,提高国民福利,增强国家竞争力。

因为经济全球化是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推动下,实现国际分工,从而保证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全球自由流通。可以这么说,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可是从俄罗斯现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来看,其发展水平处于较低水平,其为此所做出的实质性改变相对较少。

我们都知道,俄罗斯在生产、金融和知识领域相对落后。

虽然在普京执政期间,俄罗斯的经济发展有所改善,但是由此带来的军事投放力量不足和现代军事科技研发不够,不能跟上信息化战争和网络化的步伐,这些问题在俄乌冲突中暴露无遗。

美方曾表示,俄空军的后勤指挥控制以及制空权的弱点早已暴露,在宁镜诚看来,这也正是俄罗斯需要深刻反思的问题。

后记:

古语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其中牵扯的当然不仅仅是粮草问题,更多反映的是国家的经济基础,以此关联出军事实力和其余种种。

现如今,和平发展仍是时代的主旋律,韬光养晦,谋求发展,实事求是,不断反思。

我们不会主动挑事,但也绝不怕事!

(@宁镜诚原创不易,禁止搬运抄袭,全网均有同名账号。发现抄袭后,必定追究法律责任!)

参考资料:

1.《孙子兵法》